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郿塢

(北宋蘇軾詩作)

鎖定
《郿塢》是北宋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作者以董卓的口吻描述了他自以為得意的兩件事:衣中套甲和築塢藏金。後兩句急轉,作者以極其辛辣的筆鋒挖苦了他非但不能善終,死後還被人用身上的脂油點燃作燈,與一般的“英雄”的結局果然大不一樣。反話正説,更顯出作者對董卓的憤恨、鄙夷之情。全詩雖只有二十八字,但其中所表露的意藴和情感卻大起大落,有着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1-2] 
作品名稱
郿塢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    者
蘇軾
出    處
《蘇軾詩集》

郿塢作品原文

郿塢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裏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3] 

郿塢註釋譯文

郿塢詞句註釋

⑴郿塢(méi wù):故址在今陝西眉縣北,為董卓老巢。
⑵衣中甲厚:董卓自知作惡太多,怕人行刺,常在衣內穿厚甲。
⑶憑:依恃。
⑷畢竟:究竟,到底。英雄:指董卓,含諷刺意味。
⑸“臍脂”句:董卓被殺後,被拋屍示眾。當時天熱,其屍體肥碩,脂肪流於地上。守屍的士卒在他肚臍上點火照明,數日不滅 [3] 

郿塢白話譯文

衣中裹厚甲行走何所畏懼,憑塢藏金糧可以退居故里。
到底是英雄豪傑誰能比上,肚臍中脂肪燃火明燈難比 [4] 

郿塢創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二月,作者初任鳳翔(今屬陝西)府籤判時,受命到所屬郿縣等地減決囚禁事宜時,經過郿塢,想起東漢末年董卓的種種劣跡,寫了這首詩,給這個殘暴的歷史人物以辛辣的嘲諷 [5-6] 

郿塢作品鑑賞

郿塢文學賞析

《郿塢》是一首諷刺性很強的詩。詩人以勾魂攝魄的筆法,詼諧幽默的語氣,生動滑稽的場面,對歷史人物董卓的可恥下場,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嘲笑。
用一首小詩刻畫一個歷史人物的面貌,並對其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這對一般詩人來説難度很大,但在蘇軾的筆下卻能因難見巧,難中見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詩的主題思想集中突出。詩人準確地抓住董卓這個歷史人物的本質特徵,進行入木三分的刻畫。詩中對董卓的描寫,都是董卓的本質特徵的表現。
二是選材精當。詩人沒有泛泛地去寫董卓的所作所為,也沒有寫眾人皆知的某件慘案,而是選擇了董卓生前的兩個生活片斷和死後的一個場面,使人們對這個所謂的“英雄”的木來面目看得一清二楚:這個惡貫滿盈的元兇也有陳屍示眾、臍脂自照的下場。
三是表現手法巧妙。詩人沒有從董卓的殘暴無情或貌似強大的一面着筆,而是從董卓的虛弱、恐懼、怕死一聞落筆,説眀他儘管猖獗一時,但他害怕人民的力量,他的內心是驚恐的、顫抖的。因為“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規律,是任何作惡多端者無法抗拒的。從全詩的語氣看,似乎不是揭露式的,而是寬慰式的;似乎不是否定了它,而是肯定了它;似乎不是人在為董卓畫像,而是董卓自己在給自已畫像。這種反話正説的表達方式,正是諷刺手法的巧妙運用,它比那種直接地、正面地進行諷刺挖苦更耐人尋味 [7] 

郿塢名家點評

清·紀昀《紀評蘇詩》:太涉輕薄,便入晚唐五代惡趣中 [8] 

郿塢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9] 
參考資料
  • 1.    張浩遜,孫祖潔,過偉忠編著,古小詩精華,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01,第120-121頁
  • 2.    閆曉東注析,蘇軾詩文選,南海出版公司,2011.05,第4-5頁
  • 3.    嶽希仁編著,古代詠史詩精選點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第181頁
  • 4.    劉自獻主編,蘇軾遊覽詩註譯,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02,第65-66頁
  • 5.    葛傑,倉陽卿選注,千家絕句,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11,第392-393頁
  • 6.    姚立巖等編注,歷代絕句選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08,第249-251頁
  • 7.    殷光熹著,宋詩名篇賞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03,第122-124頁
  • 8.    陶文鵬,鄭園編選,蘇軾集,鳳凰出版社,2006.11,第10-11頁
  • 9.    思履主編,國學知識大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04,第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