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介夫

鎖定
鄭介夫,號鐵柯,元代開化縣禮範村人,儒士。
本    名
鄭介夫
以居
鐵柯
所處時代
出生地
開化縣禮範村

目錄

鄭介夫簡介

鄭介夫與《太平策》
強盛的元帝國,到成宗鐵穆耳汗當政時,衰落的跡象已逐漸顯露出來:官員隊伍的急劇膨脹,貪污腐敗之風的愈演愈烈,以及對貴族與皇室成員無節制的慷慨賞賜,致使政府失去了行政活力和財政平衡,並很快造成了國庫枯竭。為支付這筆龐大的開支,於是不斷增收苛捐雜税,給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加上大德六年、七年,各地災變迭出,百姓苦不堪言,從而導致了多處民變。就在危機四起,而朝廷束手無策之際,卻有一位儒士冒死上陳了《太平策》。

鄭介夫人物生平

他就是開化縣禮範村(即今音坑鄉上底本村)人鄭介夫。
鄭介夫,字以居(或以吾),號鐵柯,自幼博涉書史,淹貫百家,為文援筆千言立就,秉性雄邁,不避權要。適逢選擇南北俊秀,鄭介夫得首薦,入值光明宮,常居京師達二十餘年。宮府之事耳稔目飫,於是置生死於度外,直言上策。
據史料記載,元代按朝廷之規定,京城官員合計定額為2600人,然而,依據1294年卸史台統計上報,僅在京城拿國家俸祿的官員就超過1萬人,各行省則更多。這些人中的多數,拿着工資不幹事。是時,各級政府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針對這點,《太平策》以大量的篇幅痛陳了冗官之害。鄭介夫在回顧了忽必烈時代的行政效率時説:按照1291年頒佈的《至元新格》處理事務之規定,一般事務5天內完結,中等事務7天完結,即使再重大的事務,有司也必須在十天內處理完畢。但是如今,那怕是一件小事,官員們也往往會拖延半年,要緊的事務,甚至一年也處理不好。對此,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官冗吏繁所當減並。可對於官吏應否裁減一事,已商量了半年,到現在竟然一點音訊也沒有了。要知道,添一官則為民增一害,省一職則為民除一蠹。此理甚明,事也很好辦。該存則存,該革則革,立談可決,用不着猶豫不決。
在講到官員的選拔時,對於元朝政府廢除科舉的做法,直抒己見,説:近年來,各地向朝廷推舉才德兼備之士已不少,卻未見擢一才,拔一士!朝廷行文下詔,官吏與庶民上呈的奏議不為少,卻未聞納一諫,從一事!當官為吏既不看才識,亦不經考選,僅依仗上輩之功或裙帶關係進入官場,這樣的人怎麼能知民間疾苦,這樣的人又怎麼能通文理句讀?這樣下去,十年之後,一些官吏恐怕要成為目不識丁之人。朝廷雖未像秦始皇那樣焚書坑儒,但你廢除科舉,截斷招賢取才之途,卻是不焚而焚,不坑而坑,所造成的遺害,恐怕比秦朝更為嚴重,執政者應該引以為鑑啊!
在講到民生時,鄭介夫毫不留情地説:近年來,雖然多次下詔,提出要體恤和關心百姓疾苦,但還是看不到像宋太宗雍熙年間那樣的和諧氣氛,實施的仍然是苛虐之政,應該想想,老百姓為什麼愁怨之聲不絕。對此,他告誡説:安民無他道,在乎知人而已,用一個好官造福一方,用一個貪官禍害一方,因此任賢去邪一事,對於朝廷來講應是當務之急。對於有的大臣,一遇國家發生天災人禍,就要求皇帝減膳撤樂,做一些表面文章以欺矇小民百姓。鄭介夫認為:作為一國之君,膳不必減,樂也不必撤,只要真正地關心百姓民生,瞭解下情,責令各級官員多為百姓辦實事,內修已德,上應天心,割除弊政整而新之,民心既順,安得天意之不回乎!
元中統元年,朝廷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使用紙幣,與此同時,政府還下令禁止民間私自流通銅錢和金銀貨幣。“鈔”,實際上成了當時唯一通用的法定貨幣。為了維護鈔幣的信用,保證它能長期流通,元朝政府制定了一整套較完善的管理機構和政策,但是面對軍費劇增所帶來的財政壓力,朝廷不顧違背經濟規律,盲目大量增發紙幣,最終導致鈔法的敗壞。由於禁止使用銅錢,小鈔的缺乏,引發了百姓日用低廉物品價格的上漲,由此引發連鎖反應的必然結果,就是整體的通貨膨脹。對此,鄭介夫在《太平策》中為民請命,大聲疾呼:平抑物價,近來價鈔賤而物價漲,昔值一錢者今值一貫。物值錢而鈔不值錢,若不改易鈔法,增造銅錢,則民生之危可見。鄭介夫把銅錢之興廢,提到關係國計民生的高度來認識,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元成宗細覽這份盛世危言,越看越心奇,越看越心動,鄭介夫的忠心、誠心和冒死的決心,終於打動了這位皇帝的心,使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下令中書省牽頭組織對行政官吏的審核,淘汰一批只拿錢不幹活的官冗員,同時詔定贓罪,清除貪污受賄的腐敗官吏。僅1303年,全國7個地區就查出貪官污吏18473人,獲贓銀45865錠。這次由於皇帝下了決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不足以從根本上扭轉整個局面,但也做了一些有益於國家和民生的改革,使元朝在此後的一段時間中,保持了社會的相對穩定。為了獎賞鄭介夫的忠心,元成宗下旨設御宴招待。鄭介夫在《侍御宴賞光》詩中寫道:禁城柳色帶金黃,御宴蓬萊拂署光。化育共收春日暖,瞻依漫道此天長。鳥聲婉轉九成樂,花氣氤氲百和香。願得民生長暤暤,共能保國系苞桑。
對於鄭介夫的《太平策》,後人評價很高,永樂年間,明成祖還下詔命翰林編修黃準、楊士奇將該文編入《歷代名臣奏議》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