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離氧

鎖定
遊離氧(Free oxygen)是自由基。處在遊離狀態下的,周圍需有一個化學氛圍,才能算是遊離單質情況的氧。比如在管中的遊離氧如氧氣臭氧,遊離氧有較強的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殺死多數有害細菌,其實這也是雙氧水消毒原理。
中文名
遊離氧
外文名
Free oxygen
別    名
自由基
定    義
單質情況的氧
學    科
地球化學
特    點
有較強的氧化作用

遊離氧主要特徵

遊離氧即處於自由態、沒有與其他元素化合的氧,是現代大氣組成的重要成分。氧與氮合計佔了大氣組成的99%,其餘是微量的氬和二氧化碳等。這種氮氧大氣並非自古就有,而是在地球的長期演化過程中不斷髮展變化而來的。現代大氣中游離氧的主要潛在來源是水,使氧從與氫結合中釋放出來的過程,一是紫外線輻射引起水的光解,產生氧和氫。可是,遊離氧照例逃走,氧分子則很快地與地面的一些岩石結合為氧化物。而且,氨是紫外線輻射的強烈吸收者,可以抑制水的光解,使原始大氣依然保持着還原性特點。二是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遊離氧,這是地球大氣由還原性大氣轉變成為氧化大氣的關鍵。 [1] 

遊離氧對人類的影響

遊離氧概況

研製的抗老產品 研製的抗老產品
人類誰也避免不了一個問題——老化(或曰衰老),那麼人類是如何對老化定論的呢?頭髮白了、稀少了,眼睛花了,耳朵聾了,牙齒掉了,皮膚失去彈性,皺紋多了,關節僵硬並伴隨着疼痛。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氧氣的消耗量與生命之長短有着直接的關係。世界上有幾個知名的長壽村,生活在那裏的人們有共同點:(1 )不攝取過量的脂肪、高動物蛋白;(2 )在海拔相對高(或山嶽地帶)生活,空氣中氧含量相對較低,這也可以説明住在長壽村中的人們,吸氧的絕對值相應較低。 [1] 
現今有一種學説在逐漸抬頭,即氧的消費量與人們的壽命長短相關。從這種意義上講氧(遊離氧)是氧化人們身體各器官的罪魁,是人體衰老生病的“惡人”。

遊離氧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對人體健康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比較長跑,快走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在散步過程中時而加上快步走被認為是一種對身體來説是最好的運動。

遊離氧潛在危害

1、氧在我們人體內會變成一個“魔鬼”去氧化細胞。
2、氧自身不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危害,但無遊離氧“惡魔”也不會生存。換而言之就是我們人類消耗的氧越多便會產生更多的遊離氧,這也是激烈運動對身體不好就是原因所在。
哈一哈,喘着粗氣的體育運動,會大量地吸入氧氣,也就是説增加了“惡魔”在體內的數量。因此參與那些運動到呼氣帶喘的體育運動無異於自殺。年輕時體內還可消化這些不良影響,中年後抵禦能力下降,就需特別注意。競技激烈的體育運動,如田徑運動等的運動員平均壽命偏低就是一個例證。
另外在近海海流平緩層生息的沙丁魚相對壽命長一些,而在深水激流中生息的金槍魚則是短命的。

遊離氧關於長跑

消耗氧的數量決定人的壽命之長短,長跑一點也不是健康的作法。有一個叫吉姆的美國人他便是長跑運動的最早提倡者,吉姆相信長跑是維持人類健康體魄的最佳運動,呼籲人們感受長跑運動的魅力,並每天早上體味長跑的樂趣。但吉姆就是倒在長跑晨練中,年僅52歲。另日本醫科大學的金子仁先生也死於晨練長跑,享年62歲。以上我想要證明的是長跑與一些體育項目並不有宜於身體健康。有氧運動,長時間地跳爵士舞被廣泛認為是健康運動,這也是和長跑一樣,很難斷言對身體有益。 [1] 
過多吸氧只能增加體內的負面因素,體育活動是維持健康體魄的最佳方法這一神話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遊離氧關於人體老化

人為什麼老化?有三種有代表性的學説。
1)遺傳基因説
人的老化是由遺傳基因支配的。嚴格地説又有a遺傳基因病變説和b遺傳基因程序説。
a説:當傳遞遺傳信息在遺傳基因上出現錯誤時,體內已有的修復機能會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弱的情況下,這種傳導錯誤不能完全修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時間的延長線上有衰老和死亡存在。
b説:人體內的遺傳基因上已刻上了死亡的程序。
2)內分泌、免疫力低下説
隨着年齡的增長,腦下垂體、副腎上腺皮質等荷爾蒙分泌能力減弱。對抗各種疾病的免疫力也會降低,這便是人們老化和各種病疾的原因。
3)複合原因説
人體老化與死亡是由於內在的、外在的各種負面因素(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事故)糾纏在一起而產生的學説。
以上三種學説,各有其弱點,都不能説涵蓋了全部。
另外還有一種非常有説服力説法存在,這便是遊離氧學説。 [1]  遊離氧才是人體老化患病的罪魁。氧在體內變為惡者,已被學者們廣泛認識。我們人類在中年後抵禦氧化的機能每況愈下。這從側面印證了遊離氧作祟學説。

遊離氧典型種類

暴風雨過後的天空中往往存在着大量臭氧(屬於遊離氧的一種),有着自己的獨特的氣味。
地球與臭氧層 地球與臭氧層
“臭氧”這個詞源於希臘語,是“嗅”的意思。臭氧分子由三個氧原子組成,高度濃縮時呈淡藍色,氣味較臭。
由於構成臭氧分子的三個氧原子之間鍵合較弱,這就決定臭氧的穩定性較差,能夠較容易地分離成氧原子。臭氧的這一特性使它成為很好的氧化劑。比較而言,氧分子的兩個氧原子鍵合較強,因此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當夏日雷雨發生時,處於低大氣層中的氧分子在雷電的作用下,往往會形成大量臭氧,但它的存在時間非常短暫,通常只有20多分鐘。陸地上大部分臭氧,主要形成於距地表15英里(24公里)的大氣層頂部的同温層,在那裏,由於太陽紫外線的強烈輻射,產生了大量臭氧。在強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氧分子常常被分離成遊離氧原子,一旦和通常的氧分子結合就會形成臭氧。

遊離氧食品添加劑

遊離氧簡介

脱氧劑也稱遊離氧吸收劑、遊離氧去除劑或去氧劑等,它是一種能夠吸收氧的物質,在食品密封包裝時放入,能除去包裝內的氧化物質,除去包裝容器中游離氧和溶存氧,防止食品由於氧化而發黴、變質。脱氧劑用於食品包裝不僅能有效地抑制內容物的品質劣變,而且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防止蟲害,抑制細菌的生長,維持營養成分,延長保鮮時間。所以使用脱氧劑保鮮食品是一種質優、效佳、方便、安全的包裝保藏方法。

遊離氧研發歷史

脱氧劑從1925年起,各國開始先後研製。脱氧劑中最常用的有鐵系列脱氧劑和亞硫酸鹽脱氧劑。有以鐵粉組成的脱氧劑;銅粉和氯化銨組成的脱氧劑;活性炭和鋅、鋁、鐵組成的脱氧劑;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組成的脱氧劑;以連二亞硫酸鹽為基體的各種脱氧劑。如英國低温研究所研製的乾燥食品的鐵系化合物脱氧劑保鮮技術;德國某公司研製的以鋅、鋁、鐵等金屬和活性炭組成的脱氧劑;美國一家公司發明的以連二亞硫酸鹽作為主劑的脱氧劑。

遊離氧脱氧原理

脱氧劑的除氧是以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因此其除氧能力隨反應級數、時間、温度等條件不同而異。速效脱氧劑在密封的包裝容器內適量存在時,大約在1小時內能使遊離氧降至1%以下,最終降到0.2%。緩效脱氧劑需12-24小時,但最終除氧能力是相同的,遊離氧同時能降至0.2%以下。脱氧劑作為食品保鮮新材料,有它獨特的優點。
脱氧劑與食品裝在同一容器中,脱氧劑吸收容器中的氧,使容器內呈無氧狀態,食品得以保存。但脱氧劑的原料必須具有反應穩定,無怪味及無有害氣體生成等副作用,萬一誤食對人體也無害。脱氧劑一般以鐵粉為基本原料,在一般食品中使用,能保持食品品質及延長貨架壽命,在健康食品中使用能防止油脂氧化,防止褪色及保持營養素。國外已將脱氧劑廣泛用於濕麪包粉、濕面、濕粉絲、濕點心、半乾魚製品等多種食品。
當前,脱氧劑形式除袋裝外,還有帽裝。袋裝用於袋裝食品,帽裝則用於瓶、罐等容器。近年來,隨着食品工業的發展和包裝材料的改進,脱氧劑在國內愈來愈受到重視,應用也愈來愈廣泛。

遊離氧大氣圈成分

大氣圈 大氣圈
第二代大氣是怎樣演化成現代大氣的?這個過程比較複雜,但在演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綠色植物。因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遊離氧,從而把還原大氣變成氧化大氣,使第二代大氣的成分發生重要變化。
在距今30億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的低等植物——藍綠藻。這是地球大氣由還原大氣變成氧化大氣的關鍵性的事件。在距今6億年以前,綠色植物在海洋中得到大量繁殖與發展,並佔據優勢。在距今4億年以前,綠色植物開始在陸地上出現,這樣就使得在大氣中的遊離氧不斷增多。同時,還原大氣的氧化過程被加速。在氧化過程中,一氧化碳逐漸轉變成二氧化碳;甲烷逐漸成為二氧化碳和水;氨逐漸轉變成水汽和氮。很明顯,這時的大氣還不是氧化大氣,而是以二氧化碳逐漸佔據優勢的大氣。只是由於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持續作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才得以日益減少,而遊離氧日益增多。有人估計,當大氣中游離氧達到現代大氣氧的1%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有效的臭氧層,它對太陽紫外線起屏障作用,可保護地球上生命免遭紫外線傷害。遊離氧是生物發展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生物界的發展。 [1] 
參考資料
  • 1.    高山,張宏飛.地球化學:地質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