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西高蹺

鎖定
遼西高蹺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據考證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女兒河鄉老藝人何玉祥和大薛鄉三屯村老藝人朱煥榮口碑資料,遼西高蹺秧歌在清朝中期就已經盛行,每年農曆年三十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各村百姓自發的歡天喜地鬧秧歌。各村的高蹺秧歌相互走動,互相拜年。每支秧歌隊每年都要演出20多場。遼西高蹺秧歌的特點是蹺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達240公分。
中文名
遼西高蹺
類    型
傳統舞蹈
起源年代
清朝中期
流行地區
遼西地區

遼西高蹺簡介

錦州遼西高蹺秧歌歷史悠久,清中期己盛行遼西大地,具有很強的 藝術性與羣眾性,已有二百多年曆史,獨特的東北民俗風情深受喜愛。 遼西高蹺秧歌隊,從1990年開始,多次參加國家、省、市大型賽事,多次獲獎,1997年被國家派往香港參加香港迴歸慶典,多次參加北京龍潭廟會,北京旅遊節、瀋陽國際秧歌節等活動,現進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遼西高蹺藝術特色

遼西高蹺發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蹺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
這不是遼西高蹺 這不是遼西高蹺
蹺高不受限制,最高可達。演員需坐在房檐上綁蹺腿。因蹺高且富彈性,舞者為保持全身平衡,雙臂必須上下不停擺動,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構成遼西高蹺大大舞的基本動律。也因為蹺高,遼西高蹺秧歌形成了美、浪、俏、哏、逗等形態,動作瀟灑漂亮,場面熱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現了遼西人的豪邁性格。 踩高蹺講究扔、跨、蹉、別、擰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為搭肩、推磨、過網、打對、燕子翻身等高難度動作。走陣方式講究上裝一條線,下裝左右串,可形成二龍吐須、三連環、四面鬥、十字梅、龍擺尾等多種花樣,使表演場面更加火爆熱烈。高蹺秧歌無論上裝還是下裝,以及孫悟空、豬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許仙、傻柱子、小老媽等戲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備,扭起來誇張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蹺秧歌的服裝也很講究,基本似古裝戲服,上裝為彩裙、花襖,頭戴花山;下裝則綵衣、彩褲、綵帶,以及小生道袍,頭戴狀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絹,如果夜晚表演則手持花燈。

遼西高蹺動作要點

“高蹺秧歌節奏為4拍,講究扔、跨、蹲、別、擰五字硬功,表演技巧有搭
遼西高蹺 遼西高蹺
肩、推磨、過網、打對、大跨、對跨、燕子翻身等動作,那叫個高難度。”柴文山説,走陣時你要記口訣,就是“上裝一條線,下裝左右串”,要形成“二龍吐須”、“龍擺尾”、“四面鬥”、“三連環”、“卷白菜心”、“編蒜辮”精巧變換,這才能展示咱遼西高蹺的風采。

遼西高蹺道具服飾

遼西高蹺秧歌的頭飾是“原汁原味”,頭飾是原始的“花山”。“花山”
遼西高蹺 遼西高蹺
就是滿、
漢兩個民族的融合,那時滿族婦女戴“旗頭”,但“旗頭”扭秧歌時無法戴,就用“花山”代替,漢族用頭巾,所以現在的上裝頭飾是由“花山”和頭巾組成。而目前在遼西地區,只有太和高蹺使用“花山”。”高蹺的蹺高一般為0.9米、0.95米、1米、1.1米、1.2米,最高的兩種高蹺為1.8米、2.4米,硬木製作。我們和其周邊地區最不同的就是蹺高,別的地方蹺高最高0.5米,而我們最矮的也在0.9米以上,最高的1.8米和2.4米用作特色節目表演。”

遼西高蹺傳承方式

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
遼西高蹺 遼西高蹺
一代傳人朱秀峯(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範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餘(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深受羣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遼西高蹺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在當地及省內外有着廣泛的羣眾影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的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特別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高高蹺”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遼西高蹺走向全國

他們除參加全市的節日慶祝活動和藝術節之外,還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的表演。從1990年起,太和遼西高蹺藝術團連續三年參加瀋陽國際秧歌節,三次獲得最佳表演獎;1990年赴京參加春節龍潭廟會,一舉奪得“萬馬奔騰杯”,受到首都觀眾的盛讚。1997年應邀參加了香港迴歸慶典活動,遼西高蹺秧歌技驚四座,捧回大會表演獎。太和遼西高蹺藝術團還應邀參加了2005年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並作為“開場大戲”進行了盛裝表演,在首都街頭展示了遼西民俗文化的獨特風采。 太和區是遼寧省文化廳命名的秧歌基地,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土壤。他們成立了太和區遼西高蹺秧歌研究會,對已有200多年曆史的遼西高蹺秧歌進行科學的研究和保護。

遼西高蹺現狀

“遼西高蹺秧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向國家申報,這是遼西人的驕傲
遼西高蹺 遼西高蹺
,特別是那些痴迷高蹺的人更為興奮。説起秧歌,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高蹺秧歌,僅瞭解這一名稱的外在形式。久負盛名的遼西高蹺秧歌主要分佈在錦州市太和區的女兒河鄉、大薛鄉、營盤鄉、新民鄉及其周邊地區,經過歷時二百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已形成鮮明的關東風格,在東北地區獨樹一幟,成為遼西傳統文化藝術的奇葩。太和區文化館在弘揚遼西高蹺秧歌中功不可沒,經常組織演出和比賽,有力地推動了遼西高蹺秧歌的快速發展。太和區在鼎盛時期共有26支高蹺秧歌隊,出現了“下至小朋友,上至大老頭,人人都會扭”的大好局面。

遼西高蹺相關資料

高蹺又稱高蹺秧歌”,是一種廣泛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表演,北魏時即有踩高蹺的石刻畫像;高蹺一般以舞隊的形式表演,舞隊人數十多人至數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個古代神話或歷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飾多模仿戲曲行頭;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絹、木棍、刀槍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場”兩種,撂場有舞隊集體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的“大場”和兩三人表演的“小場”,角色間多男女對舞,有時邊舞邊唱。各地高蹺所使用的木蹺從30釐米至300釐米,高低不一。從表演風格上又分為“文蹺”和“武蹺”,文蹺重扭踩和情節表演;武蹺重炫技功夫。高蹺秧歌早在中國的春秋時期就已出現,但直到明朝才逐漸流行起來。據太和區大薛鄉三屯村老藝人朱煥榮證實,他的祖輩朱秀峯在清朝中期就開始在三屯村辦高蹺秧歌。新民鄉吉祥村73歲的“高蹺王”張書堂介紹説,清朝晚期本地有個高蹺會頭,人稱郭拉花的,他帶領高蹺秧歌隊於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開始排練,並在農曆大年期間在村中為村民演出,歡慶新春佳節。高蹺秧歌屬於廣場藝術,可以“踩街頭”沿街表演,也可以“打場”進行套路表演。由於舞者腳踩高蹺,就如同站在舞台上表演一樣,便於羣眾觀看,不必擁擠,遠近都能看得真切,是頗受廣大羣眾歡迎的藝術表演形式。 [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錦州市太和區文化發展中心獲得“高蹺(遼西高蹺)”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