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鎖定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簡稱“一史館”,成立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是負責收集管理明清兩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機構形成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與負責收集民國時期中央機構檔案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相對。一史館舊館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新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祈年大街9號,佔地1.34公頃,總建築面積9.9公頃,於2022年7月6日建成開放;其還另管理有皇史宬 [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共藏有77個全宗,約1000餘萬件(冊)檔案 [20] 截至2022年7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向社會開放44個全宗、近470萬件檔案 [3]  [29] 
2008年3月1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1] 
2024年1月6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週末首次開放面向公眾的展覽和查找借閲檔案服務。 [33] 
中文名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外文名
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祈年大街9號
佔地面積
1.34 公頃
類    別
綜合檔案館
投用時間
2022年7月6日(新館)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8:30—16:30(16點停止入館),週六9:00—17:00(16點半停止入館),週日及法定節假日暫不開放 [33] 
門票價格
免費
成立時間
1925年(民國十四年)
建築面積
9.9 公頃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歷史沿革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文獻部成立,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前身。
民國十六年(1927年)6月,故宮博物院文獻部改稱掌故部。
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故宮博物院掌故部改稱文獻館。
1951年5月,故宮博物院文獻館改稱檔案館。
1955年12月,故宮博物院檔案館劃歸國家檔案局管理,改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址仍設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1959年10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併入中央檔案館,改稱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
1969年12月,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重新劃歸故宮博物院,稱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1980年4月,明清檔案部從故宮博物院獨立出來,改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後為國家檔案局直屬文化事業單位。
2015年11月1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舉行成立90週年紀念會 [30] 
2016年12月20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遷建工程開工 [9] 
2020年10月20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管理的皇史宬進行一期修繕工程,這是一史館對皇史宬開展的第五次大規模修繕。同年10月28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工程建設完成,舉行一史館遷建工程項目移交啓動會 [8] 
2021年5月15日至16日,原位於皇史宬和故宮博物院舊館內的120個金匱、86個龍櫃搬遷至新館。同年5月31日,一史館遷建工程整體移交工作會議在新館召開。同年9月1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轄的皇史宬北院面向機關事業單位、檔案系統、高校等開放團體預約參觀 [8] 
2022年7月4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面向社會開放預約 [4]  。同年7月6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對外開放 [5-6] 
2024年1月2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重新開放 [32] 
2024年1月6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週末首次開放面向公眾的展覽和查找借閲檔案服務。 [3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建築佈局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總建築面積9.91萬平方米,共有地下四層,地上十層,被劃分為ABCD四個區,其中A、C座為展區,B、D座為後勤保障區 [1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一層設有第一展廳、文創服務區、多功能廳;二層設有第二展廳、第三展廳、報告廳;三層設有基本陳列展廳(分為明代、清代兩部分);四層設有龍櫃展廳、金匱展廳、館史展廳;五層為待開放區;六層為檔案利用查詢區,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共設有114個查檔機位 [13]  ;七層為待開放區 [11] 
檔案利用查詢區 檔案利用查詢區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管理的皇史宬佔地846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 [10]  ,分南北兩院,由正殿、東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宬門等建築組成,四周圍以城牆。
皇史宬 皇史宬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建築特色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建築形體組成源於中國傳統高台建築的空間格局,為減緩主體建築對城市空間的壓力,主入口做成內凹式,頂部結合以抽象的斗拱造型形成的疊澀,既突出主入口空間又形成具有中國傳統符號韻律的立面特徵,建築整體風格舒朗莊重,大度雍容。一史館主體建築一側的副樓頂部,以大片的玻璃內透藏書閣,作為主要立面裝飾,既豐富建築立面細部又隱喻國家歷史典藏文庫建築的身份 [7]  [1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要展覽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常設展覽

  • 蘭台翰墨 家國春秋——明清歷史檔案展
“蘭台翰墨 家國春秋——明清歷史檔案展”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基本陳列。展覽秉持“以檔證史、資政育人”理念,以館藏1030餘萬件明清歷史檔案為依據,展出200餘件檔案珍品設計製作完成。展覽基本陳列位於新館A區三層,展陳面積共1800平方米,展線長度580米。展覽以時間序列為基礎,分作明朝掠影、清朝肇建、康乾盛世、帝國秋涼、抗爭求索五個部分,綱要式呈現明清兩朝整體歷史演進過程 [14] 
  • 盛載千秋——明清檔案裝具陳列
“盛載千秋——明清檔案裝具陳列”位於新館A區四層,以“展藏結合”的形式保藏陳列明清兩朝皇家檔案裝具——金匱、龍櫃。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向國內外觀眾呈現這一獨家展品組合所藴含的豐富歷史內涵與精湛藝術價值 [15] 
  • 守護國家記憶 傳承民族文脈——明清檔案事業發展歷程展
守護國家記憶 傳承民族文脈——明清檔案事業發展歷程展位於新館C區四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保管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其前身是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已走過近百年曆程。百年來,從最初的篳路藍縷到建國後的百廢俱興,從動盪維持到改革開放後的蓬勃發展,再到新世紀的走向輝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明清檔案事業發展歷程展通過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近百年曆史的全面回顧,向社會展示明清檔案事業的風雨滄桑及明清檔案人創造的業績,也見證了中華民族走過的復興之路 [1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專題展覽

  •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位於新館A區二層南廳、北廳,由中央檔案館和新華社舉辦。展覽聚焦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用一份份珍貴的歷史檔案、一幅幅精彩的圖片、一幕幕鮮活的影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歷程和成就,具體講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使命的故事,揭示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成功密碼和力量所在,詮釋了偉大的建黨精神 [2]  [17] 
  • 錦瑟萬里 虹貫東西——17至20世紀初中外“絲綢之路”歷史檔案文獻展
錦瑟萬里 虹貫東西——17至20世紀初中外“絲綢之路”歷史檔案文獻展位於皇史宬內。“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商貿路線,是世界文明交匯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既是國際交流合作的見證,又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 [18] 
  • 石室金匱皇史宬展覽
石室金匱皇史宬展覽位於皇史宬內。皇史宬是我國現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皇家檔案庫,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國古代重視圖籍檔案的保管和保護,將其“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世鑑。皇史宬所藏明清皇家檔案裝具,雖歷經滄桑歲月的洗禮,仍光彩依舊 [1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文物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綜述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明清歷史檔案共77個全宗,約1000餘萬件(冊),其中明代檔案3000多件,其餘為清代檔案。館藏檔案中,漢文檔案約佔80%,滿文檔案約佔20%,蒙文檔案5萬多件(冊),還有少量其他民族文字的檔案以及英、法、德、俄、日等外國文字的檔案 [20] 截至2024年1月,已開放內閣、軍機處、宮中、內務府、宗人府、憲政編查館修訂法律館、刑部-法部、民政部、京師高等審判廳檢察廳、兵部-陸軍部、弼德院等44個全宗近480萬件檔案,7個漢文全文檢索數據庫及11個滿文全文檢索數據庫。同時在官方網站提供422萬條目錄檢索,及《清實錄》《清會典》2個全文檢索數據庫,供利用者免費使用。 [33] 
其中,明代檔案多因明末戰爭及清代政治原因而被焚燬,現存檔案主要包括包括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啓、崇禎等11朝檔案。文種主要有敕諭、誥命、題本、奏本、題行稿、揭帖、呈文、稟文、啓本、手本、諮文、札付、輿圖、契約、税票、户口單等。
清代檔案經清末外國列強入侵劫掠焚燬,以及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時期的政權更迭、戰亂破壞等,也損失嚴重。現存檔案內容主要涵蓋了清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民族、宗教、外交、科技、天文、地理、氣 象、重大事件、重要典章制度、重要歷史人物等諸多方面;保存的清代檔案按檔案形成的機構,劃分為73個全宗。其中,內閣、內務府全宗檔案數量各在100萬件(冊)以上,軍機處、宮中、宗人府、刑部-法部檔案也各在50萬件(冊)以上。以上六大全宗佔全部館藏清代檔案的80%以上。其他全宗從十幾萬件(冊)到幾十件(冊)不等;檔案文種多達100多個,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一是皇帝的命令類文書(下行文):制、詔、誥、敕、諭、旨、硃諭、廷寄、金榜等;二是臣工的奏報 (上行文):題、奏、表、箋、呈、啓本、手本、冊文、塘報、揭帖、黃冊、鄉會試錄、電報、記事等;三是各衙門及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文書(平行文):諮、稟、 移會、移付、知照、照會、國書、條約、合同、函、札、片、行、領、結、單等;四是史官記載及官修史籍:起居注、實錄、聖訓、會典、本紀、方略、紀略、史書 等;五是皇室和皇族事務的檔案:玉牒、星源集慶、黃冊、皇冊、清冊、檔簿等。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列表

據2022年8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官網顯示,檔案館檔案卷宗如下所示:
全宗名稱
館藏卷(件)數
明代檔案
3564件
內閣
約2899179件(冊)
軍機處
約825358件(冊)
宮中
約925709件(冊)
內務府
約2212658件(冊)
宗人府
約371728件(冊)
責任內閣
約6743件(冊)
弼德院
約177件(冊)
憲政編查館
約2641件
修訂法律館
約151件
國史館
約42081件(冊)
吏部
約4917件(冊)
户部—度支部
約37169件(冊)
禮部
約3054件(冊)
兵部—陸軍部
約83371件(冊)
刑部
約235023件(冊)
工部
約4746件(冊)
外務部
約111503件(冊)
學部
約6295件(冊)
農工商部
約7533件(冊)
民政部
約22798件(冊)
郵傳部
約752件(冊)
八旗都統衙門
約35073件(冊)
大清銀行
約1327件(冊)
督辦鹽政處
約201件(冊)
溥儀檔案
約411958件(冊)
端方檔案
約144000件(冊)
順天府
約41839件(冊)
山東巡撫衙門
約220件(冊)
黑龍江將軍衙門
約14804冊
寧古塔副都統衙門
約1268冊
阿拉楚喀副都統衙門
約434冊
琿春副都統衙門
575冊
長蘆鹽運使司
約400000件
會議政務處
1081卷
鑾儀衞
約26705件
巡警部
約13699件(冊)
醇親王府檔案
約1073件
總理練兵處
3125件
神機營
893件
京師高等審判廳、檢查廳
145卷
近畿陸軍各鎮督練公所
574件
税務處
1699件
理藩部
717卷
方略館
10074件
輿圖彙集
771件
都察院
253件
軍諮府
104件
資政院
119件
步軍統領衙門
869件
北洋督練處
1841件
欽天監
38件
國子監
263件
樂部
7件
陵寢禮部
39件
太僕寺
730件
太常寺
508件
光祿寺
4件
鴻臚寺
10件
翰林院
86件
會考府
115件
清理財政處
4件
管理前鋒護軍等營事務大臣處
618件
健鋭營
3件
火器營
4件
侍衞處
16件
尚虞備用處
1件
禁衞軍
21件
京城巡防處
361件
京城善後協巡總局
8件
京防營務處
17件
禁煙總局
38件
趙爾巽
20234件
參考資料: [2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重要藏品

據2022年8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官網顯示,檔案館重要藏品如下所示:
大明混一圖 大明混一圖
《大明混一圖》繪製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該圖原為四塊條掛屏,後裝裱成一幅。圖中以大明王朝版圖為中心,東起日本,西達西歐,南括爪哇,北至貝加爾湖以南,着重描繪了明王朝各級治所、山脈、河流的相對位置,以及鎮寨堡驛、渠塘堰井、湖泊澤池、邊地島嶼、古遺址、古河道等共計一千餘處。清康熙年間(1662年—1772年)又以對應的滿譯文名籤覆蓋原漢文地名。《大明混一圖》是中國保存尺寸最大、最完整的古代世界地圖,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道光帝御筆秘密立儲遺詔 道光帝御筆秘密立儲遺詔
本件檔案為道光帝的秘密立儲匣,匣內硃諭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這是唯一現存的由皇帝親筆書寫的帝位傳承記錄,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清廷致比利時國書為特派大臣考察比國政治事 清廷致比利時國書為特派大臣考察比國政治事
庚子事變後,清廷不得不向西方學習,實行新政。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決定委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光緒帝在這份致比利時國書中請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接待五大臣來訪考察。此次考察後因使團在北京正陽門火車站出發時遭到革命黨人吳樾炸彈襲擊而未能成行,此份國書因此留在了中國國內。
參考資料: [22-2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文化活動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學術研究

  • 主辦期刊
《歷史檔案》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辦有期刊《歷史檔案》,創刊於1981年,是公佈明清檔案文獻、刊發明清史學論文、探討明清檔案業務的學術期刊。期刊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中文歷史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期刊最受海外讀者喜歡分類排行文化類期刊。期刊闢有“檔案史料”“學術論文”“史苑雜談”“讀檔隨筆”“檔房紀事”“檔案介紹”“國外檔案”“檔案業務”“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珍檔擷英”等10餘個專欄 [25] 
  • 研究著述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組織編著有《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清季中外使領年表》《清代國家機關考略》《明清檔案論文選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六十週年紀念論文》等論文、書籍 [2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學術交流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辦有中國琉球歷史關係學術研討會,於1992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在日本沖繩縣和中國北京市輪流召開 [27] 
2019年6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李國榮副館長等赴荷蘭徵集明清檔案。同年10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代表李剛等赴日本參加《歷代寶案》編輯委員會會議。同年11月,館員丁好赴韓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首屆能力建設研討會 [2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獲榮譽

2008年3月1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機構設置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設有辦公室、人事處(黨委辦公室)、安保處、離退休幹部處、基建處、行財處、保管處、利用處、展覽宣傳處、整理編目處(目錄中心)、滿文處、編研處、複製處、網絡處等部門。館長為孫森林,副館長為高建平、韓永福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參觀信息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地理位置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祈年大街9號,北鄰崇文門西大街、東交民巷、前門小學;南鄰珠市口東大街;西近前門大街、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東鄰崇文門、新世界百貨等 [28] 
北京市第一歷史檔案館舊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西華門附近 [31] 
北京市第一歷史檔案館所管理的皇史宬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南池子大街136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開放時間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開館時間為:週一至週五8:30—16:30(16點停止入館),週六9:00—17:00(16點半停止入館),週日及法定節假日暫不開放,特殊情況另行通知。
目前預約方式為:提前7天網站和小程序預約及現場預約,參觀展覽和查找借閲檔案。 [3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交通信息

  • 公交
乘坐北京公交110路,在打磨廠站下車;乘坐北京公交103路、137路、41路,在台基廠路口東站下車;乘坐北京公交9路、20路、44路內環、60路、142路、599路、622路、44路外環,在台基廠路口西站下車;乘坐北京公交8路、9路、20路、60路、110路、142路、599路、622路、44路外環、103路、41路、44路內環,在崇文門西站下車 [28] 
  • 地鐵
乘坐北京地鐵2號線、北京地鐵5號線,在崇文門站下車,D口出,後沿崇文門西大街步行345米拐入祈年大街,再沿祈年大街步行160米到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