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行能力

鎖定
通行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條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某交叉口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斷面的最大車輛數。可分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設計通行能力三種。
中文名
通行能力
外文名
traffic capacity
別    名
道路容量
學    科
交通工程
研究方法
理論分析法、實測法、仿真法
影響因素
道路條件、交通條件、管制條件等

通行能力概念定義

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在給定的道路,幾何,交通,環境和控制條件下,機動車或者行人能夠期待的通過某一點或車道或者道路的一段均勻路段內的最大可持續的流率,通常情況下的表達形式為車輛數每小時,或者人數每小時。
英文原版定義:“The maximum sustainable flow rate at which vehicles or persons reasonablycan be expected to traverse a point or uniform segment of a lane or roadway during aspecified time period under given roadway, geometric, traffic, environmental, andcontrol conditions; usually expressed as vehicles per hour, passenger cars per hour,or persons per hour.” [1] 
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基於飽和流以及飽和流率的概念算出。
根據美國道路通行能力手冊(HCM2000)定義,交叉口內某一道路組通行能力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某道路組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一般用小寫c表示(英文即capacity),單位(veh/h);
為某道路組的飽和流率,單位(veh/h);
為某道路組的有效綠燈時間和週期時長的比;
C為週期時長(英文即Cycle Length),一般用大寫表示; [1] 
全紅時間越長,通行能力越小

通行能力含義及研究內容

道路通行能力也稱道路容量,指在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運行質量要求下,單位時間內道路設施在某點或某斷面處通過的最大車輛數。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的一種性能,是度量道路疏導車輛能力的指標。它既反映了道路疏通交通的最大能力,也反映了在規定特性前提下,道路所能承擔車輛運行的極限值。
通行能力按車流運行狀態的特徵可分為連續車流和間斷車流的通行能力。前者指道路基本路段的通行能力,後者指交叉口、匝道出入口和交織路段的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如何科學地定義和確定不同情況下的道路通行能力的大小;研究道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的定量分析或測定;研究不同交通組成及混合行駛條件下道路設施的通行能力。 [2] 

通行能力主要影響因素

項目
具體影響因素
道路條件
道路的幾何特徵,包括車道寬度、附加車道、幾何線形、視距、坡度和設計車速等因素
交通條件
交通特徵,包括交通流的交通組成、交通量以及車道分佈、方向分佈等因素
管制條件
道路管制設施裝備的類型、管理體制的層次,交通信號的位置、種類、配時等影響通行能力的關鍵性管制條件以及其他禁限措施
環境條件
街道化程度、商業化程度、橫向干擾、非交通佔道、公交車站和停車位置等因素
氣候條件
風、雨、雪、霧、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對通行能力的影響

通行能力性能闡述

它是指道路上某一地點、某一車道或某斷面處,單位時間內可能通過的最大的交通實體(車輛或行人)數,亦稱道路容量、交通容量或簡稱容量。一般以輛/h、人/h表示。車輛多指小汽車,當有其它車輛混入時,均採用等效通行能力的當量小客車單位
道路通行能力與交通量不盡相同,交通量是指道路在某一定時段內實際通過的車輛數。一般道路的交通量均小於道路的通行能力,當道路上的交通量比其通行能力小得多時,則司機駕車行進時操作的自由度就越大,既可以隨意變更車速,轉移車道,還可以方便地實現超車。當交通量等於或接近於道路通行能力時,車輛行駛的自由度就逐漸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循序行進,如稍有意外,就會發生降速、擁擠,甚至阻滯。當交通量超過通行能力時,車輛就會出現擁擠,甚至堵塞。因此,道路通行能力同河流的過水能力一樣,是道路在一定條件下所能通過的車輛的極限數值,條件不同,要求不同,其通行能力也就不同。故通行能力是一個變數。

通行能力研究目的及意義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目的是確定某道路設施在通常條件下能容納的最大交通量;確定在保持與規定運行特性相適應的條件下,某道路設施所能容納的最大交通量;設計與通行能力相適應的道路交通設施;通過對實際道路通行能力觀測值的比較,評價道路系統,找出影響通行能力的因素,提出改善車流行駛狀況的建議和措施,以期能達到所要求的最大交通量。 [2] 
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特徵的一個方面,也是一項重要指標。確定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規劃、設計、管理與養護的需要,同時也是解決以下課題的基礎和依據。 [2] 
(1)通過對道路通行能力和設計交通量進行分析,可以正確地確定新建道路的等級、性質、規模、主要技術指標和線形幾何要素。 [2] 
(2)通過對現有道路通行能力的觀測、分析、評定,並與現有交通量對比,可以確定現有道路系統或某一路段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方案或措施,作為老路或舊街改建的主要依據。 [2] 
(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作為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等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方案比選與採用的依據,還可以作為交通管理、運營、行車組織及控制方式確定或方案選擇的依據。 [2] 
(4)根據道路某一路段通行能力的估算,以及路況和通行能力狀況的分析,可以提出某一地段線形改善的方案。 [2] 
(5)道路通行能力可作為交通樞紐的規劃、設計改建及交通設施配置的依據,也可以作為城市街道網規劃、公路網設計和方案比選的依據。 [2] 

通行能力通行能力和飽和流率的區別

把某一道路斷面看作是一個大壩的閘門,當這個閘門無限時間打開時,水流以飽和的情況通過。這就相當於道路的某一方向的車道組一直釋放綠燈,那該車道組的通行能力等於其飽和流率,即c=s*N,N為該車道組的車道數。然而,大壩的閘門開啓時間是有限的,即真正的通行能力是佔飽和流率的其中一部分(綠燈時間部分),這個時間的比率即g/C,綠燈比率也叫綠信比,即綠燈時間佔總週期時長的時間。所以飽和流率為理想狀態下的車輛數,通行能力為在真實情況下一定時間內通過的車輛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