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松元

鎖定
郭松元,1941年2月22日出生,湖南省隆回縣人。筆名白竹村、元君等。瀟湘電影製片廠二級編劇。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曾任理事)。 [1] 
中文名
郭松元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1年2月22日
出生地
湖南省隆回縣

郭松元主要經歷

1960年至1964年在47軍軍部當通訊兵。1964年至1970年在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就讀結業,1970年分配至湖南西洞庭湖農場勞動鍛鍊。1972年至1976年供職於湖南省革委會文化組,1976年調至瀟湘電影製片廠文學部從事專業創作至今。曾任文學部副主任、主任。

郭松元主要著作

先後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部分與人合作)《有眼不識泰山》、《湘妃竹》、《羿之死》、《葫蘆晃悠悠》、《一代名將》、《神秘的女人》等11部,由電影製片廠拍攝或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其中《羿之死》獲省優秀電影文學劇本獎。《秋天的失落》、《路也長、情也長》等5部20集電視文學劇本已投拍、播放。
發表了《閤家》、《母親》、《塵土》、《停產之後》等12篇中、短篇小説。

郭松元作品簡介

神秘的女人 (1988)故事梗概
本片取材於測繪戰士王向榮的親身經歷。
1953年冬季,我們部隊從朝鮮戰場回來,駐紮在北方某地。一天,我自己去 [2]  深山搞軍事測繪,看見天快黑了,決定找個地方住一宿。我沿小路走到山坳裏的茅屋前,向懷抱嬰兒的女人説明要求借宿,她不情願地答應了。夜晚,我在院子的草棚裏睡得香甜。忽然院門發出的聲響使我驚醒。我慌忙躲到柴禾後面。這時,一個老頭走進院子。他用油燈照遍各個角落,確信沒有其他人,然後進屋和女人説了一會"悄悄話"就走了。我憑直覺感到事情有些蹊蹺。我聽見屋裏"啪"的一聲響,急忙跑進屋,女人已懸樑上吊。我把她放下來抱到炕上,搶救過來。她甦醒後抱怨我不該救她。她漢子回來了,看見我站在女人的炕邊,不容解釋舉起扁擔向我打來。女人制止住漢子並講了事情的經過。漢子馬上給我跪下。清晨,我告別他倆上了路。但我感覺到那女人可能有危險,沒有多遠就停下來,用望遠鏡觀察茅屋的情況。漢子朝我這裏走來,我攔住他並再三追問,漢子方講出與女人相識的經過。漢子16歲那年,全家老少被日軍殺害,從此他來到深山裏生活。兩年前,女人也來到這裏,他們就結為夫妻,去年還有了女兒仙花。我把自己的疑慮告訴了漢子,並和漢子一塊回到茅屋。女人終於告訴我,6年前,她是東京有名的玫瑰花,還念過大學。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父親學的是防疫學,1944年前跟隨日軍來到中國,後來就失蹤了,昨晚來的老頭是父親以前的同事鐵男,他告訴女人,父親被中國人殺害了。為了復仇,她參加了他們的組織,被派到中國執行任務。到中國後才知道,她父親是因反對731部隊搞細菌戰被秘密處死。因此,她不願意跟他們幹,才逃到深山。誰知他們還是找到了她。漢子得知女人竟是日本特務,恨不得將女人打死。女人眼含淚花對漢子説:"我對不起你,我不該騙你,可我沒有惡意。"女人被民兵帶走接受改造。30年過去了,我舊地重遊。我從仙花那裏聽説,女人已去世,漢子仍在深山陪伴着女人的亡靈。
葫蘆晃悠悠 (1986)故事梗概
在湖南西部一個偏僻茶鄉里,一棟古樸的木式結構的吊腳樓掩映在茂林修竹中。那寬敞的堂屋門頂上懸掛着清乾隆皇帝御賜的一塊"茶王世家"金匾。"茶王世家"的傳人老茶王顧永發潛心繼承祖業,以祖傳絕技製出了名茶"早春銀針",暢銷海內外。顧永發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成天腰間掛個酒葫蘆,晃晃悠悠,美滋滋的。他一心獨佔茶王寶座因而拒絕將茶技教給任何人。又是一個豐收年,茶王滿心以為自己的"早春銀針"與往年一樣奪魁。不料縣良茶培訓班的青年技術員文天寶培育出了更佳品種,被評為一級特等,奪走了第一把交椅。茶王氣急敗壞,和收購站品茶的八級師傅大吵大鬧,砸了酒葫蘆還摘下了"茶王世家"的金匾。顧永發決心東山再起,他苦思冥想,有意想把文天寶招作上門女婿,使"茶王世家"的金匾在顧家重新掛起。可他沒想到文天寶是個跛子,心裏含糊了,顧大嬸和女兒春姑也是一臉不悦。然而茶王又怕別人把文天寶搶去,只得硬着頭皮將文接到家中。天寶到顧家後,白天在苗圃教春姑用科學方法育苗,晚上在燈下專心讀書,為顧家培育出了茁壯的新品種,也博得了春姑的好感。看到女兒態度的轉變,茶王大為不快,執意不向天寶傳技。同時,他感到留下天寶遲早是麻煩,便趁鄰村請天寶去培訓班之機,迫不及待地將他辭掉。不久,顧家苗圃的茶苗葳萎了,這可急壞了茶王,只得親自出馬去請文天寶。他來到鄰村培訓班,見文天寶正在木屋樓下給青年們講課,便悄悄躲到破樓上去偷聽。偏偏腰上的葫蘆不幫忙,吊到樓板上晃晃悠悠,逗得樓下的青年們一陣鬨笑。茶王屢受折騰窘態百出,可腦筋終於開了竅,愉快地收下了八級師傅送來的女婿文天寶……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