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元觀

鎖定
通元觀,位於距婺源縣城約60公里的古坦鄉,又稱通元觀村,坐落在村周圍的靈巖洞羣蔚為天下奇觀,是一處開發於晚唐、興盛於北宋的著名遊覽勝地,現為國家級熔岩森林公園
中文名
通元觀
組成溶洞
37個
所屬地區
古坦鄉
建造時間
南宋紹興二十九年( 1159 )

通元觀歷史由來

通元觀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九年( 1159 )。因劉敖在此結庵修道,高宗趙構賜其道號“能真”,御書匾額“通元”,而得此觀名。北宋末年,村人不堪歲賦沉重,羣起民變,焚官驛、毀道觀,積土填埋,其後歷滄桑千年,後人遂不知其蹤。觀多次毀於兵火,現存有清代又重建的數間木構平房。觀後崖壁間鑿有三龕道教神像,今仍保存完好,為杭州僅存的道教神像。在已知的洞羣中以凌虛洞、涵虛洞、卿雲洞、瓊芝洞、萃靈洞、蓮華洞最著。

通元觀位置境域

通元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七寶山東南麓太廟巷內,通元觀熔岩洞羣又名婺源國家靈巖森林公園,地屬黃山餘脈,共由迄今已發現37個溶洞組成,集中分佈在村方圓三公里的區域內,總面積遠超五萬平方米,還有一些熔洞至今還不被人所完全瞭解,無底無根。

通元觀考古發掘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婺源地質考查人員據史料記載,經努力探查, 隱匿千年的古洞羣終於部份重見天日,並在婺源旅遊熱的帶動下成為一處熱門景區。觀基洞是該景區探明的第三十七處古洞,探尋工作始於2003年7月,當地政府和江西三清旅遊集團公司聘請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專家運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等科學手段,測得觀基洞基本位置在通元觀村頭數十米處。經歷時四個月的開挖,終於令古洞重見天日,挖通後一道清泉蜿蜒流出洞口,令人稱奇。基於此前發現的靈巖洞羣諸洞窟內皆曾發現古文物及宗澤、岳飛、朱熹等名人遺蹟刻墨,當地政府已安排人員保護現場,以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通元觀史料記載

據當地汪氏族譜所載:唐會昌四年(公元839年),道士鄭全福雲遊至此,慕其絕景,遂在此建通元觀,靜隱修真。又據《婺源縣誌》及南宋祝穆所撰《方輿勝攬》記載的傳説,一日,鄭全福逐鹿至桃花溪,遇仙翁撐鐵船渡其成仙。此後通元觀香火甚旺。其時此地建有36寮(旅店)、官宦富賈,文人墨客無不慕名前往。傳説觀基洞為靈巖洞羣最幽深之處,洞深約1.5公里,洞中有洞,盤旋環繞,通往鄰近景德鎮之浮樑。

通元觀建築景觀

凌虛洞 在通元觀村南200米處馬形山腰。洞口如巨獸眼睛,陽光照射,有幽幽藍光。洞中多題刻:宋代名將張浚字“紹興壬申十月二十日張浚”,岳飛以矛題刻“張較彥直”、“伯成質夫”。
涵虛洞 在凌虛洞下裂崖處。號稱“第一洞天”。面積7200平方米,遊程2100米。上下7層,層次分明。第一層有天然湖及石林。第二層有密佈歷代墨客詩文的“仙人廊”及“一柱閣”,這根直徑5米的鐘乳石柱上書“中流砥柱”四大字,周圍簇擁著近200人的題墨。第三層入洞,是70餘米之長廊,其上古人題書竟多達1000餘處,有唐御史中丞盧潘、宋代名將宗澤、明給事中戴銑之墨跡。
越“龍門瀉玉”,進入第四層“連環閣”;兩側深谷,幽不可測,立東面石台上,投幣谷中,其聲悦耳,稱“擲錢台”。沿7丈高的岩石而下,是第五層,傳説“八仙”曾聚會於此。第六層為“鐵枴仙鏡”,據傳是“八仙”之一的鐵枴李之仙居。石壁上是齊彥槐的手書陰紋題刻“第一洞天”,也有岳飛、朱熹的遺墨。洞之底層第七層,有條長100餘米,寬10餘米的“仙人河”,河上有座“樓閣”,雕花飾玉。河之盡頭石壁,曰“四龍壁”。壁下池稱浴龍池,上懸薄如輕紗的“龍帳”,人稱此處為“龍宮”。
卿雲洞 在通元觀村東。洞高35米,外寬內窄。洞頂乳石倒掛,狀若祥雲簇擁,故名。洞中有長達500多米的溪水、唐御史中丞盧潘等人的摩崖題刻還有玉佛台,與之對稱的是釣魚台。台下有螺螄石,前行不遠,是鯽魚台。相傳鯽魚精欲躍水成仙,呂洞賓聞訊斬石相攔。其石名龍門閘。越閘,豁然開朗,名“聚仙堂”。聚仙堂四周,環列九真閣、蓮台、雷公洞、錦繡墩、珊瑚叢、雪花石以及阡陌交通的“仙人田”。
瓊芝洞 在通元觀村東北。洞中鐘乳石所構壽星、丹鳳、梅花鹿、瀑布無不神態皆肖。“瀑布”尤為奇特。金闕門外,有結實累累的蟠桃樹。巖壁上有宋宰相何執中、刑部侍郎何鑄、理學家朱熹等人的題墨。
萃靈洞 在通元觀村西南。面積2萬平方米。洞中有200米之長廊,天兵神將佇立廊側;廊之盡頭為高數十米,廣3000平方米的靈霄宮,玉帝居中,百尊玉佛圍於四周。又有九龍單鳳,舞於座前。靈霄宮之西北為震寰宮,別有一座長達數丈的“震天磬”,擊之聲若雷鳴,餘音迴盪,久不能息。沿一走廊前行,便至霓虹宮,洞光映照石鐘乳,五彩繽紛;靈霄宮之西南為“天池荷香”,其荷葉如鱗,池水如鏡。登霓虹宮之頂,便見太虛宮、蓬萊島、雷音寺、瑤池盡在其中。皆為鐘乳石造就。洞外有一片古林。
蓮華洞 在通元觀村後。是唐代道士鄭金福建觀前修真的地方。洞口有象、獅、龜把守。洞頂一片紅蓮中,有鐘鼓各一,投物擊之,“鼓”聲渾厚,“鍾”聲如磬。“羣仙堂”在洞深處,面積約1200平方米。其四周,洞中有洞。巖壁有宋、元、明、清數百人之題墨。明代戴鋭贊此:“密房曲屈,不可窮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