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理湯

(《症因脈治》)

鎖定
連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症因脈治》卷二。具有温中祛寒止瀉,兼清鬱熱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寒兼有鬱熱之泄瀉。症見大便泄瀉,腹痛,呃逆,嘔吐酸水,口瘡,舌邊紅苔白,脈細數。​臨牀常用於急慢性腸炎、急慢性胃炎等屬脾胃虛寒兼有濕熱內藴者。
名    稱
連理湯
出    處
《症因脈治》卷二
組    成
人蔘、白朮、乾薑、炙甘草、黃連
功    用
温中祛寒止瀉,兼清鬱熱
主    治
脾胃虛寒兼有鬱熱之泄瀉
趣味記憶
黃老人白乾活

連理湯組成

黃連(薑汁炒)八分,人蔘一錢半,白朮(炒)一錢半,乾薑(炮)一錢半,炙甘草五分。

連理湯用法用量

①水煎,去滓温服,亦可做丸劑。
②水煎二次作二次服,一日服2劑。

連理湯功用

温中祛寒止瀉,兼清鬱熱。

連理湯主治

脾胃虛寒兼有鬱熱之泄瀉。

連理湯方義

方中乾薑大辛大熱,直人脾胃,温中散寒,振奮脾陽,昇陽而止瀉,為君藥;人蔘甘温,大補元氣,尤善人中焦以補益脾胃之氣,為臣藥;白朮健脾燥濕,與人蔘相配增強健脾一起之功,黃連清熱燥濕,除鬱熱,兩者共為佐藥;炙甘草緩中以益胃,兼調和諸藥,為佐使之用也。水煎温服,使胃氣內充,則清陽敷布,而寒滯自化,升降如常,則泄瀉、呃逆之症可愈。

連理湯配伍特點

本方温熱藥、補氣藥、清熱藥並用。

連理湯運用

診斷要點:大便泄瀉,腹痛,呃逆,嘔吐酸水,口瘡,舌邊紅苔白,脈細數。
臨牀常用於急慢性腸炎、急慢性胃炎等屬脾胃虛寒兼有濕熱內藴者。

連理湯附註

脾胃虛寒,清陽不升,中氣下陷,統攝無力,則大便泄瀉;脾胃虛寒,温煦失職,故腹痛(喜温喜按);脾虛兼有鬱熱,寒熱錯雜,升降失常,故見嘔吐酸水;口瘡,舌邊紅脈細數,為脾虛並內有鬱熱之象。本方證的病機為脾胃虛弱,寒熱錯雜,故治當以温中祛寒止瀉,兼清鬱熱。應用黃連加理中湯(簡稱連理湯)進行治療。(《中醫非物質文化臨證名方系列脾胃病名方》)

連理湯附方

名稱:連理湯
組成:白朮(炒)三錢,炮姜二錢,炙草一錢,川連一錢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胃寒膈熱,格食心煩,脈細數者
出處:《醫略六書》卷十九
功用:温中清膈
名稱:連理湯
組成:黨蔘15g,白朮30g,乾薑10g,茯苓12g,炙甘草10g,炒薏苡仁30g,扁豆10g,炮附子12g,黃連6g,紅棗5枚,生薑1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口腔潰瘍
出處:《複發性口腔潰瘍應用經方辨治心得體會》

連理湯重要文獻摘要

《中國古今奇效良方》:“連理湯,本方系理中湯加黃連而成,治中焦寒熱錯雜所致腹瀉、嘔吐酸水等。現代用於慢性痢疾、慢性胃腸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幽門梗阻等病。”
《圖解神農本草經》:“牌胃虛寒,嘔吐酸水:配人蔘、白朮、千姜等用,如連理湯(《症因脈治》)”
《白話湯頭歌訣》:“設若寒熱錯雜,既有中焦虛寒,又有兼夾濕熱者,可加入川連,以清濕熱,那便是連理湯。”
《俞道生醫案》:“考諸人成法有連理湯一方,原為此等病而設,再參以旋復代赭場出入加減,未試能弋獲否,即候幹臣仁兄(指正)。”
《古今名醫臨證金鑑 五官科卷》:“方以連理湯(《症因脈治》),方中黨蔘、白朮、炮姜、炙草,温中散寒,益氣健脾,加黃芪歸經脾胃,清熱燥濕,共奏扶正祛邪、調和陰陽、除濕化濁、癒合潰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