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遵義豆花面

鎖定
遵義豆花面是貴州省遵義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屬於黔菜系,該菜品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其最初由佛教素面,創制於20世紀初;遵義豆花面是很有特色的貴州特色小吃,以麪條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以煮菜為主,味道鮮香可口。
中文名
遵義豆花面
分    類
黔菜系
口    味
鮮香可口
主要食材
麪條、豆花等等

遵義豆花面風味特色

豆花面 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麪條上蓋着一團雪白的豆花,麪條浸在豆漿之中。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點豆腐的窖水存放幾天後成為酸湯。用這種酸湯點豆腐,使豆腐沒有石膏或滷水的苦澀味,比一般豆腐細嫩,比豆腐腦緊扎。 [1] 
豆花面配料,吃法特殊。麪條是上等面加適量土鹼,用手工反覆揉拉,做成薄而透的寬麪條,下鍋後煮熟不軟不硬,以豆漿為湯。上蓋嫩豆花,另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有講究,有素、葷兩種,素椒配有五種保密的佐料,葷椒還配有瘦肉丁、雞肉丁、花生米、豆腐皮、金鈎等,其味鮮美,將豆花與面挑入辣椒碟中吃。

遵義豆花面發展歷史

據説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最初是素面,是一行善人家專為來湘山寺燒香拜佛的人開的,因而取利微薄,怎樣才味美,不少人為此獻計獻方,到民國年間,已經發展成為正宗的遵義豆花面,生意興隆。
在遵義市,豆花面館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紅。眾多的豆花面館以老城一帶的最負盛名,其中老城新華橋頭劉成祜家豆花面最有名。1958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視察遵義時,還特地到老城品嚐了豆花面。外地到遵義來的旅客也總要尋找豆花面館嘗新。 [2] 

遵義豆花面製作方法

遵義豆花面原 料

雞蛋麪(寬面)100克,熟雞丁25克,炸花生15克,含漿水豆花50克,豆漿適量。

遵義豆花面調 料

油辣椒、醬油、味精、姜沫、蒜泥、魚香菜、葱花等適量。

遵義豆花面製作步驟

(1)“寬刀面”選用上等麪粉摻和新鮮雞蛋,再加少量芡粉和鹼水製作而成,成品麪條比普通麪條寬、厚以及稍長一些。
(2)“豆花”,選用黃豆磨漿點酸水而成水豆腐,然後再用豆漿煮熟,其特點是細嫩軟綿。
(3)“佐料”有肉末、麻油,熟菜油、細辣椒油、豬油、魚香菜、薑絲、香椒末、葱花、油炸花生米、油炸豆腐丁等,有的還加上碎細的魷魚、雞丁、豬蹄筋等。
(4)食用時將煮熟的麪條盛裝在1碗內,蓋上煮熟的豆花,盛上豆漿。用1小碟拌勻的佐料。用筷子將麪條和豆花挑進小碟內,邊蘸佐料邊吃。 [3] 

遵義豆花面技術要領

煮麪條的時間不能過長,要用現擀的濕寬麪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