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桂琴

鎖定
郭桂琴(1922年-1938年10月20日),黑龍江省勃利縣人。1936年春,因家貧難得温飽和不堪“亡國奴”之苦,她決然剪掉髮辮投奔抗聯五軍。1938年春,經人介紹,與教導團分隊長馮文禮定婚。1938年7月隨軍西征。10月隨西征部隊返回刁翎根據地。20日凌晨,她與其他7名女戰友在掩護部隊突圍後,因彈盡,一起投入烏斯渾河,壯烈殉國,時年16歲。 [1] 
中文名
郭桂琴
國    籍
中國
籍    貫
黑龍江省勃利縣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1938年10月20日
性    別

郭桂琴人物生平

郭桂琴,戰士,1922年生於黑龍江省勃利縣,長女,乳名菊花,身高1米55左右,瓜籽臉,長得俊秀,天真活潑,能歌善舞,舉止大方。母親雷氏(是雷家長女),再次生育時病故,她便寄養在林口縣刁翎鎮四合村四合屯的姥爺雷春喜家,由外祖母(王氏)撫養長大。 [2] 
1936年春,因家貧難得温飽和不堪“亡國奴”之苦,她決然剪掉髮辮投奔抗聯5軍。因四合村是抗聯“堡壘村”,在日寇“並村”製造無人區時將村莊燒燬。 [2] 
1938年春,經人介紹,與教導團分隊長馮文禮定婚。 [2] 
1938年7月隨軍西征。10月隨西征部隊返回刁翎根據地,19日晚露宿於三家子村西北的烏斯渾河(滿語意為“兇猛暴烈的河)西岸老道口附近的谷地之中。 [2] 
是夜,部隊被日偽軍發現。20日凌晨,8位女戰友等9人慾渡河時戰鬥打響,她與其他7名女戰友在掩護部隊突圍後,因彈盡,一起投入波濤滾滾的烏斯渾河,壯烈殉國。時年16歲。 [2] 

郭桂琴後世紀念

“八女投江”紀念碑 “八女投江”紀念碑
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坐落在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西北的烏斯渾河東岸、小關門嘴子西山坡。紀念館由室內陳列區和室外展區組成。紀念館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室內陳列區總面積1600平方米,可供500人同時參觀學習,接受教育。2011年9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展館的外形設計別具匠心,外形中部凸起,兩側呈波浪狀展開,這一設計象徵着八位女英雄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捨生取義,投入波濤洶湧的烏斯渾河的英雄形象,同時也象徵着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3] 
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於2010年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被省委命名為第一批黑龍江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4年9月1日,入選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7年,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命名為第四批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併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