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週期蟬

鎖定
週期蟬(Magicicada)是北美一類蟬的屬名。其生命週期為十三年或十七年,也被稱為十七年蟬十三年蟬。幼蟲孵化後即鑽入地下,一生絕大多數時間在地下度過,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生存。到了孵化後的第十三年或十七年,同種蟬的若蟲同時破土而出,在4-6周內羽化、交配、產卵、死亡。卵孵化後進入下一個生命週期。
外文名
The cycle of cicada
中文學名
週期蟬
拉丁學名
Magicicada
動物界
分佈區域
北美
發現時間
1633年

週期蟬基本簡介

週期蟬是北美洲最為古老的昆蟲之一。若蟲生活在地下,吸吮樹根的汁液,時間長達13年或17年,具體取決於它的種類。時機成熟時,大批若蟲同時破土而出,場面蔚為壯觀。然後,它們爬到樹上或其他垂直物體表面,蜕皮變成有翅膀的成蟲。它們在夜間離開蟬蜕,花一夜的時間舒展新長出來的翅膀、讓外骨骼硬化。
雄蟬會成羣結隊地嗚叫,吸引雌蟬。每種週期蟬都有自己的叫聲,有的種類聲音很大。靠近異性時,雄蟬的叫聲會變成獨特的求偶聲,如果雌蟬欣然迴應,兩隻蟬就會交尾。然後,雌蟬在樹枝上挖出縫隙,產下自己的卵。小若蟲破殼而出,墜落到地面上,鑽進樹根之間,等到多年以後破土而出 [1] 

週期蟬生命週期

自17世紀中葉起,科學家就一直對週期蟬的生命週期困惑不已。它們遵循着相同的基本生命週期:幼蟲在地底生活13或17年,然後在夏季大量出現。它們爬上樹,蜕皮,成長為成蟲,然後在短短數週內,成蟲相遇、交配、產卵。孵化後,幼蟲會回到地底,等待下一個輪迴。

週期蟬相關研究

週期蟬大批湧現,捕食性鳥類數量最低:
20世紀初的研究指出,在非常規週期內出現的蟬會被捕食性鳥類吃得一乾二淨。這次兩名研究者決定探個究竟,看看鳥的數量是怎樣影響這種昆蟲的生命週期的。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沃爾特·科尼格(Walt Koenig),康奈爾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以及安德魯·利布霍爾德(Andrew Liebhold),美國農業部林業局的生態學家。他們二人共同研究了從1966年到2010年期間北美捕食性鳥類種羣資料,主要針對15種鳥類,包括黃嘴美洲鵑(Coccyzus americanus)、紅頭啄木鳥Melanerpes erythrocephalus)、家雀(asser domesticus)等以蟬為食的鳥類。研究顯示,在週期蟬大批湧現的當年,這些鳥類的數量達到最低點。
十七年蟬大批出現12年後,捕食它們鳥類的數量開始減少,最終在第17年達到最低點——正是十七年蟬再次大批出現的年份。以十三年蟬為食的鳥類遵循着類似規律。科尼格説:“蟬控制了鳥類的數量;它們給鳥設計了一條軌道,使得下一批蟬出現時鳥類的數量大幅減少。”
週期蟬用資源脈動影響環境操縱鳥類數量:
那蟬到底是怎樣通過生命週期來操縱鳥類數量的呢?曾有另一項研究揭示了蟬的生物量(biomass)對環境的巨大影響。“這是一個巨大的資源脈動,滋養了一切——土壤、樹木和鳥類都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營養。現在看來,(蟬)大批出現對環境的影響會持續很長時間——一直持續到下一批週期蟬出現。”科尼格説道。
該理論對週期蟬的蟄伏提供了一個新解釋,但迷霧仍未散盡。“我們仍未有一個好的理論,現在仍無法解釋週期蟬帶來的資源脈動是如何準確地在13或17年內使鳥的數量達到最低點的,”科尼格説,“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週期蟬的種羣隔離和漸滲現象:
線粒體DNA標記物已用於解釋週期蟬( magicicada)三個種的進化起源。這些蟬在美國東部的落葉林中以地下樹根為食,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美國南部,它們的生活週期為13年,但在北部和西部,其生活週期是17年。在這些區域的某些地方几乎每年成年蟬都大羣地從地下同時出現,進行交配和產卵。同時大量出現可能對這些蟬是有利的,因為如此多的量使許多個體免遭捕食。而且,長的生活週期避免了與捕食者同步出現。在同一年出現的蟬稱之為“-羣”( brood)。17齡蟬(M. septemdeci)的17羣中的13個和13齡蟬(M. tredeci)的13羣中的3個已得到鑑定,而且它們的出現方式也已被鑑定和監測。大多數的蟬都按它們的生活週期出現,但也有少數個體不按它們本身的生活週期出現。17齡蟬的生活週期中包括早期蛹生長的4年的抑制期,若這一抑制期取消,那麼這一羣的蟬會在13年後出現。這表明有一個基因控制着生活週期的長度。問題是13年後出現的蟬是否是17齡蟬發生了某些類型的遺傳改變後而出現的呢?在伊利諾斯州有證據表明在1868年17齡蟬與13齡蟬同時出現並雜交後,隨後出現的種羣其成蟲每13年出現一次。
為了解決這個複雜的進化和生態學問題,Martin和 Simon分析了雜種伊利諾斯州種羣的腹片顏色、等位基因酶多態現象的頻率(磷酸葡萄糖變位酶,PGM)和 mtdNA( Martin and simon,1988)。數據顯示這個伊利諾斯州13齡蟬的 mtDNA與相鄰的17齡蟬相似,而與相鄰的13齡蟬不同,其腹片顏色和PGM多態頻率與17齡蟬相似。這一結果與兩個種羣發生了雜交、13年生活週期佔控制地位這樣的假設是一致的。
然而,Main和 Simon反對這個關於雜交的假設。他們認為,大多數雜交是種羣在狹窄地帶接觸而發生的,而這個新的蟬種羣是大面積地發生。在整個種羣中,完全消除一種 mtdNA基因型需要極強的選擇,但自1868年以來只有8代蟬可供選擇。而且,如果有雜交發生,那麼腹片顏色和PGM多態性頻率應有中間表型出現,但結果卻相反。這個發現被解釋為只發生了大規模的生活週期轉變,而沒有發生雜交。生活史的轉變只是由於17齡蟬在發育過程中經歷了4年的快速發育期。Martin和 Simon認為生活史長度的轉變可能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種羣密度過大。
生活週期的改變能夠在以前統一發育的17齡蟬種羣中打破基因漂移而啓動遺傳分化。新的暫時分離羣的形成創造了新的遺傳機會,因為它可將兩個遺傳上不同的種羣結合在一起。將生活週期從17年轉變到3年的個體同以前分離的羣一樣每13年同時出現一次,如果它們能夠並它生能存活的後代的話,在以前獨立羣之間是可能發生基因漂流的 [2] 
參考資料
  • 1.    (美)達琳娜·穆拉夫斯基,(美)南希·霍諾維奇著;陽曦譯,美國國家地理 終極昆蟲百科,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01,第94頁
  • 2.    彭建新,楊紅,洪華珠編著,昆蟲分子遺傳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1,第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