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泉草屬

鎖定
通泉草屬(學名:Mazus)是玄蔘科下的一個屬,矮小草本,莖圓柱形,少為四方形,直立或傾卧,着地部分節上常生不定根。葉以基生為主,多為蓮座狀或對生,莖上部的多為互生,葉匙形、倒卵狀匙形或圓形,少為披針形,基部逐漸狹窄成有翅的葉柄,邊緣有鋸齒,少全緣或羽裂。本屬約35種,分佈於中國,印度,朝鮮,日本,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南到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大洋洲至新西蘭。
中文名
通泉草屬
拉丁學名
Mazus Lou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分佈區域
分佈於中國,印度,朝鮮,日本,蘇聯等地

通泉草屬植物學史

本屬的狹葉組Sect. lanceifoliae Bonati其作為單種模式種的M. lanceifolius,它的四方形的莖是在本屬中所未見的,而其多莖生、近全緣而狹的葉也與其它種類多基生、寬闊有齒的葉完全不同,這一種至今未見其發育的花,也有可能不屬於本屬。 [1] 

通泉草屬形態特徵

矮小草本,莖圓柱形,少為四方形,直立或傾卧,着地部分節上常生不定根。
葉以基生為主,多為蓮座狀或對生,莖上部的多為互生,葉匙形、倒卵狀匙形或圓形,少為披針形,基部逐漸狹窄成有翅的葉柄,邊緣有鋸齒,少全緣或羽裂。花小,排成頂生稍偏向一邊的總狀花序;苞片小,小苞片有或無;花萼漏斗狀或鐘形,萼齒5枚;花冠2唇形,紫白色,筒部短,上部稍擴大,上唇直立,2裂,下唇較大,擴展,3裂,有褶襞2條,從喉部通至上下唇裂口;雄蕊4枚,2強,着生在花冠筒上,藥室極叉開;子房有毛或無毛,花柱無毛,柱頭2片狀。
蒴果被包於宿存的花萼內,球形或多少壓扁,室背開裂;種子小,極多數。 [1] 

通泉草屬分佈情況

本屬約35種,分佈於中國,印度,朝鮮,日本,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南到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大洋洲至新西蘭。我國約有22種,全國各地區除新疆、青海、山西外均有,但比較集中分佈於西南同華中地區。 [1] 

通泉草屬下級分類

高山通泉草 Mazus alpinus Masamune
平壩通泉草 Mazus cavaleriei Bonati
大花通泉草 Mazus macranthus Diels
稀花通泉草 Mazus oliganthus Li
束花通泉草 Mazus wilsoni Bonati [1] 
狹葉組 Sect. Lanceifoliae Bonati
狹葉通泉草 Mazus lanceifoliu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 [2] 
通泉草組 Sect. Mazus
琴葉通泉草 Mazus celsioides Hand.-Mazz.
台灣通泉草 Mazus fauriei Bonati
福建通泉草 Mazus fukienensis Tsoong
纖細通泉草 Mazus gracili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
長柄通泉草 Mazus henryi Tsoong
低矮通泉草 Mazus humilis Hand.-Mazz.
通泉草 Mazus japonicus (Thunb.) O. Kuntze
貴州通泉草 Mazus kweichowensis Tsoong et Yang
蓮座葉通泉草 Mazus lecomtei Bonati
長蔓通泉草 Mazus longipes Bonati
匍莖通泉草 Mazus miquelii Makino
巖白翠Mazus omeiensis Li
長匍通泉草 Mazus procumbens Hemsl.
美麗通泉草 Mazus pulchellus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
麗江通泉草 Mazus rockii Li
林地通泉草 Mazus saltuarius Hand.-Mazz.
茄葉通泉草 Mazus solanifolius Tsoong
西藏通泉草 Mazus surculosus D. Don [3] 
毛蕊組 Sect. Trichogynus Tsoong
早落通泉草 Mazus caducifer Hance
毛果通泉草 Mazus spicatus Vant.
彈刀子菜 Mazus stachydifolius (Turcz.) Maxim. [4] 

通泉草屬檢索表

1莖四方形;葉以莖生葉為主;莖生葉披針形或狹披針形(種22)。狹葉組
1莖圓柱形或有的稍有稜角,但決不為四方形;葉以基生葉為主,莖生葉較寬。(2)
2子房被毛;莖老時至少基部木質化,直立或有時傾卧而節上生根,但無長蔓的匍匐莖;萼脈10條很明顯,萼齒多為披針形,鋭尖(種1-3)。毛蕊組
2子房無毛;莖完全草質,直立或傾卧而節上生根,常有長蔓的匍匐莖;萼脈有的不明顯,萼齒多為卵形,鈍頭至短尖(種4-21)。(Sect. Annuae Bonati, P. P. Sect. Stoloniferae Bonati, P. P. Sect. Caespitosae Bonati, P. P. )通泉草組 [1] 

通泉草屬代表植物

通泉草Mazus japonicus(Thunb.) O. Kuntze
通泉草(原變種)var. japonicus
一年生草本,高3-30釐米,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長,垂直向下或短縮,鬚根纖細,多數,散生或簇生。本種在體態上變化幅度很大,莖1-5支或有時更多,直立,上升或傾卧狀上升,着地部分節上常能長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基生葉少到多數,有時成蓮座狀或早落,倒卵狀匙形至卵狀倒披針形,膜質至薄紙質,長2-6釐米,頂端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齒,基部楔形,下延成帶翅的葉柄,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齒或基部有1-2片淺羽裂;莖生葉對生或互生,少數,與基生葉相似或幾乎等大。總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長或上部成束狀,通常3-20朵,花疏稀;花梗在果期長達10毫米,上部的較短;花萼鍾狀,花期長約6毫米,果期多少增大,萼片與萼筒近等長,卵形,端急尖,脈不明顯;花冠白色、紫色或藍色,長約10毫米,上唇裂片卵狀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較小,稍突出,倒卵圓形;子房無毛。蒴果球形;種子小而多數,黃色,種皮上有不規則的網紋。花果期4-10月。
遍佈全國,僅內蒙古、寧夏、青海及新疆未見標本。越南,蘇聯,朝鮮,日本(琉球),菲律賓也有。生海拔2500米以下的濕潤的草坡、溝邊、路旁及林緣。
通泉草匍莖變種var. wangii
本變種與前一變種的區別為具明顯的短距離匍匐上升的匍枝;花少數,3-7朵;植株較矮小;葉邊緣近全緣。
產雲南南部。生海拔1500-2500米的林間陰濕處。
通泉草多枝變種 var. delavayi
本變種與第一變種的區別為莖多數,常4支以上,並極多分枝;花序伸長,花多數,有花10-20朵,花梗較短。
產雲南及四川西部。生海拔1200-2800米的路邊及濕潤草地。在印度半島東部,西喜馬拉雅地區也有分佈。
通泉草大萼變種 var. macrocalyx
本變種與第一變種的區別為莖簡單不分枝,幾從基部生花;花萼在結果時增大約1倍以上,直徑可達20毫米;基出葉柄較長,常與葉片等長或超過。
產陝西、四川、雲南、廣西、廣東及台灣。生海拔1200-2800米的溪邊、路旁、草坡。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