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畢兆

鎖定
鄒畢兆(1915—1999),湖南省新邵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年僅15歲,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親切地叫他“紅色小鬼”,後任中央軍委二局報務員、科員、副科長、科長等職,專事技偵工作。1931年7月入紅軍總部無線電學校學習。在江西瑞金四次反圍剿戰鬥中多次截獲破譯敵人軍事密電碼,1933年周恩來副主席親手授予他“紅星勳章”。1934年10月隨王震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中成功截獲破譯敵方無數密電碼,被稱為破譯工作三傑之一。 [1] 
中文名
鄒畢兆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新邵
出生日期
1915年1月
逝世日期
1999年12月23日
主要成就
專事技偵工作

鄒畢兆人物簡介

鄒畢兆(1915-1999年),湖南新邵縣人。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四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征中多次截獲、破譯敵人軍事密電碼。
1934年周恩來、朱德親手授予他“紅星獎章”,是“破譯三傑”之一。
1946年參加中原突圍,任鄂西北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鄒畢兆歷任邵陽軍分區第一任司令員,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安徽省工交部副部長、科委副主任,邵陽地委副書記、地革委副主任,湖南省電子工業局副局長,國防工業辦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8年,鄒畢兆寫了一篇回憶錄,題目叫《玻璃杯》。開篇第一句話就説:“毛澤東説‘和蔣介石打仗,我們是玻璃杯裏押寶,看得準,贏得了’。這個玻璃杯就是破譯敵人密碼工作。”
而鄒畢兆就是紅軍的“破譯三傑”之一。 [3] 

鄒畢兆個人經歷

鄒畢兆在江西瑞金四次反圍剿戰鬥中多次截獲破譯敵人軍事密電碼,1936年2月鄒畢兆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進入延安總部紅軍學校、中央馬列主義學院學習,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盧溝橋事變後,鄒畢兆始學日文,籌建對日技偵工作站,先後任中央軍委日文工作科科長、18集團軍總部新聞台台長,負責組建晉魯豫抗日根據地技偵工作。1944年隨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挺進中原,任南下支隊副參謀長,1945年10月任鄂北軍區第三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鄒畢兆歷任三五九旅特務團團長、鄂西北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江漢軍區京鍾指揮部指揮長、“天京潛”中心指揮部指揮長。新中國成立後,鄒畢兆歷任邵陽軍分區第一任司令員,南京軍事學院戰役教授會教員,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安徽省工交部副部長、科委副主任,邵陽地委副書記、地革委副主任,湖南省電子工業局副局長,國防工業辦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在邵陽軍分區任司令員期間,兼任邵陽地區剿匪指揮部副總指揮長,在武岡、龍山、板子山坐鎮8個多月,親臨前線指揮參剿部隊萬餘人和“軍民幹部聯合武工隊員”協同作戰,共剿滅土匪50餘股3萬多人,活捉大匪首陳光中,煙薰惡匪張雲卿,智降著匪鄧耀楚,徹底肅清匪患,結束了邵陽土匪橫行的歷史,鞏固了新生政權。1983年12月按副省長級待遇離休。1999年12月23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4歲。 [2] 

鄒畢兆個人榮譽

1933年周恩來副主席親手授予他“紅星勳章”。
1934年10月隨王震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中成功截獲破譯敵方無數密電碼,被稱為破譯工作“三傑”之一。
1955年9月鄒畢兆被授予大校軍銜,後經中央軍委晉升為準軍級,並授予二級獨立自由獎章、二級解放獎章和二級“八一”獎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