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逆時光

(沙爽著散文集)

鎖定
《逆時光》是沙爽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2年5月。 [1] 
《逆時光》以其清雋華麗的語言,山峯迭起的聯想力,營造了一個屬於沙爽的文學世界。作者將單獨的生命個體置於廣闊無垠的世界和時光深處,精細而敏感地記錄其所感知或遭遇的種種碰撞。這些來自時光深處的記錄與玄想,使生活的平淡變得意味深長,簡單的事物釋放出它的傳奇。 [2] 
2013年,《逆時光》獲得第八屆遼寧文學獎 [4] 
作品名稱
逆時光
作    者
沙爽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150千字

逆時光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兩部分:“左輯:方向”和“右輯:時光”。在這個以加速度前行的時代,在浮躁喧囂的城市中央,沙爽獨自用文字壘出一座清幽的島嶼,一場兩顆心靈之間的對話和碰撞。沉靜,優雅,深邃,睿智,兼有幽默、自嘲與內省——可以説,它們幾乎呈現了這個複雜的社會對同樣複雜的生命個體的全部要求。 [3] 

逆時光作品目錄

左輯:方向
方向
答案
月蝕
回去
近行者
暗光
深藍
剪刀
風乍起
夜行車
陰性漢字
那條叫沙爽的魚
浮影之一:瀋陽
在與火箭相反的方向
物質的廚房,靈魂的依傍
右輯:時光
逆時光
裂紋
殘年
柚子
手語
海虹時間
春天的自行車
童年的多米諾
時光飄落在葡萄園上空
兩個女人的編年史
鏡子裏的時光
温泉小鎮
河流
是年
波瀾
舊色
懸案
總有一條道路(代跋) [3] 

逆時光作品鑑賞

沙爽在散文中傳達的是她對世界的一種主觀態度,從光怪陸離的生活現象到寧靜的內心世界,這之間有一條隱秘的道路,直達人類之所以為人的道路。令人詫異的,是她的經驗與想象結合的能力。她將生活經驗放置於縱橫闔捭的想象之中,猶如色彩的變奏,在深度和廣度上對經驗做着複雜的審美嘗試。但她的這種想象又不是毫無規矩的放縱,而是沿着一條切入事物現象和本質的路徑,達到細緻深遠的境界。
文章的境界自然取決於作者的境界,沙爽在文本空間中找到了想象的落腳點和經驗的昇華之處,這種格局如同硬幣的兩面,一面是縝密的現實經驗,一面則是酣暢的想象流瀉。大氣而非霸氣的韻致出現在把人、物和事放置於歷史大格局的思維舞蹈中。《童年的多米諾》是一篇寫人的散文,寫自己也寫與自己童年有關的那些人。顯然規矩的敍事是作者所不取的,她不會寫成魯迅的“閏土”,也不會寫成高爾基的《童年》,註定,她要揭示在這些人和事背後的隱喻。《逆時光》看似關於歷史的重述,但略帶先鋒性的格調所呈現的是對時間、對歷史、對人生、對精神和對死亡的景仰。“世界上已經發生過太多事情,而一隻執意向着過去奔走的大鐘,不用説,與這個世界早已格格不入。這個世界已經被證明不是詩意的,因此不再需要諸如此類的祈禱和象徵”,與此相對的,則是人的亡故:“大鐘被摘下來的第二年,他的面容變得像初生嬰兒那樣透明。他在她的懷抱裏,久久地望着她,然後慢慢地閉上了眼睛。”時間從反向到正向,是人類精神對迴歸與現實的猶豫抉擇,人們甚至可以將其看作是對幻滅的寓意。
她從對一個孩子的説服,通過語言與現實相比的乏力和無助,思考到生活對人生本質的逆向力量。在那篇叫《柚子》的文章中,能夠覺察到從瑣碎的經驗之中抽出的關於人與人以及人與生活的真誠和善良,或者,這是沙爽面對真實時的基本原則。愛並非一把萬能鑰匙,在親情敍事中想象力往往失去魔力,但將情感與藝術表現力混為一談卻是散文創作的一大陷阱。在這一點上,《青春的自行車》充分顯示了沙爽的冷靜與智性,她像拆解遊戲拼圖一樣把時間打開,卻有可能拼出另一個圖案,那或許是一個不在設定範圍之內的、只存在於想象中的圖案。 [7] 

逆時光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13年10月30日,《逆時光》獲得遼寧省作家協會第八屆遼寧文學獎散文獎(營口市作協推薦)。 [4] 

逆時光作品評價

“沙爽的人生是獨特的,這讓她的散文寫作也顯示出獨特的想象力和藝術追求。散文集《逆時光》以精美新奇的語言,穿越式的聯想,營造了一個屬於她自己的文學世界。對沙爽而言,世界的真相不僅存在於現實,也隱匿在個體的生命體驗中。因此她選擇了震驚與發現的姿態,細微地記錄了生命感知到的種種碰撞與疼痛。在她沉思默想的世界裏,我們看到了精神的困窘、生存的艱難、成長的富足——這些來自時光深處的記錄與玄想,使生活的平淡變得意味深長。”(2013年度遼寧文學獎頒獎詞) [5] 

逆時光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時間
ISBN
逆時光
沙爽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2年5月
978-7-205-07337-4 [1] 

逆時光作者簡介

沙爽,百花文藝出版社《散文》編輯部編輯。作品散見《詩刊》《散文》《鐘山》《天涯》《大家》等刊。出版有散文集《手語》《春天的自行車》《逆時光》《拈花》,長篇歷史人物傳記《桃花庵主——唐寅傳》,歷史隨筆集《味道東坡》等。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