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

鎖定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現設有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四個專業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印製電路技術與工藝方向)一個專業方向。 [1] 
中文名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
創辦時間
1978年
學校類別
運城學院二級院系
本科專業
5個
教職工
58人 [1]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系部規模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2020年度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電子科學與技術(印製電路技術與工藝方向)專業2013年被教育部確立為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7年被確立為運城學院優勢專業。2015年,我校與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在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共建電子電路技術學院,為印製電路行業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在行業內供不應求。建有近代物理實驗室、印製電路實驗室、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室、傳感器原理實驗室、現代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子工藝實訓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電子裝聯實驗室、新能源實訓室等專業實驗室。其中,現代電子技術實驗室被山西省教育廳授予“示範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實踐教學團隊獲批為省級教學團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70人,教職工58人, 其中專任教師46人,教授2人, 副教授15人,講師24人,助教5人;博士學位教師18人,碩士學位教師24人,聘任企事業單位兼職教師52人。 [1]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辦學成績

近三年來,我係教師共承擔國家級項目6項,承擔省級項目15項,產學研合作項目30餘項,累積金額500.5萬元;發表學術論文81篇,SCI、EI收錄31篇,其中包括4篇SCI一區論文,2篇SCI二區論文;授權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 [1]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專業介紹

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 學制四年)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單片機原理、電子系統綜合設計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電子技術、信號處理、通信原理、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工程實踐能力以及跟蹤該領域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基本能力,能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物理學(本科 學制四年)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電子線路、中學物理教學論、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子線路實驗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掌握物理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物理教學的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學實驗技能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熟悉現代教學技術,瞭解物理學前沿理論、應用前景、發展動態及物理學教學的新成就,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從事中學物理教學或在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電子科學與技術(印製電路技術與工藝方向)專業介紹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電路分析、電子線路、印製電路原理與工藝、Altium Designer原理圖與PCB設計、印製電路化學原理、應用電化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掌握化學與電子技術有機結合的印製電子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印製電路與印製電子設計、製作的實踐能力以及跟蹤掌握該領域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在電子信息等領域從事印製電路設計與製造、印製板檢測與品質管理、材料化學與工藝等的研發、設計、應用和管理方面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傳感器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電氣、自動化等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工程實踐及應用能力,能在電氣、自動化等相關領域從事生產、運行、製造、管理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新能源概論、電路分析、電子線路、傳熱學、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風力發電機組原理與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掌握新能源方向,尤其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等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太陽能、風能離併網發電系統的分析、設計、安裝、控制、運行和維護的能力,能在新能源領域從事工程設計與應用、技術研究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 

運城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所獲成就

近三年累積指導學生髮表學術論文18篇,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完成畢業論文(設計)達60多人;指導學生承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01項,其中包括4項國家級和8項省級項目;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各項競賽,榮獲國家獎7項,山西省一、二、三等獎40餘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