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柯

(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編劇)

鎖定
郭柯(Guo Ke),1980年9月18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編劇,畢業於四川省藝校表演系、香港“巨採”藝員培訓班。
2008年,執導驚悚懸疑短片《二靈八》,從而開啓了他的導演生涯 [1]  。2012年,完成了紀錄短片《三十二》 [2]  。2014年,執導紀錄片《二十二 [3]  。2016年,憑藉紀錄片《三十二》入圍足榮村方言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4]  。2017年,獲得女性傳媒大獎年度男性榜樣獎 [5]  。2018年,執導紀錄片《小天》 [6] 
中文名
郭柯
外文名
Guo Ke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
出生日期
1980年9月18日
星    座
處女座
血    型
A型
畢業院校
四川省藝校
職    業
導演、編劇
代表作品
三十二
二十二
主要成就
2016年足榮村方言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7年女性傳媒大獎年度男性榜樣獎

郭柯人物經歷

郭柯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幼年時父母離異,他是被奶奶帶大的。郭柯小學就讀於涼水井小學,初中就讀於成都第15中學。上初中時,由於成績不佳、曠課、打羣架等,他經常被老師和學校教導處主任請家長。
郭柯
郭柯(9張)
高中畢業時,成績平平的郭柯,選擇了對分數要求不太高的影視表演專業,就此與電影結緣 [7]  。1998年,進入由香港演員方剛成立的“巨採”藝員培訓班;同年,以演職員身份參與現代情感劇《浪卷紅塵》的全程拍攝與後期製作,這也讓他初步瞭解了電視劇的製作環節與流程。
2002年,郭柯去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但沒有被錄取,便開始在劇組打零工,期間他做過演員助理、替身等工作,後來為了生計做了副導演 [8]  。2004年,擔任懸疑電影《密情追蹤》的副導演。2008年,執導驚悚懸疑短片《二靈八》,這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1] 
2012年,郭柯偶然讀到一篇名為《世界上唯一公開身份慰安婦:兒子至今未婚》的文章,受到了觸動,並找到文章中的韋紹蘭老人,記錄下她的生活狀態,從而完成了紀錄短片《三十二 [2] 
2014年,執導紀錄片《二十二》,該片講述的是22位老人晚年的生活狀態 [3]  ,於2017年8月14日在中國內地公映,上映10天取得了1.5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成為國內首部票房破億元的國產紀錄片 [9]  ,並獲得了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 [10]  、第3屆德國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多個獎項 [11] 
2016年11月,憑藉紀錄片《三十二》入圍足榮村方言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4]  。2017年12月11日,獲得女性傳媒大獎年度男性榜樣獎 [5] 
2018年2月,參加愛奇藝觀點分享類節目《奇葩大會第二季 [12]  ;同年,執導紀錄片《小天》,該片講述了90後女孩劉小天大學畢業後在美國從事音樂治療工作的故事 [6] 
2023年4月2日,執導的作品《來日可期》上線 [20]  。6月15日,執導的電影《來日皆方長》上映。 [21-22] 

郭柯個人生活

2019年9月19日,郭柯在微博曬出結婚照,宣佈結婚喜訊。 [13] 

郭柯主要作品

郭柯導演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類型
2023年
《來日可期》 [20] 

2008年
《二靈八》
短片
2013年
《三十二》
紀錄片
2017年
《二十二》
2018年
《小天》

郭柯編劇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類型
2013年
《三十二》
紀錄片

郭柯剪輯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類型
2017年
《二十二》
紀錄片

郭柯副導演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類型
2004年
《密情追蹤》
電影

郭柯參演電視劇

郭柯社會活動

2012年,郭柯開始關注慰安婦問題,相繼拍攝紀錄片《三十二》和《二十二》,並將電影所得收益全部捐入慰安婦的歷史研究和資助中 [5] 
2018年1月31日,入選《中國慈善家》“2017中國慈善名人榜TOP30” [14] 

郭柯獲獎記錄

綜合類獎項
  • 2017-12-11    女性傳媒大獎年度男性榜樣獎[5]     (獲獎)    
導演類獎項
  • 2016-11-01    足榮村方言電影節最佳導演獎[4]     《三十二》    (提名)    

郭柯人物評價

郭柯是活在“人性”裏的一個温暖的人,也是一個習慣與浮華盛世保持距離的人。無論是紀錄片折射出的視角,還是在生活中,年過三十卻已“不惑”,這也是他給人的一種感覺 [15]  (網易評)
郭柯雖然外表壯實,但內心卻無比柔軟 [7]  。在拍攝紀錄片《二十二》時,郭柯採用了一種沉靜而審慎的表現手法,是出於對倖存者和她們過往經歷的尊重 [16]  ,他用温暖的鏡頭,讓大家看到了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女性逐漸歸於平靜的晚年生活 [17]  ,而他的處理手法則更為高明,對於這羣老人來説,他的拍攝才是真正温情的、温柔的、人性化的 [18]  ;在整部電影的拍攝和製作過程中,郭柯沒有用劇情電影導演的本能去積累矛盾衝突,引發激烈情感,而是將鏡頭放長,客觀、人性、平實的捕捉老人的生活狀態,而這樣的拍攝手法也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和抨擊 [19]  (《華西都市報》、《華盛頓郵報》、人民網、《新即墨報》、騰訊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