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鄂紅絲線

鎖定
鄂紅絲線(Lycianthes hupehensis (Bitter) C. Y. Wu & S. C. Huang) 是茄科紅絲線屬灌木或亞灌木,小枝綠色,被短而微小的平伏的單毛。上部的葉假雙生,大小不相等,大葉片長橢圓狀斜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到葉柄而成窄翅。先端鈍,基部圓形到葉柄處驟窄而下延,兩側稍不相等;兩種葉全為膜質,全緣,上面綠色(干時呈暗褐色),密被極小的短尖毛,下面灰綠色,頂端具突尖頭,外面具緊貼的宿萼,萼杯形,外面的毛被與果柄的相同,種子多數,近三角形,水平壓扁,淡黃色。花期秋季,產湖北、四川、貴州。 [1] 
中文名
鄂紅絲線
拉丁學名
Lycianthes hupehensis (Bitter) C. Y. Wu & S. C. Hu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茄目
茄科
紅絲線屬
鄂紅絲線

鄂紅絲線形態特徵

鄂紅絲線 鄂紅絲線 [2]
灌木或亞灌木,高約1-2米,小枝綠色,被短而微小的平伏的單毛。上部的葉假雙生,大小不相等,大葉片長橢圓狀斜披針形,長7-10釐米,寬3.3-4.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到葉柄而成窄翅;小葉片近卵形,長3-4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鈍,基部圓形到葉柄處驟窄而下延,兩側稍不相等;兩種葉全為膜質,全緣,上面綠色(干時呈暗褐色),密被極小的短尖毛,下面灰綠色,側脈每邊7-8條,與中脈均在下面凸出。花序無柄,通常2-4花着生於葉腋內,花梗長1-1.5釐米,被有與小枝相同的毛被,但較之長而稀疏;萼杯狀,長約4毫米,直徑約3毫米,外面被有與花梗相同的毛被,萼齒10,鑽狀線形,長約1.5毫米,內、外的毛被均與萼筒外面的相同;花冠紫藍色,直徑約1.2毫米,頂端深5裂,裂片披針形,約長6毫米,寬2.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花冠筒隱於萼內,長約1.5毫米,冠檐長約7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花絲長約0.5毫米,花葯長圓狀卵形,約長3毫米,寬1毫米,被微柔毛,先端稍尖,基部心形,頂孔向內;子房長圓形,約長1.5毫米,寬0.9毫米,光滑,花柱纖細,長約,8毫米,柱頭頭狀。果柄長約1.2-1.6釐米,被微小平伏的單毛。漿果紅色,球狀,直徑約5-7毫米,頂端具突尖頭,外面具緊貼的宿萼,萼杯形,外面的毛被與果柄的相同,萼齒長約2-2.5毫米。種子多數,近三角形,水平壓扁,長約2-1.5毫米,寬約1.5-1毫米,淡黃色。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1] 

鄂紅絲線生長環境

鄂紅絲線生長於海拔550-1200米的路邊或林下。 [1] 

鄂紅絲線分佈範圍

鄂紅絲線產自湖北、四川、貴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