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鄖陽桑蠶繭

鎖定
鄖陽桑蠶繭,湖北省十堰市鄖縣(今鄖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鄖陽桑蠶繭色澤雪白;上車繭率高;繭絲長;解舒率高。鄖陽桑蠶繭繅絲的生絲質地柔軟,光潤潔白,可加工生產蠶沙保健枕、蠶沙保健帽、蠶絲被。 [2-3] 
2015年7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鄖陽桑蠶繭”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4] 
中文名
鄖陽桑蠶繭
產地名稱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今鄖陽區)
品質特點
質地柔軟,光潤潔白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277號
批准日期
2015年7月22日

鄖陽桑蠶繭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鄖陽桑蠶繭呈長橢圓形,白色,色澤和紋路均勻,外觀無污物,無異味,繭衣少而蓬鬆,上車繭率98%以上。春繭長度33~40毫米,直徑18-21毫米,每公斤900~1000粒;秋繭長度28-37毫米,直徑17~20毫米,每公斤1200~1250粒。
內在品質指標:春繭繭絲長≥1200米,解舒率≥ 80%;夏秋繭繭絲長≥1100米,解舒率≥ 75%。 [2] 
鄖陽桑蠶繭 鄖陽桑蠶繭

鄖陽桑蠶繭產地環境

鄖陽桑蠶繭土壤地貌

鄖縣地處西北漢水中上游,橫跨南北兩岸。東枕名山武當,西連陝西白河,北接河南淅川,南壤車城十堰,素有“鄂之屏障,豫之門户,陝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稱。全縣總面積3863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為38.63公頃。境內高山與盆地兼有,北部屬秦嶺餘脈,南部屬武當山,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中部漢江谷地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崗地區。產區分佈在海拔200~800米的丘陵區和高山地區,土壤屬山地黃棕壤,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pH值在6.0~7.5之間,達到《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的要求。 [2] 

鄖陽桑蠶繭水文情況

鄖縣共有大小河流766條,河流總長3351公里,主要河流有漢江、滔河、堵河、曲遠河和將軍河等。漢江陝西白河縣入境,流經鄖縣產區9個鄉鎮後進入丹江口市,將鄖縣分為南北兩部,境內全長136公里;將軍河發源於鄖縣,流域面積555平方公里,河流長度55公里,在主產區胡家營鎮匯入漢江,水資源十分豐富。產地內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Ⅰ類水質標準。 [2] 

鄖陽桑蠶繭氣候特點

鄖陽桑蠶繭產地處於南北氣候過度帶,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由於秦嶺山脈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庫的“湖泊熱效應”及垂直地貌影響,構成了優越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相對濕度大”的山地氣候特點。產地內無大型工礦企業,大氣清新無污染,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一級標準。年平均氣温14.1℃,年積温5320℃左右,無霜期為244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84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44%,年均降雨量為823.8毫米。產地氣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殊的光、温、水、土和生態條件,決定了鄖縣桑樹生長和桑蠶繭品質的形成。 [2] 
鄖陽桑蠶繭產地 鄖陽桑蠶繭產地

鄖陽桑蠶繭歷史淵源

鄖縣桑蠶產業歷史悠久,1993版《鄖縣誌》記載:1975年到1981年為鄖陽桑蠶繭的高峯期。
1990版《鄖縣農業特產志》記載:1986年,全縣產鄖陽桑蠶繭5.59噸。
2006年國家“東桑西移”工程項目的實施,鄖陽桑蠶產業得到發展。 [2] 
鄖陽桑蠶 鄖陽桑蠶

鄖陽桑蠶繭生產情況

2014年,鄖縣桑園總面積3120公頃,桑蠶繭年產量3275噸,產值16000萬元。 [2] 
鄖陽桑蠶 鄖陽桑蠶

鄖陽桑蠶繭產品榮譽

2015年7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鄖陽桑蠶繭”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5] 
鄖陽桑蠶繭 鄖陽桑蠶繭

鄖陽桑蠶繭地理標誌

鄖陽桑蠶繭地域保護範圍

鄖縣所轄城關、南化塘、劉洞、白浪、胡家營、鮑峽等6個鄉鎮30個行政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0°07′09″~111°16′11″,北緯32°25′04″~33°16′17″。 [1] 

鄖陽桑蠶繭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2-1693。 [1] 
質量安全規定
按照DB420321/T007—2014《鄖陽桑蠶繭生產技術規程》、GB/T9111-2006《桑蠶幹繭試驗方法》和GB/T9176-2006《桑蠶幹繭》的相關要求執行。貯藏和運輸按照GB/T15000.6《標準樣品工作導則·標準樣品包裝通則》的相關要求執行。 [2]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區域環境、水質、大氣、生產條件等符合國家劃分的蠶桑生產適宜區要求。桑園規劃因地制宜、集中成片、成帶,土壤肥力適中、排灌方便,遠離工礦區、環境污染區。桑園以壤土為宜,土層深度達80釐米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2.8% 以上,pH值6.0~7.5。
2、桑樹栽培
①品種選擇:應選用經國家或地方審定的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的桑樹品種,選用優質高抗的湖桑32號、農桑14號,經本地不斷選育,栽培達20年以上。苗木質量按GB 19173-2003《桑樹種子和苗木》的規定執行,選擇根系發達完整,無病蟲害,乙級以上的嫁接苗,執行。
②桑園規劃:本產區環境、水質、大氣、生產條件等符合國家劃分的蠶桑生產適宜區要求。桑園規劃要因地制宜、集中成片、成帶,土壤肥力適中、排灌方便,遠離工礦區、環境污染區。
③桑園土壤:高產桑園以壤土為宜,土層深度達80釐米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2.8% 以上,pH值6.0~7.5。
④桑樹栽植:栽植前,按行距,挖深、寬各50釐米的栽植溝,施入基肥,每畝施入堆肥、廄肥、土雜肥5000千克~8000千克。栽植時基肥與苗根間用表土隔開,並要求苗正根伸、淺栽踏實、忌露根頸。
⑤密度和株行距:每畝栽植800株~1000株,有效條8000根~10000根,總條長12000米以上。
⑥樹型養成:本蠶區以中、低幹樹型養成為宜。樹型養成過程中要以主幹為中心,株型整齊,支幹分配勻稱,桑拳分佈合理,枝條分佈均勻,通風透光良好。樹型以低幹養成為主,由主幹和支幹組成,樹幹高度低於70釐米。第一年:桑苗定植後,發芽前離地20釐米~30釐米處剪去苗梢,當新梢長到10釐米~15釐米時進行,選留分佈均勻、生長健壯的2個~3個壯新梢任其生長,其餘全部疏芽,當年養成2根~3根枝條;第二年:春季發芽前在離地30釐米~50釐米處剪定養成第一層支幹,當新梢長到10釐米~15釐米時,在每一支幹上留2個~3個壯新梢生長,其餘全部疏去,每株養成4根~6根枝條;第三年:結合春蠶飼養儘量提早剪伐,離地50釐米~70釐米夏伐定拳,養成第二支幹,樹型養成。
⑦桑葉收穫:春蠶期(3月~5月)。指標:發芽率70% 以上,單條新梢數3根~4根,收穫時新梢長度50釐米,開葉15片以上,畝產葉1300千克~1600千克。要求:提高發芽率,增加單芽開葉數,促使葉片增大、增厚,新梢伸長多開葉。 夏蠶期(6月~7月)。指標:平均條長65千克,開15片葉以上,畝產芽葉100千克~200千克。要求:及時伐條,適時疏芽,留足壯芽。 秋蠶期(7月~10月)。指標:平均條長150釐米以上,每條不少於12片葉,畝產片葉1100千克~1200千克。要求 :保證枝葉旺長,延長生長期。冬季(11月~次年2月)。指標:每畝有效條8000根~10000根,平均條長150釐米以上,總條長12000米以上。要求:適當多留葉片,積貯養分。收穫方法。桑葉收穫既要滿足蠶兒在不同生長髮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又要根據桑樹生長髮育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收穫。
⑧桑園管理:桑園施肥原則以有機肥為主,適施春肥,重施夏肥,增施秋肥,普施冬肥。全年的施肥中,春肥佔20%~30%,夏秋肥佔50%~60%,冬肥佔10%~30%。肥料氮磷鉀的配比為10:4:5。
⑨桑樹護理:桑樹護理包括疏芽、摘芯、剪梢、整枝、伐條、補缺等。 疏芽。桑樹伐條後,當新梢長至約15釐米~30釐米時,疏去着生位置不當,過密、細弱新梢,留強去弱,空隙處少疏,密集處多疏,疏芽後每667平方米留有效條8000根~10000根。 摘芯。春蠶5齡用葉前10日~12日,按用桑計劃分片,摘去桑樹新梢頂端鵲口狀嫩頭,以促進桑葉成熟一致。剪梢。冬季桑樹落葉後進行,剪梢剪枝條長的1/4~1/3,為適應省力化養蠶的需求,在加大春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重剪或平剪,最多的剪去枝條長的1/2,但剪梢後枝條平均長度不低於120釐米。整枝。秋末桑樹停止生長後至第二年春季桑樹發芽前的休眠期,將桑樹的死拳、枯枝、病蟲害和細、側枝鋸或剪去,修整從基部進行,剪口光滑,修下的枝、樁集中燒燬。 伐條。伐條分春伐和夏伐,春伐在桑樹冬季落葉後至第二年春發芽前進行,夏伐可以結合春蠶大蠶期用葉,及時進行。補缺。當桑園樹株或桑拳低於額定數10%~15%時,須補植新株,根據桑園年限、品種,補植同品種桑株壯苗,補植方法與新桑栽植相同,也可以在春季剪梢或夏伐時,利用相鄰的枝條壓條補缺。
⑩病蟲害防治:桑樹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建立完善的預測預報制度。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春季防治。春季防治要以不影響春蠶生產安全為前提,以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為主,結合藥劑進行防治。藥劑防治病蟲害,要根據主要防治對象、藥劑安全期和用葉計劃進行。夏秋季防治。夏秋季防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藥劑防治為主。在夏秋季生產期內,要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針對不同的病蟲和用葉時期,選擇高效、殘效期短的農藥,抓住防治時期有計劃進行。冬季防治。冬季防治以農業防治為主,重點控制病蟲害的越冬基數。
3、桑蠶飼養:1~3齡蠶期建有專門的蠶室或聯户共育室,採取共育方式飼養;四齡餉食後進行雌雄分養(五齡地面育可在五齡餉食後分蠶),雌雄宜分開上蔟、採(售)繭。
①品種選擇:應選用經國家或地方審定的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的桑蠶品種,宜選用多抗、多絲量品種春蕾×鎮珠、青松×皓月、黃鶴×朝霞。在本地不斷飼養達20年以上,品種鑑定按NY/T1732-2009《桑蠶品種生產鑑定方法》執行。
②催青:專用或兼用催青室應具備保温、保濕、防熱、光線充足、空氣新鮮及操作方便等條件。在使用前半個月進行全面清洗消毒。準備好催青用具和物料。催青標準按表4要求進行。每天上午8時~9時定時解剖胚胎,觀察並記載發育情況,按照催青標準進行催青。保持室內温濕度均勻,結合調種,戊3胚胎前每日換氣兩次,後期每日3~4次。掌握戊3胚胎及時進入高温室保護,點青整齊時(己4胚胎)進行黑暗保護。領種前一日將共育室加温至24℃,打開門窗排出不良氣體。領種在早晚進行,運輸時平放,勿堆壓過高,防止日曬雨淋、高温和接觸不良氣體。蠶種領回後及時分發到1~3齡蠶共育室。 蠶種分發到1~3齡蠶共育室後,將蠶種分別倒在墊有白紙的蠶匾裏,每盒蠶種攤卵面積30釐米×40釐米,鋪平不重疊,卵面蓋一隻一齡網。蠶種攤好後,關閉門窗,用黑布遮光進行黑暗保護。在温度26℃~28℃,濕度85%~90%下保護。
③收蟻:收蟻前準備好收蟻工具如鵝毛、蠶筷、收蟻網、收蟻用葉、切桑刀及防僵粉等。調節好蠶室温濕度,温度27℃~28℃,濕度85%~90%。收蟻當日早晨5時~6時,揭去1~3齡蠶共育室的窗簾和蠶卵覆蓋物,開燈感光。6時~7時收蟻,8時~9時結束。收蟻方法有網收法和桑引法。網收法:在攤開的卵面蓋上雙層尼龍網進行感光,卵面四周撒上防僵粉,防止蟻蠶逸散。收蟻時,撒上切成小方塊(蟻體長1.5倍)的桑葉,經15分鐘~20分鐘蟻蠶爬上桑葉後,把上層網提到墊好防幹紙的空匾裏,然後蠶體消毒給桑定座,每盒蠶種孵化的蟻蠶定座面積為30釐米×40釐米。當日未孵化的蠶卵繼續進行黑暗保護,待第二日再收蟻。桑引法:將收蟻紙覆蓋於攤開的卵面上,紙上再放一張棉紙,上撒切碎的條桑葉,經20分鐘~30分鐘,待蟻蠶爬附於收蟻紙上,去掉上層棉紙,提起下層棉紙,移入蠶匾,蠶體消毒給桑定座。
④1~3齡蠶飼養:1~3齡蠶期1~2齡全防幹育,3齡半防幹育,保證葉質新鮮,水分充足。1~3齡蠶期按各齡用葉標準用葉,適熟偏嫩,葉質均勻。桑葉採摘、貯藏過程中防止擠壓、發熱、凋萎和污染,貯藏時間控制在24小時內。每日上、下午給桑前各擴座1次,每次給桑前仔細勻座,達到1~3齡蠶不成堆,稀密適宜。適時加眠網,提青分批,飽食就眠,適時餉食;餉食用桑務求新鮮,適當控制給桑量。
⑤4~5齡蠶飼養:雌雄分養。若飼養的限性斑紋蠶品種,如鄂蠶3號、鄂蠶4號,在四齡餉食後,斑紋限性明顯,普通斑為雌蠶,素斑為雄蠶,可結合除沙進行雌雄分養。雌雄分養在四齡餉食第二日進行。結合温濕度調節,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每日用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及時分匾擴座,在盛食期前達到該齡最大面積。給桑時及時勻座,保持蠶座均勻,做好良桑飽食。4~5齡蠶用桑量多,宜早晚採葉,隨採隨運,選擇地下室或陰涼房屋貯藏,保持桑葉新鮮。
⑥上蔟:蔟室要求便於補温排濕、通風換氣、光線均勻。上蔟初期温度為24℃~25℃,結繭後期温度保持在24℃,濕度70%~75%。蔟具選擇使用塑料折蔟或紙板方格蔟上蔟。在蠶期雌雄分養的基礎上,在上蔟時應分開上蔟,並作好標記。用塑料折蔟上蔟需在下面墊吸濕材料,每個蔟上熟蠶400頭。上蔟方法有人工拾取法和自動上蔟法。人工拾取法:蠶兒見熟時,隨熟隨上;待大批蠶進入適熟時,可挑出未熟蠶另行給桑,其餘蠶一起上蔟。自動上蔟法:先拾取初熟蠶,有30%~40%熟蠶時,給一次桑,然後將蔟具直接放在蠶座上,使其自動上蔟,爬上一定頭數,將蔟掛起。
⑦採繭:採繭適當時期一般在蠶化蛹後,蛹體為黃色最好。採繭時先拾去蔟中死蠶和爛繭,根據上蔟先後進行採繭,要做到輕採輕放薄攤。採繭時把好繭、下繭分開放置,嚴格選繭。出售時分類出售。
⑧消毒與防病:養蠶前的防病消毒。養蠶前15d左右,將蠶室、蔟室和貯桑室及周圍環境徹底打掃乾淨,蠶室地面颳去表層換上新土。將各種蠶具搬至室外進行徹底清洗後曝曬,同時對蠶室、蔟室、貯桑室的地面、門窗等清洗乾淨。根據蠶病發生種類,結合不同的消毒對象選擇消毒藥劑、消毒方法,有針對性地對蠶室蠶具進行消毒。養蠶中的防病消毒。進出蠶室、貯桑室要換鞋,操作人員操作前後要洗手;蠶室、貯桑室保持乾淨,定期消毒。蠶期中蠶沙及時清除,並將蠶沙送至遠離蠶室的地點集中密閉堆放發酵。隔離和淘汰的病弱蠶、遲眠蠶、弱小蠶以及不結繭蠶、病斃及殭蠶等放入消毒缽中。定期用石灰粉或防僵粉等對蠶體、蠶座進行消毒,預防蠶病的發生和蔓延。養蠶後的防病消毒。及時清除死蠶、下繭、蠶沙等,並將所有的蠶室、貯桑室、蔟室、蠶具、蔟具等用消毒藥液噴灑消毒後再打掃清洗。
4、桑蠶繭乾燥:鮮繭處理:採摘的鮮繭要求堆放在低温、通風、乾燥、寬敞的場地,插好標明地區、等級、數量、放置日期的牌號;分好繭類,進行順序翻繭,依次乾燥。
5、建立鄖陽桑蠶繭使用檔案,如實記載鄖陽桑蠶繭使用情況,並接受鄖陽桑蠶繭證書持有人的監督,使用檔案保存五年。 [2] 

鄖陽桑蠶繭專用標誌使用

鄖縣範圍內的鄖陽桑蠶繭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鄖陽桑蠶繭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標誌(鄖陽桑蠶繭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