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灘飄色

鎖定
連灘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古老的傳統藝術。每年農曆正月二十的“廟會”,都有飄色助興。改革開放以來,連灘飄色得到發揚光大,多次應邀參加吳川中山舉辦的飄色大賽,遠近聞名。
中文名
連灘飄色
性    質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錄

連灘飄色發展歷史

連灘飄色盛行於清代,延續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其起源與當地盛行的張公廟會巡遊活動相關,據清道光《西寧縣誌》記載,過去民間每遇酬神醮會“或舞獅舞龍,扮演故事,沿途鼓樂,連續數里,紅男綠女,乘興遊觀”,此為連灘飄色的雛形,其後經歷了“地色─高色─飄色”三個階段的轉變。 [1] 
連灘飄色由色櫃、色梗和扮演“色”的演員組成,以“板”為單位,每板由2-3個小孩扮演,一板一個故事,多以神話、歷史故事為題材,常見有《騰飛》、《白蛇傳》、《喜鵲鬧春》、《獨佔花魁》、《唐明皇與楊貴妃》、《三調芭蕉扇》、《天姬送子》、《甜蜜的事業》、《農家樂》、《勝利歸航》、《鍾魁嫁妹》、《西湖借傘》、《雜技英豪》、《孫悟空大鬧天宮》、《六國封相》、《梁紅玉擊鼓抗金兵》、《穆桂英比武招親》、《禾樓新姿》、《攔馬》等數十種。
飄色的巧妙之處在於人物造型全部由真人裝扮,稱為“色芯”(或“色仔色女”),是飄色巡遊最大的亮點,其裝扮和表演水平、精神狀態直接影響飄色巡遊活動的水平。因此,“色仔色女”必須經過精挑細選,以意志堅定、膽大開朗、品學兼優為條件,年齡多為3至10歲,其中3、4歲孩子扮演凌空的“飄”,而10歲的孩子只能坐在色櫃上的“屏”。裝扮後,色仔色女的姿勢和動作應保持不變,其動作和造型均由鋼條固定,其造型框架隱藏在造型的服飾和道具之中,不露任何破綻。飄色的設計既藝術又含蓄,每板飄色的“飄”立於花卉、扇面或甘蔗、蓮藕、芭蕉葉上,與“屏”相配襯,組成一個造型精巧奇特、儀態優美、豔麗而又天衣無縫的畫面。飄色巡遊時由1-2人推色櫃而行,兩旁各有1人護衞,色櫃上凌空飄起造型各異的人物或動物,猶如騰雲駕霧般展現在觀眾面前,期間配以八音班伴奏,形成聲、色、藝組合的流動立體舞台。
連灘飄色的傳承與發展見證了當地社會歷史的發展,反應出嶺南地區農耕文化所形成的民風民俗,是研究社會歷史和生產力發展的珍貴史料,也為研究粵西地區民間風俗信仰提供了有力佐證。連灘飄色集戲劇、美術、服飾、聲樂、化妝等於一體,是當地民間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羣眾文化生活、提高羣眾文化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連灘飄色大多依靠民間藝人家族或師徒傳承,目前,掌握飄色製作技藝的藝人大多年逾花甲,而年輕一代對其傳承缺乏興趣,隨着老藝人的相繼離世,連灘飄色的製作技藝將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與重視。

連灘飄色起源

連灘飄色 [2]  始於連灘張公廟“廟會”,引進年代不詳,是當地一項娛樂性較強的傳統民俗文化藝術活動,每年農曆正月二十的“廟會”,都有飄色助興。

連灘飄色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連灘飄色得到發揚光大,多次應邀參加吳川、中山舉辦的飄色大賽,遠近聞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