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樹仁

鎖定
鄒樹仁 (大樹):天津人 愛好京劇。表演以魔術和戲法為主。現定居北京 ,自幼學習魔術,快板相聲。都説天津有曲藝之鄉的美譽,他就是一個典型的曲藝痴迷者。早期在天津地區學藝演出。 [1]  2004年進京,成為一個老北漂。2011年3月拜師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華。
中文名
鄒樹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魔術師
出生地
天津
愛    好
京劇

鄒樹仁個人經歷

鄒樹仁,天津人,曾在天津河西區副食商店任經理,經營糕點。自幼就是曲藝的痴迷者。1979年正式拜天津魔術大師崔恩午為師。從此便開啓了他的人生演藝之路,在天津很多老一輩魔術和相聲藝術家都曾指導和提攜過他,如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等並與他們接下深厚友誼。在這一時期使他快速成長,天津各個大小劇場和演出場地都出現了他的演出。其間在天津還結識了一幫圈內好友,如著名快板書表演藝術家李少傑(李潤傑之子)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趙津生,相聲演員楊威(楊少華長子)著名京劇演員康萬生,古採大師馬國良等等。私底下他們是好友,舞台上他們搭檔演出。2004年經相聲藝術家楊進明推薦進京。曾多次在北京市歌劇院演出,應邀到日本、法國慰問演出。2009年在天津舉行隆重的收徒儀式,一共收了全國各地曾祥偉 鍾俊峯 周慧勇等七個徒弟。
2009年天津收徒
2009年天津收徒(3張)
2010年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新視聽》 [2]  欄目的錄製和相聲藝術家楊進明合作演出《古彩戲法》受到觀眾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2011年11月和著名相聲藝術家楊進明搭檔參加河南電視台大型魔術秀《魔亦有道》 [3]  欄目。現場在表演中國古彩戲法時搭檔著名相聲演員楊進明在節目中,這兩位互不服氣,爭吵不斷,互相揭底。在鄒樹仁表演墨汁變清水等魔術時,楊進明總是在旁邊搗亂,拆穿魔術。但鄒樹仁仍氣定神閒,最終贏得一片叫好。並獲“人氣王”稱號。 [4-5]  2012年3月拜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華為師。(侯耀華,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弟弟是侯耀文,在相聲界都是鼎鼎大名,侯耀華也是通過相聲為大家所熟知。)同年和師傅侯耀華,楊進明參加京津滬三大衞視聯合錄製的《笑動2008》 [6]  欄目。 現在他出了平時受邀參加欄目錄制和演出外外,將跟多的時間致力於中國古彩戲法的研究和傳承。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跟多的徒弟和他一起將魔術和中國古採戲法發揚光大。

鄒樹仁人物評價

中央電視台 中央電視台
《魯南在線—棗莊晚報》 [7]  觀看鄒樹仁的魔術,是一種藝術享受,他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古典戲法的傳統,其戲法藝術根植於人民之中,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他説:“中國的古典戲法”目前幾乎失傳, 要説“相聲”還是從古典戲法演變過來的,古代的戲法那是帶語言的,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的藝術,也是專供皇上玩樂助興的。戲法,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戲法,一種是小戲法,大戲法也稱之為“落活”,大戲法的表演很是精彩,一個人身穿長袍,用毯一蒙,能變出很多的東西,像帶水的,帶火的,天上飛的,地下跑的,草裏蹦的,吃的用的,叫人明知東西帶在身上,可就是不知道怎麼帶着的,火帶在身上着不了,水帶在身上灑不了, 還能變的來去自如,等等……總之他一個人變出來的東西,擺在台上,幾個人都拿不走,小戲法就不同了,小戲法是看手上的功夫,手頭得快,一幫人圍着看,在他手裏的東西變的來去自如,看不出破綻,像什麼“仙人摘豆”、“三仙歸洞”、“金錢抱柱”、“空盒變煙”、“巧變雞蛋”、“平地砸杯”、“木棍自立”等,以上這些戲法都是中國的老藝人們在實踐中研究出來並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的一些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就連外國的魔術,其中有很多表演形式和套路,都是來源於中國古典戲法中的一些要素,具有很高的科學性。鄒樹仁先生在棗莊的演出,引起轟動,我們看到他身穿長袍,一崴一崴地走上台來,一會變出一個大罈子,一會變出一個大缸,都是真材實料,觀眾明明知道那些東西在他身上,但那麼重的玩藝他怎樣隱藏,又怎樣變出變沒了呢?這叫“大件身上帶,小戲法手快”。鄒樹仁告訴記者,這種古典戲法正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塊中華民族藝術之林中的瑰寶源遠流長,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