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筠

(清代著名女詩人)

鎖定
郭筠(1847—1916),字誦芳,兩淮鹽運使郭霈霖(1809-1859)之女。 [3]  自署書齋名曰“藝芳館”,故晚號藝芳老人。她是曾國藩次子曾紀鴻的夫人,翰林才子曾廣鈞之母,由於丈夫曾紀鴻及夫兄曾紀澤都逝世過早,年輕守寡的郭筠成了富厚堂的女主人。她毅然擔負起親課兒曹的重任,成效可觀。她人品、才學兼優,詩、文皆工,嘗與子女唱和,著《藝芳館詩稿》行世,為近代有名的女詩人之一。 [1] 
誦芳
藝芳老人
所處時代
道光年間
出生地
蘄水
出生日期
1847年
逝世日期
1916年
主要作品
《藝芳館詩稿》
本    名
郭筠

目錄

郭筠生平事蹟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五月十三日生於北京。年僅一歲,即由父親與曾國藩訂為娃娃親,許配給剛出生的曾紀鴻為妻。她幼承家訓,致力儒學。同治五年(1866)19歲成婚後,又在曾國藩的親自指點下,通讀《十三經注疏》、《御批通鑑》等書,成為當時名噪京華的才女。
光緒七年(1881)三月,曾紀鴻在京英年早逝,34歲的郭筠攜着四子一女從北京回到湖南,一直住在荷葉富厚堂。其時,曾紀澤遠使英國,郭筠長子廣鈞(重伯)才15歲,富厚堂全由她主家。她在富厚堂建有“藝芳館”書齋,一生苦苦護持“芳記”藏書樓。該樓在曾紀鴻充實經、史、子、集、天文、算術等書的基礎上,她又充之以醫、卜、墾相之書,藏書達2萬冊之多。
郭筠喪夫後,將一切希望寄託在兒孫身上,欲將滿腹才學傳授給他們。兒子們長大成人離開以後,又在男女孫輩中每房留一年長者從小帶在身邊,親自督教,教習《千字文》、《詩經》等書。清末民初,曾紀澤曾紀鴻兩房子孫聚居於富厚堂,曾家一切事務皆賴郭筠操持。她秉承先人家訓,是曾國藩家教思想的具體實施者,告誡子孫不灑紈絝氣習,力求自立自強。她思想開明,尊重孫曾寶蓀的選擇,得以不纏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她在富厚堂改革家館教育,聘請外籍人士教習外文,要求男生習體操,女生習繪畫等。她還手書家訓《曾氏富厚堂日程》,提出子孫不論男女皆應習一樣手藝;皆應有獨自出遠門之才識;皆應知儉樸,人人自立帳簿,每月所入必要敷出,寫算不錯;皆應俠義成性,不得行為有虧;皆應抱至公無私心腸。所生四子一女,後來均有所成,孫輩男女也大多成為馳名中外的學者,這與其教育薰陶有密切關係。她能詩善文,有 《藝芳館詩鈔》傳世。
民國5年(1916年)農曆三月十二日,郭筠病逝於富厚堂,終於69歲。民國6年,曾寶蓀為紀念祖母對自己“甘聿之教”,將在長沙創辦的女子中學取名為“藝芳女校”。《雙峯縣誌》、《婁底市志》均立有傳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