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州毀鼻亭神記

鎖定
《道州毀鼻亭神記》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道州毀鼻亭神記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道州毀鼻亭神記作品原文

道州毀鼻亭神記
鼻亭神,象祠也。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恆新,相傳且千歲。
元和九年,河東薛公由刑部郎中刺道州,除穢革邪,敷和於下。州之罷人,去亂即治,變呻為謠,若痿而起,若朦而了,騰踴相視,歡愛克順。既底於理,公乃考民風,披地圖,得是祠。駭曰:“象之道,以為子則傲,以為弟則賊,君有鼻而天子之吏實理。以惡德專世祀,殆非化吾人之意哉!”命亟去之。於是撤其屋,墟其地,沉其主於江。公又懼楚俗之尚鬼而難諭也,乃遍告於人曰:“吾聞‘鬼神不歆非類’,又曰‘淫祀無福’。凡天子命刺史於下,非以專土疆、督貨賄而已也。蓋將教孝弟,去奇邪,俾斯人敦忠睦友,祗肅信讓,以順於道。吾之斥是祠也,以明教也。苟離於正,雖千載之違,吾得而更之,況今茲乎?苟有不善,雖異代之鬼,吾得而攘之,況斯人乎?”州民既諭,相與歌曰;“我有苟老,公燠其肌。我有病癃,公起其羸。髫童之嚚,公實智之。鰥孤孔艱,公實遂之。孰尊惡德?遠矣自古。孰羨淫昏?俾我斯瞽。千歲之冥,公闢其户。我子洎孫,延世有慕。”
宗元時謫永州,邇公之邦。聞其歌詩,以為古道罕用,賴公而存,斥一祠而二教興焉。明罰行於鬼神,愷悌達於蠻夷,不惟禁淫祀,黜非類而已。願為記以刻山石,俾知教之首。 [1] 

道州毀鼻亭神記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793),二十一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授校書郎。二十六歲又中博學宏詞科,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裏行。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改革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並稱“韓柳”。散文峭拔矯健,説理透徹。山水遊記多有寄託,尤為有名。寓言筆鋒犀利,詩風清峭幽遠。著有《河東先生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035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