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那地村

鎖定
那地村自北宋建村,歷明、清幾百年間,膺薦舉、第春官、授顯職,名列仕籍者達200多人,文有直閣學士、道尹、通判,武有守備、千總,歷史上都留下了他們的業跡,因此在清初分都時被定為上管之地。
中文名
那地村
行政區類別
著名景點
步蟾橋
説    明
歷史悠久
人文景觀
舉水會堂、逢源學校

那地村人文薈萃

現從高聳梅花嶺巔慶元唯一的古塔--薦元塔和幾座構築精巧的古橋上仍可以看到當年舉水的文明盛況。這些人文和自然景觀,早在清初就闢有舉溪八景,曾吸引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賦詩讚美。近年來舉水村民又根據形勢發展,推出一鎮三街、二里十橋、舉水會堂、逢源學校、東源茶場、北濟電站、蓮花古杉、鴛鴦新松的新八景,賦予這裏的景觀以現實內容,更具誘人的魅力。

那地村旅遊條件

那地村又是著名的橋鄉,在沿村1公里溪流內就有橋樑10座,其中5座古橋不僅造型別致,而且橋名也富有詩情畫意。如步蟾橋,以上游溪中有一塊形似蟾蜍的巨石,春日水漲,酷似蟾蜍隨波逐浪躍步橋洞之間而得名。其他如來鳳、如龍、白雲、甘谷諸橋,也都是寓名於景,情景交融,獨具匠心。新建的5座水泥橋、石拱橋也是佈局合理,方便來往,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橋相通,無愧橋鄉之稱。

那地村繼承傳統

那地村是革命老區。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和隨後的閩東紅軍獨立師開進這塊古老的土地,領導羣眾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遊擊鬥爭。戰爭年代留下的那種艱苦奮鬥精神,至今在舉水的老一輩人身上仍然閃耀着光芒。全村140多位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在建設家鄉的事業中,正默默地作着無私的奉獻。如為搶修村內的文物古蹟,吳永興、吳安全、吳紹倫等10位老人,四處奔走,發動羣眾捐資和獻工獻料,吳永興還獻出了自己的8000元積蓄,在他們的影響下,全村羣眾紛紛解囊,很快就捐起人民幣12萬多元、稻穀近4000公斤,獻工870多個,終於把文簡公祠、雲泉寺和白雲橋等古建築修好。老人們為更好地發揮集體作用,還成立老人協會。協會下設調解和文物管理2個小組,特別是調解小組更是活躍,村內羣眾家庭間有什麼糾紛,老人協會的調解小組就被請去幫助勸解,對健全鄉、村兩級調解機構和社會治安起到積極作用,深受領導和羣眾的讚揚。

那地村特色產業

那地村農業

那地村不僅是文物之鄉,而且是慶元縣主要的香菇生產基地之一。1992年全村有325户從事香菇生產,佔農户總數的90%。栽種袋料香菇200萬袋,產幹菇200噸,產值340萬元,淨收入204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1197元,佔經濟總收入的70%,成為全村支柱產業。1993年設鮮菇冷藏庫,大量收購鮮菇,用冷藏車直運福州、上海,再空運日本。

那地村林業

那地村有1.69萬畝山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大搞封山育林、基地造林,使昔日光禿禿的山頭披上了綠裝。為使香茹生產能持續發展,他們還致力於菇木林建設,1991年在處門一片山地上集體營造菇木林(闊葉樹)500畝,至1992年菇木林面積已達1250畝,成活率達98%,樹種有楓樹、杜英、漆樹、慄等。早期種植的平均樹高1.50米,最高株達3.60米,長勢喜人。全鄉5個村在他們帶動下也種植菇木林2000多畝,為全縣發展菇業,利用資源作出了榜樣。

那地村工農發展

那地村與福建省山水相連,有古道通壽寧、福安政和縣和本省的泰順文成平陽縣,自古邊境貿易就很興旺,民國時期曾建舉水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重視邊貿市場建設,崗(後洋)西(溪)、舉(水)落(嶺)公路開通後,交通稱便。
全村有中巴、貨車等15輛機動車為邊貿運輸服務。新建的水泥街道兩旁除供銷社外還有個體商店70多家,家庭工廠(麪條、棒冰、糕餅、木糠)15家,百貨、食品、服裝、電氣修理、旅館、飲食及舞廳、錄像等各行各業,一應俱全,其中30%的經營者來自外省、縣,他們就近從壽寧、福安進貨,在這裏銷售,年營業額約1000多萬元。近年到這裏採購香菇的客商川流不息,不少福建邊民跑幾十裏到此選購食用菌菌種。隨着龍溪至壽寧公路的開通,這裏的邊貿將更加興旺。
隆宮村麗水地區;慶元縣隆宮村位於慶元縣西南部,東鄰桃坑村,西連黃坑村,南接小林源村,北靠中村,距縣城33公里。據考,隆宮村於北宋慶曆八年(1084),由陳氏先祖肇基,元、明後繼有吳、劉、周、葉等姓遷入。1964年又有淳安縣王、何等姓移民到此紮根落户。隸屬隆宮鄉,為鄉人民政府所在地。1992年,全村478户,1821人,另有外來臨時打工人員300餘名。山林面積4693畝,耕地面積2027畝。糧食總產量86.67萬公斤,畝產428公斤,人均476公斤。主要農林產品有稻穀、木材、毛竹、香菇、獼猴桃等。
隆宮,古名龍宮。因村後羣峯起伏,宛若蛟龍蟠曲而得名。後因龍乃帝王象徵,為避諱,諧音為隆宮,含興隆發達之意。清代,村民為防衞土匪,曾環村壘築起高2米,寬0.6米,酷似城牆的土牆,現在一些地段還隱約可見殘垣遺基。村區四面環山,層巒疊嶂,青松翠竹,風景秀麗。古有九龍鎮江、水面荷花、龍橋、夫人廟等自然、人文景觀10處,時稱十美景。其中龍橋頂所建木塔,構造精巧,匠心獨具,幾經修葺,完好如初。清同治十三年(1874)歲貢吳紹傳宅院桅杆,迄今猶存。
隆宮村毛竹資源豐富,全村有竹林4000畝,佔山林總面積的85%,是慶元縣毛竹重點產區之一。1949年前,由於交通閉塞,毛竹不能外銷,村民便就地加工成毛邊紙和明筍。毛邊紙曾是主要特產,盛極時有紙廠18家,年產量50餘噸。抗日戰爭爆發後,土產滯銷,毛邊紙產量下降。1949年後,省手工業改進所曾派人幫助改良造紙技術,產量有所回升。後因機制紙日增,土紙質量低劣,經濟效益不高,加之1958年公路開通後,人民政府提倡留筍養竹,毛邊紙遂停止生產。 1983年落實山林責任制,調動了竹農生產積極性。村民深知靠山吃山必須養山這個道理,十分注重保護毛竹資源。全村訂立護林公約,建立護林小組,設專職護林員。竹農精心扶育竹林,有計劃進行採伐毛竹,杜絕亂砍濫伐現象,因而毛竹蓄量逐年增多。並建立培植大毛竹生產基地,經過多年扶育,如今最大毛竹圍徑已達50~60釐米,一般毛竹圍徑均在30釐米以上。每年出售毛竹3萬支左右。1992年全村僅毛竹一項收入就達100多萬元,户均2000元。竹林已成為隆宮人的搖錢樹。
60年代開辦集體所有的竹木製品廠,生產竹筷、馬鞭、打稻機架等竹木產品,但是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裏,總是施展不開拳腳。80年代改革開放後,在無工不富思想的指導下,隆宮村利用本地豐富的毛竹、木材資源,積極興辦加工企業。1983年起興起許多聯户和個體辦的竹木製品加工廠,以加工竹筷為主,大部分村民均在家削制竹筷為副業,產品通過專業户轉銷福建福州、廈門,出口日本、香港等地。葉馬周等專業户還到鄰近村莊開辦分廠。
1989年起,村民又集資開辦香芯廠,產品遠銷泰國、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等國家和地區。至1992年全村已有集體、個體、聯户辦的竹筷廠8家,香芯廠3家,竹木製品廠3家,磚瓦廠4家,紙廠4家,棒冰廠1家,產品主要有各式竹筷、香芯、棒冰杆、竹木摺椅、土紙、磚瓦等。年創產值約500萬元,其中香芯產值達200萬元、竹筷250萬元。隆宮村已成為慶元鄉鎮企業比較發達的村莊之一。

那地村香菇市場

隆宮村香菇生產歷史悠久,早在明代,村民就遠赴福建江西等省制香菇。80年代,隨着人造香菇木露地栽培香菇新技術的推廣,袋料制菇迅速興起。1986年有4家香菇示範户試製1萬多段袋料香菇,收到很高的經濟效益。村民紛紛效法,制菇農户迅速增加,產量急劇上升,至1992年全村有98%的農户從事香菇生產,袋料香菇達250萬袋,產值500萬元,純收入約240萬元,户均5000元。
香菇生產的發展帶動了香菇脱水業的興起。1988年,吳世福率先辦起香菇脱水廠,經濟效益很好。隨後,香菇脱水加工成了新興的行業,到1992年香菇烘乾機發展到145台,日脱水量達1500~2500公斤,把附近鄉村菇農的鮮菇都吸引到隆宮出售,外地收購香菇的客商亦紛至沓來。使靜謐的隆宮變成僅次於慶元縣城的香菇貿易市場,每天一早,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賣香菇的、買香菇的,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菇業的興起促進了商業、運輸業的發展。如今,隆宮村已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店鋪26家,還有肉鋪和臨時菜攤。全村擁有大小機動車21輛,其中貨車2輛、中巴1輛、小巴6輛,這些跑運輸的個體車隊的出現,大大便利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
在發展香菇生產的同時,還對農業進行了綜合開發。1986年開闢集體桔園70畝,1992年柑桔已發展到150畝。並發動村民種植獼猴桃和栽培灰樹花、金耳、靈芝等經濟價值高的食用菌系列產品。村民葉忠利率先開發獼猴桃14畝,1992已有7畝收成,產桃1.15萬公斤,經濟收入萬餘元。隨後,吳太光等也開發獼猴桃30畝。隆宮村已成為慶元縣獼猴桃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