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三發子

鎖定
鄭三發子是唐人在他的著作《金陵春夢》中,對蔣介石的幼年名字的稱謂。
中文名
鄭三發子
別    名
蔣介石
職    務
政治家
來    源
唐人的著作《金陵春夢》
名字由來
在這個故事中,蔣介石的身世成謎,這樣一來,蔣介石究竟是奉化蔣肇聰所生,還是由河南許州(許昌)繁城鎮後鄭姓家的逃荒媳婦攜來的鄭氏之子,便成了讀者大感興趣的話題了。
“蔣介石叫鄭三發子”的始作俑者是著名的老報人和雜文家馮英子。1949年夏衍等人創辦的《週末報》創刊不久,有人來投稿,説抗戰時期河南曾有一個人到重慶尋找蔣介石,説蔣介石是他的弟弟,此人名叫鄭二發子。蔣沒有為難他,只是叫戴笠把他遣送回鄉了。這就使馮英子想起他從上海到香港時,在船上認識了一位張大同先生。到香港後,他和馮英子同住在大道東的真教圍,兩人經常在一起大談“山海經”。一次,張大同曾向他談到過蔣介石幼年叫鄭三發子。張大同的話,佐證了馮英子收到的那篇稿子的事。於是馮英子就在《週末報》上撰文,把鄭二發子重慶尋弟的事情敍述了一遍,然後大發了通議論。後來唐人在他的《金陵春夢》裏,便直接把“鄭三發子”和蔣介石畫上了等號。
沈醉在他所寫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也繪聲繪色地寫了一通有關蔣介石的哥哥鄭紹發從河南去重慶尋弟的離奇故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