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乾

(明代官員)

鎖定
郭乾(1511-1581年),字孟陽,號一泉,北直隸任丘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明朝大臣。嘉靖十七年(1538),中進士,授兵部主事,歷任兵部員外郎、兵部郎中。出任河南衞輝知府、潞安兵備副使、山西按察司使、浙江右參政,遷浙江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陝西左布政使。嘉靖三十八年四月,擢右副都御史、陝西巡撫。嘉靖末年,累遷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事,累遷南京户部尚書。明穆宗即位,入為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反對宣大總督王崇古、首輔高拱、輔臣張居正等力主的俺答汗通貢互市。隆慶五年(1571),年老致仕。
萬曆九年(1581),去世,時年七十一歲,追贈太子太保。
本    名
郭乾
孟陽
一泉
出生日期
1511年
逝世日期
1581年
籍    貫
北直隸任丘
官    職
兵部尚書

目錄

郭乾人物簡介

郭乾,字孟陽,號一泉。嘉靖兵部尚書。其先祖太原郭氏,遷居於今天的河北省任丘市北辛莊一帶,後定居盧各莊。

郭乾生平

郭乾生而聰穎,少時孤貧,刻苦讀書。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領鄉薦為舉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進士。歷任工部主事、郎中,後外調河南衞輝知府。在任期間,清正廉敏,善斷獄案,郡人愛之,立生祠。由於政績突出,不斷升遷。歷潞安兵備副使、山西按察司副使、浙江右參政。在浙江時恰值倭寇內擾,總督胡宗憲統兵數十萬平亂,“督餉甚急”。郭乾負責軍餉供應,“轉輸及時”。倭寇平息後,郭乾受到銀幣賞賜,晉升為浙江按察使。他審斷獄案公正明白,合情合法,受到士民稱頌。升任江西右布政使,再改陝西左布政使。嘉靖三十八年四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在巡撫任上,他嚴格約束部屬,經考核落實,罷去貪墨屬吏數人。從此,“自監司守令,莫不持身若冰玉”,嘉靖三十九年奉命“以原官總督三邊”。按篆後,他大刀闊斧地整頓邊備,裁四鎮冗費、懲貪官、明賞罰、振廢弛,勵精圖治,軍威大振。又實行“聯防制”,一處有警報,各處支援,使敵不敢進犯,“竄伏遠去”。嘉靖四十二年三月以三品考績加兵部左侍郎銜。不久又因岔道戰功,受到朝廷“賜銀幣”的獎賞。
蒙古人侵固原,朝中大臣會議,因郭乾在西部邊陲素有威望,四月,命郭乾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身份,到固原督軍務。郭乾受命後緊急奔赴前敵,前線的舊部屬聽説郭乾來監督軍,“皆秣馬枕戈鼓舞相慶”。大創敵兵,捷報傳至京城,朝廷對郭乾“蔭賜有加”,嘉靖四十五年四月晉封為南京兵部尚書。嘉靖四十九年(公元1560年),南京發生兵變,郭乾恩威並用“優其糧餉,飭以軍法”,兵變很快平息。後又改任南京户部尚書。隆慶元年四月,改任北京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他上任後嚴禁賄賂。邊關將吏自大帥至參將、遊擊的任用,考核均與負責掌管的司曹同議。
俺答通議起,宣大總督王崇古、首輔高拱、輔臣張居正等力主通貢互市。后王崇古又上奏朝庭,建議封賞蒙古俺答汗等人。在朝庭議論時,郭乾與廷議相悖。最後皇帝批准了王崇古的奏章,詔封俺答為順義王。郭乾因此憂鬱成病,經三次上疏辭職,才準其歸養,於隆慶五年(1571)三月十六日致仕。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郭乾卒於家。皇帝接訃告後,下令輟朝一日,以示哀悼,並按規定賜祭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