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丹

(春秋時期楚國大臣)

鎖定
鄭丹,姬姓,鄭氏,名丹,字子革,中國春秋時期鄭國鄭穆公之孫,後因逃難到楚國,成為楚國的右尹。
別    名
然丹
子革
子革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出生地
鄭國
本    名
姬丹

鄭丹人物背景

前554年,子然的同母兄弟子孔(公子嘉)執政獨斷專行,國人要追究西宮之難純門之師的罪責,公子嘉便帶領自己的甲士和然丹、子良家的甲士保衞自己。八月十一,子展(姬舍之)、公孫夏(子西)率領國人進攻,殺了公子嘉並瓜分他的家財和采邑。然丹、子良出奔楚國,子革為右尹。鄭國人讓公孫舍之當國,公孫夏聽政,立子產為卿。 [1] 
前538年冬,吳國伐楚,沈尹射奔命於夏汭,鹹尹宜咎固城於鍾離,薳啓強固城於城巢,然丹固城於州來。 [2]  前533年二月庚申,楚國公子棄疾遷許國於夷,充實城父。然丹遷城父人到陳,以夷濮西田增益。 [3] 

鄭丹人物生平

前530年,楚靈王在州來狩獵,子革見靈王。楚靈王非常得意,問子革,楚國始祖熊繹,與齊國始祖呂伋、衞國始祖王孫牟、晉國始祖燮父、魯國始祖禽父,並事周康王,周分賜九鼎給齊、衞、晉、魯。如今他取得了巨大的功業。周朝能將鼎分賜給楚國嗎?許國是楚國皇祖伯父昆吾的故土,被鄭國佔領,鄭國能將許國的土地給楚國嗎?我如今滅陳國、蔡國,在陳、蔡、不羹築城,諸侯怕我了嗎?
子革做出了順從肯定的回答。析父批評子革附和君王。左史倚相趨過,楚靈王稱讚他讀過《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子革不以為然,説倚相連祭公謀父作的《祈招》都沒有讀過。楚王説:“你能嗎?”子革回答説:“能。那首詩説:‘《祈招》的音樂和諧,表現了美德的聲音。想起我們君王的氣度,似玉,似金。保全百姓的力量,而沒有象醉飽一樣的貪心。”楚王作了一揖就進去了,有好幾天,送上飯不吃,躺下睡不着,還是不能自己剋制,以致遇到禍難。 [4] 
前529年,王子比、王子棄疾(即楚平王)等人作亂奪位,下令對跟隨靈王的處以劓刑,使靈王大軍作鳥獸散,只剩下百餘人。聽説太子祿、公子罷敵被殺,楚靈王自投於車下,大悲。右尹鄭丹勸他:“請待於郊,以聽國人”、“若入於大都而乞師於諸侯”、“若亡於諸侯,以聽大國之圖君也”。楚靈王知道自己大勢已去而皆不從,然丹回到郢都,楚靈王在申亥處自縊。 [5] 
前528年,楚平王派鄭丹在宗丘簡上國之兵,安撫其民:分貧,振窮;長孤幼,養老疾,收介特,救災患,宥孤寡,赦罪戾;詰奸慝,舉淹滯;禮新,敍舊;祿勳,合親;任良,物官。 [6] 
前526年,楚平王派鄭丹誘殺戎蠻子嘉。 [7] 

鄭丹家庭成員

父親:子然
兒子:姬明,即然明
參考資料
  • 1.    《左傳·襄公十九年》:鄭子孔之為政也專。國人患之,乃討西宮之難,與純門之師。子孔當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甲辰,子展、子西率國人伐之,殺子孔而分其室。書曰:“鄭殺其大夫。”專也。子然、子孔,宋子之子也;士子孔,圭媯之子也。圭媯之班亞宋子,而相親也;二子孔亦相親也。僖之四年,子然卒,簡之元年,士子孔卒。司徒孔實相子革、子良之室,三室如一,故及於難。子革、子良出奔楚,子革為右尹。鄭人使子展當國,子西聽政,立子產為卿。
  • 2.    《左傳·昭公四年》:楚沈尹射奔命於夏汭,鹹尹宜咎城鍾離,薳啓強城巢,然丹城州來。
  • 3.    《左傳·昭公九年》:二月庚申,楚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父,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伍舉授許男田。然丹遷城父人於陳,以夷濮西田益之。遷方城外人於許。
  • 4.    《左傳·昭公·昭公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穎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次於乾溪,以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僕析父從。右尹子革夕,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級、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齊,王舅也。晉及魯、衞,王母弟也。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對曰:“與君王哉!周不愛鼎,鄭敢愛田?”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對曰:“畏君王哉!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請曰:“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敢請命。”王入視之。析父謂子革:“吾子,楚國之望也!今與王言如響,國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王出,復語。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對曰:“臣嘗問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沒於祗宮。臣問其詩而不知也;若問遠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對曰:“能。其《詩》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王揖而入,饋不食,寢不寐,數日。不能自克,以及於難。
  • 5.    《左傳·昭公十三》: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棄疾、蔓成然、蔡朝吳帥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因四族之徒,以入楚。及郊,陳、蔡欲為名,故請為武軍。蔡公知之曰:“欲速。且役病矣,請藩而已。”乃藩為軍。蔡公使須務牟與史卑先入,因正僕人殺大子祿及公子罷敵。公子比為王,公子黑肱為令尹,次於魚陂。公子棄疾為司馬,先除王宮。使觀從從師於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歸復所,後者劓。”師及訾梁而潰。 王聞羣公子之死也,自投於車下,曰:“人之愛其子也,亦如餘乎?”侍者曰:“甚焉。小人老而無子,知擠於溝壑矣。”王曰:“餘殺人子多矣,能無及此乎?”右尹子革曰:“請待於郊,以聽國人。”王曰:“眾怒不可犯也。”曰:“若入於大都而乞師於諸侯。”王曰:“皆叛矣。”曰:“若亡於諸侯,以聽大國之圖君也。”王曰:“大福不再,只取辱焉。“ā”然丹乃歸於楚。王沿夏,將欲入鄢。芋尹無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誅,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棄,吾其從王。”乃求王,遇諸棘圍以歸。夏五月癸亥,王縊於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 6.    《左傳·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於宗丘,且撫其民。分貧,振窮;長孤幼,養老疾,收介特,救災患,宥孤寡,赦罪戾;詰奸慝,舉淹滯;禮新,敍舊;祿勳,合親;任良,物官。使屈罷簡東國之兵於召陵,亦如之。好於邊疆,息民五年,而後用師,禮也。
  • 7.    《左傳·昭公十六年》:楚子聞蠻氏之亂也,與蠻子之無質也,使然丹誘戎蠻子嘉殺之,遂取蠻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