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避世金馬

鎖定
避世金馬,漢語成語,拼音是bì shì jīn mǎ,意思是以之比喻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出自《史記·滑稽列傳》。 [1] 
中文名
避世金馬
出    處
《史記·滑稽列傳》
拼    音
bì shì jīn mǎ
注    音
ㄧˋ ㄕㄧˋ ㄐㄧㄣ ㄇㄚˇ

避世金馬成語出處

《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1] 

避世金馬成語典故

避世金馬典源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
朔行殿中,郎謂之曰:“人皆以先生為狂。”朔曰:“如朔等,所謂避世於朝廷閒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金馬門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 [2] 

避世金馬譯文

一天東方朔從殿中經過,郎官們對他説:“人們都以為先生是位狂人。”東方朔説:“像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在朝廷裏隱居的人。古時候的人,都是隱居在深山裏。”他時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暢快時,就爬在地上唱道:“隱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宮殿裏可以隱居起來,保全自身,何必隱居在深山之中,茅舍裏面。”所謂金馬門,就是宦者衙署的門,大門旁邊有銅馬,所以叫做“金馬門”。 [2] 

避世金馬釋義

東方朔爬在地上唱“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後以“避世金馬”、“避世金門”謂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

避世金馬成語辨析

【近義詞】: [1]  避世金門

避世金馬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避世 [1] 
示例
北齊書·文苑傳·樊遜》:“人有譏其靖默不能趣時者,遜常服東方朔之言,陸沉世俗,避世金馬,何必深山蒿蘆之下,遂借陸沉公子為主人,擬《客難》,制《客誨》以自廣。”
明何景明《李大夫行》:“有方避世金門前,君獨時時問草《玄》。”
清沈元滄《雜詠》之二:“避世金門不猒深,華顛短褐歲侵尋。”
唐順之《同皇甫子循遊橫山》詩之二:“幸接金門客,相攀桂樹榮。”
劉禹錫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詩:“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
歐陽修六一詩話》:“﹝謝伯初詩:﹞下國難留金馬客,新詩傳與竹枝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