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思賦

鎖定
《遊思賦》是南朝宋文學家鮑照創作的一篇賦。
作品名稱
遊思賦
作    者
鮑照
創作年代
南朝宋
作品出處
《鮑參軍集註》
作品體裁

遊思賦作品原文

遊思賦
雲徑兮海衝,上潮兮送風。秋水兮駕浦,涼煙兮冒虹。暮氣起兮遠岸黑,陽精滅兮天際紅。波茫茫兮無底,山森森兮萬重。
平隰兮亙岸,通川兮瀉壑。仰盡兮天經,俯窮兮地絡。望波際兮曇曇,眺雲間兮灼灼。乃江南之斷山,信海上之飛鶴。指煙霞而問鄉,覽林嶼而訪泊。撫身事而識苦,念親愛而知樂。苦與樂其何言?悼人生之長役。舍堂宇之密親,坐江潭而為客。對蒹葭之遂黃,視零露之方白。鴻晨驚以響湍,泉夜下而鳴石。結中洲之雲蘿,託綿思於遙夕。瞻荊吳之遠山,望邯鄲之長陌。塞風馳兮邊草飛,胡沙起兮雁揚翮。雖燕越之異心,在禽鳥而同戚。悵收情而抆淚,遣繁悲而自抑。此日中其幾時,彼月滿而將蝕。生無患於不老,奚引憂而自逼!物因節以卷舒,道與運而升息。賤賣卜以當壚,隱我耕而子織。誠愛秦王之奇勇,不願絕筋而稱力。已矣哉!使豫章生而可知,夫何異乎從棘! [1] 

遊思賦作者簡介

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東海(今江蘇漣水北)人,出身貧寒。元嘉十六年(439年),為了謀求官職而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志,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到江州任刺史。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因劉義慶病逝而失職在家閒居,歷任中書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大明五年(461年),任臨海王劉子頊的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後晉安王劉子勳與宋明帝爭奪皇位,劉子頊舉兵響應,兵敗,鮑照也為亂軍所殺。擅長七言歌行,語言勁健,感情充沛,形象鮮明,發展了七言詩歌,對唐代李白、高適等人的創作有一定影響。今存《鮑參軍集》。 [2] 
參考資料
  • 1.    趙逵夫 編.歷代賦評註 4(南北朝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02月第1版:174-175
  • 2.    董小偉,等 編著.新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