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郵票志號

鎖定
志號是郵票的順序編號,是郵票發行情況的記錄。中國早期郵票上是沒有志號的,要想知道一套郵票的發行年代和全套枚數,都要查閲郵票目錄,很不方便。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開始,就把志號印在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的底邊位置上。在隨後的幾十年了,雖然郵票志號的形式幾經變化(文革時期曾一度中斷),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在郵票上使用志號的方法,是世界郵票史上的一個創舉,成為新中國郵票的顯著特徵之一,得到了各國集郵者的廣泛讚許。部分國家也相繼仿效,在郵票上添加了志號。
中文名
郵票志號
屬    性
票種、發行年份、套號、枚號
性    質
各國集郵者的讚許
特    徵
相繼在郵票上印了志號
指印在郵票底邊上的編號,一般表示票種、發行年份、套號、枚號。
在郵票上印刷郵票志號後,在中國人民志號,是新中國郵票的一大特色。新中國成立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上,開始印刷郵票志號。如1950年7月1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4.4-1”,其中“紀4”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4套,“4-1”表示這套郵票共4枚,本枚是第1枚;在郵票底部右邊印有“(23)”,表示本枚郵票是紀念郵票中的第23枚。從第16套紀念郵票“抗日戰爭十五週年紀念”開始,在郵票底部右邊又加印了發行年代(在總編號右側)。特種郵票的表示法與紀念郵票相同,只是將“紀”字改為“特”字。 從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發行的郵票取消了這種志號,但在主張郵票邊紙上有編號,稱為“文”字郵票。
從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發行的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又印上新編的連續號,每種郵票編一個號,從1編至95。如1970年8月1日發行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郵票,底都左邊印的“(1)”是連續編號,底都右邊印的”1970”是發行年份從1974年5月開始郵票編號又使用“J”表示紀念郵票,“T”表示特種郵票。如1974年5月15日發行的“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週年紀念”郵票,底都左邊印有“J1.(3-1)”,真中“J”是表示紀念郵票,“1”是第1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這是其中第1枚。郵票底都右邊印有“1974”,是印製年份。從1972年又改革了郵票志號的編號辦法。每年發行的紀、特郵票按年度統一編排順序號。如“壬申年”郵票是1992年發行的第1套郵票,共2枚,屬於特種郵票。第1枚(面值20分)郵票底部左邊印有“1992-1”,右邊印有“(2-1)T”;第2枚(面值50分)郵票底部左邊印有“1992-1”,右邊印有“(2-2)T”。郵票底部左邊為發行年份及套票的順序號,右邊括號內表示這套郵票的數和本枚是第幾枚;“T”表示特種郵票。如1974年5月15日發行的“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週年紀念”郵票,底都左邊印有“J1.(3-1)”,真中“J”是表示紀念郵票,“1”是第1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這是其中第1枚。郵票底都右邊印有“1974”,是印製年份。從1992年又改革了郵票志號的編號辦法。每年發行的紀、特郵票按年度統一編排順序號。如“壬申年”郵票是1992年發行的第1套郵票,共2枚,屬於特種郵票。第1枚(面值20分)郵票底部左邊印有“1992-1”,右邊印有“(2-1)T”;第2枚(面值50分)郵票底部左邊印有“1992-1”,右邊印有“(2-2)T”。郵票底部左邊為發行年份及套票的順序號,右邊括號內表示這套郵票的枚數和本枚是第幾枚;“T”表示特種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