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理湯

(證治要訣類方)

鎖定
連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要訣類方》卷一。具有理中逐寒,和胃清濕之功效。主治①主治脾胃虛寒,內藴濕熱,瀉痢煩渴,吞酸腹脹,小便赤澀者。②傷暑泄瀉,寒熱交侵於內,腹痛作渴,或上熱下寒等症。
中文名
連理湯
出    處
《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組    成
理中湯、茯苓、黃連
功    用
理中逐寒,和胃清濕
主    治
①主治脾胃虛寒,內藴濕熱,瀉痢煩渴,吞酸腹脹,小便赤澀者②傷暑泄瀉,寒熱交侵於內,腹痛作渴,或上熱下連理湯寒等症

連理湯組成

理中湯加茯苓、黃連。

連理湯用法用量

①清水煎服。
②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連理湯功用

理中逐寒,和胃清濕。

連理湯主治

①主治脾胃虛寒,內藴濕熱,瀉痢煩渴,吞酸腹脹,小便赤澀者。
②傷暑泄瀉,寒熱交侵於內,腹痛作渴,或上熱下連理湯寒等症。

連理湯附註

本方改作丸劑,名“連理丸”。(《中國醫學大辭典》)

連理湯附方

名稱:連理湯
組成:乾薑6克,人蔘6克,白朮10克,炙甘草6克,黃連9克,茯芩12克
主治:口糜。症見口乾少津,不欲飲,泄瀉,體倦的脾虛濕盛者
出處:《疑難雜症治療秘方》
名稱:連理湯
組成:生黃芪、當歸、黨蔘、甘松各9克,桂枝、附片、乾薑各3克,白芍、炙甘草、天仙藤各6克,飴糖(衝)30克,紅棗8枚
用法:每日1劑,病情嚴重者可每日2劑,晝夜無間,頻頻呷服。血止後,繼續服用3~4周
主治:消化性潰瘍出血
出處:《連理湯治療潰瘍出血36例臨牀觀察》
功用:温建中土,調理氣血
名稱:連理湯
組成:白朮15g,煨姜5片,黨蔘12g,甘草5g,黃連3g,茯苓20g,馬齒莧15g,扁豆花15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泄瀉、痢疾。外受著邪,內傷生冷,泄瀉次數甚多,心煩]渴,肛門灼熱,小便赤澀者
出處:《張氏醫通》
功用:温中祛寒,兼清鬱熱

連理湯重要文獻摘要

《要訣》:“連理湯,治傷暑瀉而渴,加黃連、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