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椴

鎖定
遼椴(Tilia mandshurica Rupr. & Maxim.)是椴樹科,椴屬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暗灰色;頂芽有茸毛。葉片卵圓形,先端短尖,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狀茸毛,邊緣有三角形鋸齒,葉柄圓柱形,較粗大,聚傘花序有花,花柄有毛;苞片窄長圓形或窄倒披針形,先端圓,基部鈍,萼片外面有星狀柔毛,內面有長絲毛;退化雄蕊花瓣狀,子房有星狀茸毛,花柱無毛。果實球形,7月開花,9月果實成熟。
分佈於中國東北各省及河北、內蒙古、山東和江蘇北部。朝鮮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有分佈。
遼椴葉形、樹姿美麗,夏日濃蔭鋪地,黃花滿樹,是庭蔭樹、行道樹,也是優良的蜜源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遼椴
拉丁學名
Tilia mandshurica Rupr. & Maxim.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錦葵目
錦葵科
椴屬
命名者及年代
Rupr. et Maxim.,1858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7] 

遼椴形態特徵

遼椴
遼椴(2張)
高20米,直徑50釐米,樹皮暗灰色;嫩枝被灰白色星狀茸毛,頂芽有茸毛。葉卵圓形,長8-10釐米,寬7-9釐米,先端短尖,基部斜心形或截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狀茸毛,側脈5-7對,邊緣有三角形鋸齒,齒刻相隔4-7毫米,鋸齒長1.5-5毫米;葉柄長2-5釐米,圓柱形,較粗大,初時有茸毛,很快變禿淨。 [8] 
聚傘花序長6-9釐米,有花6-12朵,花序柄有毛;花柄長4-6毫米,有毛;苞片窄長圓形或窄倒披針形,長5-9釐米,寬1-2.5釐米上面無毛,下面有星狀柔毛,先端圓,基部鈍,下半部1/3-1/2與花序柄合生,基部有柄長4-5毫米;萼片長5毫米,外面有星狀柔毛,內面有長絲毛;花瓣長7-8毫米;退化雄蕊花瓣狀,稍短小;雄蕊與萼片等長;子房有星狀茸毛,花柱長4-5毫米,無毛。果實球形,長7-9毫米,有5條不明顯的稜。 [2] 

遼椴主要變種

瘤果遼椴Tilia mandshurica Rupr. et Maxim. var.tuberculata Liou et Li)和遼椴比較:苞片較小,長僅3.5-5.5釐米;果實有大形的瘤狀突起。分佈於中國遼寧千山一帶。模式標木採自遼寧省千山。
卵果遼椴Tilia mandshurica Rupr. et Maxim. var.ovalis (Nakia) Liou et Li)和遼椴比較:葉片較小,邊緣的鋸齒不具芒刺;果實卵形,無稜,或偶有不明顯的稜。分佈於中國吉林。日本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吉林安圖縣興隆河村附近。
稜果遼椴Tilia mandshurica Rupr. et Maxim. var.megaphylla (Nakia) Liou et Li)葉片較遼椴略大;果實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有5條明顯的稜,密被星狀毛。分佈於中國黑龍江。朝鮮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黑龍江省尚志縣帽兒山及阿城縣小嶺。 [2] 

遼椴生長環境

性喜光、較耐陰,喜涼爽濕潤氣候和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耐寒;常單株散生於疏開林內或灌叢中。深根性,主根發達,耐修剪。病蟲害很少。 [3] 

遼椴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東北各省及河北、內蒙古、山東和江蘇北部。朝鮮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遼寧瀋陽南面。 [2] 
遼椴 遼椴

遼椴繁殖方法

遼椴
遼椴(1張)
採種:9月份選擇樹幹高大,冠形均勻,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樹木,待其果熟時及時採收,過晚則果實易散落。果實採收後,經晾曬篩選得到純淨的種子後裝袋並置於冷藏室貯藏,種子貯放安全含水量為10%-12%。
播種前的種子處理:遼椴種子的果實為堅果狀核果,種殼較硬,水分不易滲透,且含油率高不易吸水,種子處理較為困難,為此用混沙埋藏法對其種子進行處理。10月末或11月初,將種子放在冷水中浸48小時後,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15-20分鐘,按沙與種子比例3:1混合,沙子的濕度為飽合含水量的60%,然後裝入苗木窖內。於播種前2周,將埋藏的沙種從窖中取出,於背風向陽的地方攤開,厚度不超過20釐米,升高温度到20℃左右,適時翻動,並噴水使種子保持濕度,待種子有30%左右裂口時即可進行播種。
播種:播種採用牀面撒播方法,播種量控制在50克/平方米,播後覆土0.8-1.5釐米,用木磙鎮壓2次後澆水10毫米。 [3] 

遼椴栽培技術

遼椴 遼椴
水分管理:播種後要始終保持牀面濕潤,一般情況下,播種後15-20天即可發芽出土,苗期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密度管理:當幼苗長到1.5-2釐米高時即可進行第1次間苗,留苗控制在250株/平方米,間苗後要立即進行澆水;當苗木長到2.5-3釐米高時即可進行定苗,留苗200株/平方米:,定苗後應及時澆水。對於缺苗的地方,把間下來的長勢健壯的苗,通過芽苗移栽的方法進行補苗,以達到合理的育苗密度。
施肥管理:遼椴幼苗的生長期,從真葉長出到生長旺盛期,應追施氮肥2-3次。8月上旬開始每隔8-10天可噴1次0.2%-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連續噴2-3次,以促使苗木提早木質化。到9月初苗木進人生長後期的時候,則應停施追肥。
除草和鬆土:當幼苗高度長到2-3釐米時,要進行1次中耕除草,可採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最好是在灌溉後或雨後進行,將雜草連根拔除,在除草的過程中應注意不要傷及其他幼苗。對苗牀適時鬆土,可使土壤疏鬆透氣,有助於幼苗吸收土壤水分與養分,鬆土深度應控制在4釐米左右,並隨着苗木的長大而逐漸加深,除草要與鬆土、間苗以及清除死苗和病苗結合進行,苗期一般要除草5-6次。 [3] 

遼椴主要價值

遼椴葉形、樹姿美麗,夏日濃蔭鋪地,黃花滿樹,是庭蔭樹、行道樹,也是優良的蜜源樹種。 [4] 
遼椴 遼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