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郅,漢語二級字 [3]  讀作郅(zhì ),最,極:郅治(治理得極好),郅隆(昌盛)。
中文名
拼    音
zhì
部    首
五    筆
GCFB
鄭    碼
HBY
粵    語
zat6
釋    義
最,極
注    音
ㄓˋ
U
90C5
GBK
DBA4
筆畫數
8
筆順編號
15412152

音韻參考

[廣 韻]:之日切,入5質,zhi,臻開三入眞A章

詳細釋義

(1) 最,極:如郅隆(昌盛,隆盛);郅偈(高聳矗立的樣子);郅治(最完善的政治。也指太平盛世)
(2) 姓。郅都,西漢時期河東郡楊縣(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人;郅家寨,河北省邯鄲永年縣的一個村莊,村中大多姓郅。由於該姓氏少見,衍生出“智”“至”等姓。
(3)郅,鬱郅(yùzhì),古縣名 [Yuzhi county] 北地鬱致縣,在今甘肅省慶陽縣境 。
(4) 郅 通“至。”
文言出處;
北地鬱致縣。從邑,至聲。——《説文

古籍解釋

廣韻》職日切《集韻》《韻會》《正韻》之日切,𠀤音質。《廣韻》鬱郅,古縣名。
《集韻》至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文王攺制,爰周郅隆。《注》言文王攺制,及周而大盛也。
《正韻》登也。《揚子·方言》魯、衞謂登曰郅。
姓。前漢郅都,後漢郅惲
《集韻》陟慄切,音秷。義同。
《集韻》激質切,音秸。郅偈,竿槓之狀。《揚雄·甘泉賦》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