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邱樹森

鎖定
邱樹森(1937年7月4日-2019年11月20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59年從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1963年從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旋即留校任教。1984至1988年任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1986年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同時擔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小組成員。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卷》元史分冊副主編,此外擔任《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史卷》、《中國元史大辭典》、《中國曆代職官辭典》、《中國曆代名人辭典》主編。著有《中國回族史》、《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回族文化志》、《元代文化史探微》、《元代中國少數民族新格局》等。 [1] 
2019年11月20日,邱樹森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83歲。 [2] 
中文名
邱樹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7年8月14日
逝世日期
2019年11月20日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出生地
江蘇省蘇州市
代表作品
《中國回族史》
《中國少數民族簡史》
《回族文化志》
職    稱
教授

邱樹森人物生平

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旋即考取本系元史專業研究生,從師韓儒林先生,1963年畢業後留校,從事元史教學與研究,側重於元代經濟、文化和農民戰爭史的研究。
1978年被評為講師,1982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84年至1987年,任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
1985年起兼任北方民族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
1978年任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1980年起,歷任元史研究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會長。
1989年任國家民委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9年11月20日6時15分,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邱樹森,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83歲。 [2] 

邱樹森人物軼事

邱樹森邱教授的到來與歷史系招生

1988年4月,原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邱樹森教授攜夫人張軍北上銀川,到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歷史系任教,並很快被學院正式任命為歷史系主任,這在80年代“孔雀東南飛”的大背景下,成為創辦初期的二民院甚至是寧夏高校界備受矚目的一件大事。
實際上,從1984年開始,學院曹仁書記、李增林院長、陳志林副院長等班子成員就在謀劃從西安交大、西北大學、陝西師大、南京大學等名牌高校引進一些專家學者以帶動學院的專業和學科建設。邱教授此前已幾次來學校指導工作,並在1987年初被學院聘為歷史系的兼職系主任。
1985年8月至1986年6月,鄧康寧老師、宋冰和我三人在南京大學進修,就是邱教授為我們聯繫安排的,從進修專業方向的選擇、指導教師的指定、帶本科生的輔導到住宿、吃飯等生活細節,都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足球賽期間,他還和我們一起看比賽,那妙語連珠的評論和手舞足蹈的興奮,讓人感到這位全國知名蒙元史專傢俱有豐富生活情趣的另一面。這一切情景預示着,我們將成為二民院這個大家庭的共同成員。
二民院創辦時,計劃先成立法律、中文、歷史、電子四個系,法律和中文系在1984年當年就實現了招生。歷史系在副主任劉仕儒的帶領下,在師資隊伍的儲備和培養、圖書資料的積累、專業建設及教學文件的制訂等方面,正在做一些準備工作,邱教授的到來將歷史專業的招生推上了日程。他首先抓師資隊伍的佈局與教師專業方向的確定這一關鍵性的工作,將幾年來陸續調入、委培、大學畢業分配而來的大約20餘位教師分成三個教研組:中國史教研組有董維慎、鄧康寧、丁學斌、宋冰、餘志勇、紀振奇、張玉霞等人,世界史教研組有譚以智、趙朝、張建人、張廷茂、李延長、魯慎等人,民族史教研組由邱教授領銜,有劉仕儒、何兆吉、李德寬、楊作山、丁萬錄、鍾亞軍等人。這在當時學院各系的師資隊伍中,無論從學歷、職稱、學緣、履歷等各方面來講,堪稱是比較豪華的陣容了。
接下來,邱教授、劉主任、董老師等幾位老教師對我們這些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開始了傳幫帶。他們親自檢查指導我們各門課程的教案、所編寫的教學大綱,並安排我們一一試講,逐個點評。記得我試講《世界上古史》課程時,邱教授在分析了我講課的優缺點之後,還指出了我板書中的一個問題,即世界的“世”字書寫筆畫順序不對,並走上講台示範正確的寫法,其嚴謹作風令人肅然起敬。後來《世界上古史》這門課我講了二十幾年,這件事我經常給我的學生講起。邱教授還經常提醒我們不要把外語丟了,要趁年輕提升自己的學歷。張廷茂老師按照邱教授的教誨不懈努力,先讀博後留學,現在已是暨南大學歷史系的博導,成為國內少有的澳門史專家。
1988年教師節來臨之前,歷史系首屆38名學生如期前來報到,全系二十多位教師與38名同學歡聚一堂舉行開學典禮,邱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以激發和堅定同學們的信心,並將全體教師及其詳細專業信息一一介紹給同學們,會場響起一陣陣的掌聲。幾天後,我們每位老師都收到了同學們精心準備的教師節賀卡,我們內心充滿了當老師的驕傲和自豪! [3] 

邱樹森積極促成歷史學家韓儒林藏書捐贈我院

邱樹森教授調入我院後,積極促成其恩師、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韓儒林先生的部分藏書捐贈我院,這在當時的寧夏學術界乃至全國史學界為擴大二民院的知名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韓先生上世紀30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曾在北師大任職,後到法國留學,師從國際著名漢學家伯希和學習突厥語、波斯語、阿拉伯語等東方語言。40年代回國在中央大學任邊政系主任兼教授,解放後長期在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並出任系主任,1983年因病去世。韓先生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西北民族史和蒙元史專家,是我國最早把傳統考據方法與現代科學方法結合起來的學者之一,培養了陳得芝、邱樹森等一批傑出的史學專家。他與翦伯贊、吳晗、譚其驤等著名史學家一起編繪了《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了《元朝史》,並與翁獨健先生一起創建了中國蒙古史學會和中國元史研究會,晚年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邀,擔任《中亞文明史》編委會副主席。
據邱教授回憶,韓先生一生節儉,酷愛藏書。邱教授調到我院後,把二民院作為一個民族院校並興辦歷史學專業、開展民族史教學與研究的情況,向韓先生的夫人鄭味虛師母進行了詳細介紹,動員她將先生遺書捐贈二民院,以傳承先生奉獻一生的民族史研究事業。鄭先生幾番斟酌,欣然答應。
1988年9月,在二民院歷史系首屆學生入學不久,凝結着韓先生一生心血的這批藏書運抵我院。9月27日,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韓先生長子、南京航空學院自動控制系教授韓朔眺代表全家將藏書目錄交給學院,院黨委書記曹仁同志代表全院師生表示衷心感謝,並向韓朔眺教授頒發了榮譽證書,國家教委高教一司田珏編審和國家民委教育司司長哈炯磊同志專程赴銀參加捐贈儀式。邱教授飽含深情地介紹了韓先生獻身學術、追求卓越的一生及對歷史研究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號召師生學習韓先生“板凳要坐十年冷,不使文章一字空”的學術精神。
韓先生的這批藏書包括先生一生蒐集的蒙古學、突厥學、藏學書籍,中外研究蒙古學、突厥學、藏學的專著,以及各種交叉語言的工具書類、外文類、古代史類書籍,共計2000多冊。其中蒙古史史料最為系統,19世紀英文版的《金帳汗國史》《蒙古史》《布哈拉史》等最為珍貴。韓先生這批藏書捐贈我院,對於推動我國西北民族史和蒙元史的研究工作,提高我院教學科研水平,激勵師生,擴大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社寧夏分社對捐贈儀式發了專稿,《寧夏日報》還在9月30日以《韓儒林藏書捐贈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為題進行了專門報道。 [3] 

邱樹森主持編纂《中國回族大辭典》

邱樹森教授長期擔任中國蒙元史學會秘書長,他在蒙元史、西北民族史領域辛勤耕耘,著述豐厚。調到我院工作後,以他敏鋭的學術目光捕捉到一件意義非凡的學術工程:編纂《中國回族大辭典》。在他看來,寧夏是一個以回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又是國家民委唯一一所設在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高校,我院開設歷史系,肩負着研究回族史的義不容辭的職責,在歷史系學術力量還很薄弱的條件下,學術研究應該先從基礎工程做起。邱教授的倡議得到了國家民委教育司的支持,也受到了有關領導及全國各地專家學者的熱烈響應。在邱教授的廣泛聯絡和精心籌備下,由學院黨委書記曹仁、南開大學著名回族學者楊志玖教授擔任顧問,邱樹森教授任主編,西北第二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學院、蘭州大學、南京大學的教授、學者組成的編委會成立,一項規模宏大的回族學術工程奠基開工了。
《中國回族大辭典》是一部全面反映回族形成和發展、政治活動、社會經濟面貌、文化特點及其成就、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辭書。通過辭書的形式,整理和傳播有關回族的知識,這在學術界還是第一次嘗試,這令歷史系師生興奮不已。在邱教授的引領下,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系裏的許多教師都參與到詞條的收集、詞目釋文和編務工作中,何兆吉、李德寬、餘志勇、丁萬錄、楊作山、呂國安、張軍、沈鳳玲、張玉霞、陳紅梅、朱為鴻、景兆璽等教師包括學生楊青龍、馬靖遠都是這個團隊的成員,大家都在為辭典的工作忙碌着。每天系裏的信箱都彙集到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稿件或印刷品,大家工作交流最多的事也是關於辭典編務方面的情況或信息。記得有兩三年的時間,邱教授每晚都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他講這是他一天中思維最活躍、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大概就是經常這樣夜以繼日地閲讀和書寫,最終導致邱教授在年邁以後患上了很嚴重的眼疾。
經過三年執着而艱辛的努力,《中國回族大辭典》終於在1992年12月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面世。這是回族歷史文化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辭典共收詞目7042條,凡200餘萬字,分族體、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團體、對外關係七大部分,並附錄中國回族史編年、回回人名對音表等五部分相應內容,包羅廣泛,博大精深。辭典的編纂,對於弘揚回族優秀文化、闡明歷史上回族與各民族的關係,鞏固和促進中華各民族人民之間的大團結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對於提升歷史系的科研和教學水平影響深遠。 [3] 

邱樹森生活中的邱教授

從1988年到1993年,邱教授和夫人在歷史系與我們朝夕相處五年多,工作中的邱教授是位不知疲倦、責任心極強的領導,學術上為我們樹立了嚴謹縝密、視野開闊、精進求真的榜樣,生活中的他更是一位和藹可親、令人尊敬的師長。
歷史系的教師大多是剛畢業不久的本科生、碩士生,邱教授除了在工作上對我們盡心指點、嚴格要求之外,生活上對我們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至。記得那時我剛談對象,邱教授十分關心我們的進展情況,詳細詢問她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教誨我們一定要真誠相待,支持對方的工作。我們的婚禮是暑期舉行的,邱教授和夫人從蘇州返校後,特意給我們帶來了江蘇特產和蘇繡紀念品,並邀我們到家中做客,令我們十分感動。類似這樣的温馨,在系裏其他年輕教師那裏都是常有的平凡事。
邱教授是個樂觀豁達、充滿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歡西北風味的小吃,更愛品嚐寧夏的牛羊肉,張老師用南方廚藝烹製的紅燒牛肉是我們記憶中的絕佳美味。1989年新年之夜,邱教授發起全體教師在系辦公室包餃子,大家分頭準備牛羊肉、蔬菜、調味品、美酒飲料。張老師從家中拿來了鍋碗瓢盆,大家一陣開心的忙碌之後,就是半宿的觥籌交錯和歡聲笑語,而邱教授卻點上一支煙,笑眯眯地坐在那裏注視着全場,享受着家庭般的盛宴。
邱教授喜歡體育運動,尤其是足球和籃球,這點我在南京時就領教過。1990年“意大利之夏”世界盃期間,他在百忙之中總要熬夜看一些重要場次的比賽,第二天見面還要和我們交流一下各自的高見,表達他的讚賞和惋惜之情。1991年春季的教職工籃球比賽,他是我們四樓政史外聯隊的猛將,年逾五旬的他毫不惜力,小夥子般地滿場奔跑,一招一式引來一陣陣的喝彩。不幸的是在一場比賽中,邱教授被撞傷腿骨,他打着厚厚的繃帶、拄着枴杖仍奔忙於校園和行政樓裏。大家心痛地問起傷情時,他總是輕鬆地以“沒的關係,沒的關係!”這句南方普通話作答。
如今,北方民族大學歷史系已走過了25個春秋,已從當初的專科教育發展為本科、研究生教育層次兼備,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在回族學、西夏學、西北民族史、西北史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的教學、科研實體。 [3] 

邱樹森所任職務

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卷》元史分冊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史卷》《中國元史大辭典》主編。

邱樹森研究方向

側重於民族史、元史、蒙古名、回族史的研究。

邱樹森主要論著

主要論著有《關於評價成吉思汗的幾個問題》,《光明日報·史學》1979年9月11日《元朝史話》,中國青年出版社,1981年《元朝史》,韓儒林主編,人民出版社,1986年《成吉思汗》,《中華民族傑出人物之五》,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妥歡帖睦爾傳》,吉林教育出版社。民族史專著有《中國回族史》、《中國少數民族簡史》等6種,主編《中國曆代職官辭典》等辭書1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還擔任《大學歷史叢書》副主編、《全國民族院校歷史教材》主編,主編大學歷史教材《新編中國通史》(四卷本)、《中華古代史》、《元朝簡史》等多種。

邱樹森所獲榮譽

獲國家圖書獎、全國民族圖書一等獎、國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江蘇、寧夏、廣東社會科學成果獎共14項。學術著作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受到《劍橋中國明代史》等好評。在教學上,邱教授積極開拓領域,開設跨學科新課程,多次受到表彰。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