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季惺

鎖定
鄧季惺(1907年-1995年),四川奉節人,學生時期熱心於愛國學生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1933年,在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南京擔任過司法部職員。30年代開始,鄧季惺應她丈夫《新民報》創辦人陳銘德的意請,正式參加《新民報》工作,為《新民報》發展成為舊中國最大的民營報業集團,作出了非凡的賞獻,成為中國現代報業史上一位傑出的女理財家和報業管理者。建國後,鄧季惺曾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歷任全國政協第二、五、六屆委員,北京第六屆政協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鄧季保還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會長等職。 [5] 
本    名
鄧季惺
出生地
四川省奉節縣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95年
主要成就
《新民報》主要負責人之一

鄧季惺人物生平

1907年生,又名鄧友蘭,女。四川奉節人。幼習私塾,14歲考入重慶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受教於惲代英、蕭楚女、張聞天等人,1933年,在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南京擔任過司法部職員,1935年開始在南京及鎮江兩地掛牌當過律師。她在工作之餘同李德全等幾位婦女運動活動家一起,從事婦女運動,並在南京《新民報》上的《新婦女》、《社會服務版》“法律問答”專欄,向讀者宣傳男女平等,消滅社會黑暗的道理。業餘進行社會活動,參加“南京婦女文化促進會”和“救國會”等團體,編輯《新婦女》週刊,在《新民報》刊行,主張抗日救國,力爭婦女解放。 [2]  [3] 
民國22年(1933年),鄧季惺與《新民報》創辦人陳銘德結婚。民國26年(1937年)6月正式參加《新民報》工作任副經理,主要負責經營管理,對報社財務會計和發行、廣告、印刷等業務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使《新民報》建立了企業化經營機制,從此走上以報養報、自給自足的軌道。 [2] 
抗日戰爭爆發後,《新民報》遷往重慶,她為《新民報》繼續出版並在抗戰期間取得很大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民國30年(1941年)11月,增創《新民報》晚刊,民國32年(1943年)和民國34年(1945年),鄧季惺親赴成都,創辦了成都《新民報》晚刊和日報。抗日戰爭勝利後,鄧季惺受報社的委派,飛抵南京籌辦南京《新民報》的復刊事宜。民國35年(1946年)元旦,南京《新民報》晚刊創刊,同年10月恢復日刊;同年4月4日北平《新民報》日刊創刊:同年5月1日上海《新民報·晚刊》創刊,加上重慶、成都二社四報,《新民報》成為五社八報的民間報系。 [2] 
解放戰爭期間,鄧季惺於民國37年(1948年)在當時的“立法院”提案,反對國民黨空軍轟炸新解放的城市,因而受到國民黨政府的通緝,南京《新民報》也遭到查封。她化名逃往香港。1949年4月,她回到北平繼續主持北平《新民報》的工作,並以很大的熱情參加新中國各方面的建設工作,曾擔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北京日報》顧間,上海《新民晚報》顧問,北京市女記者協會名譽會長等。1949年,參加中國民主建國會,連任九屆民建北京市委會副主任委員。曾任民建會第三屆中央委員,民建會第四屆中委常委。1987年,因年逾八旬,辭去民建會中委常委和北京市副主任等職,被選為民建中央諮議委員會常委、民建北京市委會顧問。 [2]  [3]  [1]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新民晚報》被“四人幫”壓迫停刊,1957年鄧季惺被錯劃為“右派”,1982年復刊,任該報顧問。 [3] 
1995年8月29日逝世於北京。 [2] 

鄧季惺主要事蹟

發展《新民報》
《新民報》是1929年在南京創刊的。那時,吳竹似、陳銘德、劉正華三個中央社的年輕的記者、編輯,嚮往新聞自由,決心自己辦一張報紙一一《新民報》,意在繼承孫中山先生創辦的《民報》精神。 [6] 
1936年,鄧季惺正式參加南京《新民報》工作擔任副經理。《新民報》是家民間報紙,在舊社會,私人辦報,常常處於難以維持的困境。為了增強《新民報》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她到任後立即着重抓了經營管理。她拍板去日本購進一部舊輪轉印刷機,提早了出報時間和印報質量,此舉可以説促進了我國自制輪轉印報機的生產;她在報社內實行企業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嚴密的經營管理制度,一改過去同人報經營管理上都比較鬆散的局面;她請來會計專家擔任總稽核,建立一套財會制度。過去的廣告是等客户上門,她派人專司其職,而廣告刊出後,每天有專人逐條剪貼,核准收入。抗戰中紙張緊張,她派了四五個年輕力壯的青年專門負責紙張供應和發行。由於她的精打細算和魄力,使《新民報》走上了以報養報、自給自足的軌道。報紙在經濟上能獨立生存,不依靠外力,就有了自主權。從起初為投資贊助者代言到言論、報道上儘可能公正、客觀,處於有限度的“超然立場”,擺脱了在舊社會私人辦報難以維持的困境。 [6] 
1937年11月底,日本侵略者侵入南京的前7天,經陳、鄧多方奔走設法,最後才找到一條四川同鄉的船,把報社的機器、人員搶運到重慶,在大家的努力工作和各方支援下,報紙在1938年1月就和大後方的讀者見面了。 [6] 
1941年11月,重慶《新民報》增創晚刊,使報社的經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於是1943年6月鄧季惺又去成都創辦《新民報》成都版日報和晚刊。不料在半路上她膽囊炎發作,醫生診斷“需立即手術”。鄧季惺執意不肯:“我到成都是來辦報的,等出了報再説吧:”醫生只好給她採取保守療法,病情稍有緩解她便投入籌備工作。 [6] 
抗戰時期的重慶,大批文化人云集,為了辦好報紙,他們夫婦二人廣招名流、學者。往往是鄧季惺為陳銘德出謀劃策,由陳銘德出面延攬人才。因此鄧季惺素有“女諸葛”的雅號。張恨水、張友鸞、張慧劍、趙超構等一批新聞界英才為《新民報》主持了論壇和多采的副刊。郭沫若、朱自清、田漢、洪深、夏衍、巴金、老舍、徐悲鴻、吳祖光、陽翰笙等為報紙撰寫文章。他們還通過老友郭沫若的介紹,與中共領導人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周恩來一直很關心《新民報》及主持人,鼓勵他們:“為抗戰宣傳,要與《新華日報》互相協作。”抗戰一週年時、周恩來還為《新民報》題詞:“全民團結,持久鬥爭,抗戰必勝、建國必成”,這成為《新民報》言論的指針。《新民報》以提倡團結抗日、堅持進步、為民説話的內容和版面活潑、文風獨特,為讀者喜聞樂見,日發行量達10萬份,成為大後方有影響的報紙。 [6] 
1945年,抗戰勝利了,《新民報》依靠在大後方出色經營的積累,抓住這一歷史轉變時機,立即着手恢復南京報,增創上海、北平兩版。這副重擔又落在鄧季惺肩上。1945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者宣佈投降僅一個月,她獨自一人攜鉅款,單槍匹馬飛抵南京。她甚至來不及放下行裝就投入工作,收回了報社舊址,租下了新址,準備好出報的機器設備。10月,她又馬不停蹄飛往北平,購置社址,訂妥印刷器材,將出報工作籌備完畢。11月,又行色匆匆趕到上海,部署創刊事宜。鄧季惺以驚人的效率,不僅辦了別人幾年幾十年都或許辦不成的事,而且在經濟上打了一個極漂亮的時間差。當時法幣在淪陷區還很值錢,而有些房產的主人由於害怕房產被當作逆產充公,出售得非常便宜。 [6] 
1946年元旦,《新民報》南京版晚刊恢復出版,當年10月又出日刊。同年4月,北平版日刊問世,同年5月,上海版晚刊創刊。至此,《新民報》達到鼎盛時期,發展到五杜八版,成為舊中國的民間報業托拉斯。鄧季惺任總管理處的二把手,併兼滬、寧兩社經理。她的出色經營管理才能得到新聞界同人的高度讚譽。著名記者範長江稱她是“中國報業最精明能幹的經營管理人才。”文壇老人夏衍説:“《新民報》內部管理是鄧季惺,對外是陳銘德,老太太不容易。” [6] 

鄧季惺人物關係

祖籍河南,在清初由河南南陽入蜀,卜居在川東奉節縣青蓮鄉。鄧季惺父親創辦實業,又做過一陣公務員和成都中國銀行行長。1931年故去。鄧季惺母親是重慶人,外祖父經營商業。母親年青時曾從舅氏攻讀,接受過一些婦女要求解放與男子平等的新思想。她創辦過重慶的第一所女學堂,1948年逝世。 [4] 
同胞的姊妹弟兄共九人,鄧季惺排行第二,1907年出生。長兄早逝。大弟弟鄧友德是國民黨員,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國民黨中宣部秘書,偽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反動政府在南京瓦解時辭職到香港,後赴日本,任國民政府駐日代表團顧問。二弟鄧友民中共黨員,曾任中南交通部計劃處處長。三弟鄧友理,中共黨員,抗戰初期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工作,罹肺疾,舊政協時隨組織回重慶,1946年春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逝世。四弟友海,英國留學習紡織,創辦重慶四川絹紡廠。五弟友星,原為中共黨員,抗戰期中在延安任解放日報編輯,建國後任重慶市立師範生活輔導。幼弟友佛(辛犁),曾在重慶作醫生。 [4] 
鄧季惺十九歲時(1925年)由父母主持同吳竹似結婚,共同生活僅五年多,生兩女一男,1931年吳君患肺結核去世。1933年和陳銘德結婚。長女吳敬瑗,長婿唐志鏞。次女吳敬瑜,次婿關在漢。子吳敬璉 [4] 
參考資料
  • 1.    華文庫知名報人鄧季惺  .華文庫[引用日期2012-09-21]
  • 2.    賈樹枚主編;《上海新聞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新聞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第741頁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奉節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奉節文史資料 第2輯,,1991.02,第70頁
  • 4.    北京檔案館編;徐俊德主編;方旭,梅佳副主編,北京檔案史料 1999.2,新華出版社,1999.06,第200頁
  • 5.    《上海文化年鑑》編輯部編輯,上海文化年鑑 1996,《上海文化年鑑》編輯部,1996.12,第47頁
  • 6.    《傳媒中的世紀女性》編委會編,傳媒中的世紀女性,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09,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