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城璧

(出自《史記》的漢語成語)

鎖定
連城璧(lián chéng bì),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漢語成語。 [1-2] 
成語意思是價值連城的美玉,後用以指極珍貴的東西。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賓語等。 [1-2] 
中文名
連城璧
拼    音
lián chéng bì
近義詞
連城玉、連城之璧
反義詞
一文不值
注    音
ㄌㄧㄢˊ ㄔㄥˊ ㄅㄧˋ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語法功能
作賓語等

連城璧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1] 
後世由這個典故提煉出一則三字成語“連城璧”。 [1-2] 

連城璧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有個楚國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荊山發現塊玉璞。這塊玉璞外面包着一層石膜,只要把石膜剔去,就能雕琢成世間罕見的玉璧。他把這塊璞玉拿往奉獻厲王。厲工不懂璞中含有寶玉,所以把玉匠召來進行判定。那匠人看了璞後對厲王説:“這是一塊通俗的石頭。”厲王聽了這話勃然盛怒,他高聲喝道:“好一個膽大包天的賤平易近,你竟敢以亂石充玉棍騙我!”緊接着他號令刀斧手砍失落了卞和的左腳。卞和忍痛含冤離去。厲王死了以後,武王繼位。卞和帶着那塊璞進宮獻給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判定那塊玉璞。玉匠依然説它是一塊通俗的石頭。卞和是以又慘遭與第一次獻璞不異的災難,被武王命人砍失落了右腳。武王死了以後,文王繼位。卞和來到楚山腳下,抱着那塊玉璞痛哭起來。連續三天三夜,卞和把淚水哭幹了,又從眼裏哭出血來。四周的村民和過路的行人見此情形都感應悲愴。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觀察環境。那差官見了卞和後問道:“全國受砍腳之刑的人良多,為何惟獨你持久哀思不已呢?”卞和回覆説:“我其實不是由於腳被砍斷才如許哀思,我痛心的是一塊寶玉被人説成是通俗的石頭,一個赤膽忠心的人被説成是騙子。”文王聽了差官的報告請示後,感覺有驗證卞和的“璞中有玉”之説的需要,所以令玉匠用鑿子把璞的表層敲失落。果然像卞和所説的那樣,裏面露出了寶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砥礪成璧,並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明示卞和的膽識與忠貞。
戰國時期,趙國得到了這塊和氏璧。秦王知道此事後,假惺惺地要用十五座城池同趙國換這塊玉璧。趙王怕得罪秦王,就派藺相如帶着玉璧到秦國去同秦王交涉。結果秦王根本無意用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藺相如憑藉智慧和勇氣,不辱使命派人帶着和氏璧回到了趙國。
這一故事的主人公卞和,是一個有才華、有忠心的人。他在兩次獻璞都蒙受砍腳冤刑後,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叫其冤,表現了他為追求真諦把存亡置之度外的固執精力,他的虔誠和執着實實在在使人感動。 [3-4] 

連城璧成語寓意

“連城璧”典故給人們兩點啓示。一、感性認識所把握的是具有可感性的客體的外部情況,它是認識的初級階段,以直接性為特點,所揭示的是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繫,不能完全對價值做出正確判斷和評價,因而常常埋沒事物的本來價值或大材小用。厲王和武王之所以與寶玉失之交臂正是由於他們對璞玉的價值採用了一種簡單的判斷方法,即“使人‘相’之”,而“相”憑的是感性經驗,這種感性經驗常常是靠不住的。二、實踐會對價值做出正確判斷和評價並最終決定價值實現,因為實踐不但是感性認識的基礎,而且實踐是在理性認識指導下進行的。文王后來者居上而成為寶玉的第一得主,其高明之處恰恰在於不是“相”而是“理”,即理性認識指導下的動手實踐,其結果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於是,玉之精美、和氏之貞潔得以彰顯,“連城璧”的典故得以流芳百世。 [4]  [5] 

連城璧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連城璧”意指價值連城之玉,後用以指極珍貴的東西。作為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賓語等。 [1-2] 
運用示例
晉·張載《擬四愁詩》之二:“佳人遺我雲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 [1] 
唐·楊炯夜送趙縱》:“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2]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之十:“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珷玞。” [2]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暈逐連城璧,輪隨出塞車。’唐人無此映帶。” [1]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一:“先生在日,當世已稱得片紙如得連城璧,今日豈易多得。” [1] 
參考資料
  • 1.    連城璧的解釋|連城璧的意思|漢典“連城璧”詞語的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12-18]
  • 2.    李一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494
  • 3.    崔鍾雷主編.成語典故大全[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8:168-169
  • 4.    周秀紅.由"和氏璧"談實踐在價值實現中的決定性作用[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4):13-16
  • 5.    黃永傑.“卞和獻玉的啓示”[J].才智:才情齋版,200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