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返點

鎖定
“返點”兩個字最早出現於何年何月已經無可考究,然而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大概就是2004年以來了,於是便有了“返點行業”,也便更加確立了“返點模式”的影響。
中文名
返點
外文名
rebate
盛行時間
2009
影    響
返點模式

返點概念

是指導購商將商家的利潤最低化,消費者經過導購商去第三方商家消費,第三方商家給導購商一定的利潤提成,而導購商則再把這部分提成的一部分返給消費者。

返點詞彙盛行

2009年金融危機時,多數人們紛紛選擇省錢模式過活。於是這個行業倒是反而在大多數行業都漸顯疲憊的時候盛行。

返點相關網站

一般認為是buyren最先提出返點給會員的模式,後來返還網將含義模糊的返點改稱返利後將其規模做大。360、人人、騰訊等也殺入這個市場,説明返點(返還網)的前途大有可為。

返點一個模式

返點舉例

拿“返還網”做例子,從返還網到別的網上商城買東西,商城會給返還網一些銷售提成,而返利網再把提成返還給會員。如此,會員便省錢了、商城的銷售也多了、返還網也賺了流量,這便是“三方共贏”的模式。類似這種模式的運營的網站還有“惠集網”,“網易返現”等。

返點模式分析

優勢:這個模式的妙處在於:凡是參加返還這個模式的商家或者客户都可以得到實在。那麼大家都得到了實惠,總是會有人不實惠了吧?是的。不實惠的就是那些參加了返還這個模式的商家的競爭者了,客户逐漸會從做他們的消費者流到做返還模式的商家這裏來了。
劣勢: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於全球平均水平(21.1%)。所以返還行業前景要看網民數量,要看網購人數,還要看網上商城的興衰而會有波動。這個是返利網的劣勢。

返點一個行業

任何一個行業的出現都是有其社會背景的,返還也是一樣。金融危機下,人們紛紛選擇省錢的過日子方法。而返還行業的興起正是這樣應時而生了,當然這個行業能不能真正地被人們更加普遍地接受還有待考證。

返點返點類型

返點的具體形式,需要分線上和線下。線上由網上商城和專業的返利網站組成,如免郵等優惠,用户可以在購物商品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返點。線下是由實體店組成,消費者購買商品後會有相應的代金券,和現金返點。

返點超市返點

超市合作方式分經銷與代銷:比較常見的是經銷,就是你提供給超市進價,售價是由超市的採購人員定價的(一般在進價的基礎上加15%-30%);並且由超市下訂單,你就按訂單送貨,並且按訂單量和進價開具增值税發票。那合同上的返點是指在進價的基礎上扣除的。(舉例,你供給超市的進價是100元,超市售價是120元,當月訂貨量為10個,如果返點是5%,那你就是返給超市50元)。另一種就是代銷,就是你決定在超市裏的售價,超市不會給你下訂單,庫存是由你的自行管理的,發票是按超市每月的銷售數據結算的,返點是在售價的基礎上扣除的,(舉例,你定的超市售價是120元,當月銷售量為5個,如果返點是20%,那你就是返給超市120元。)另外建議,供給超市供價(要去掉所有費用和返利),當中的毛利最好不要低於30%,有能力的話,還是請教對這個渠道比較瞭解的業務人員吧,還是會為你的省掉不少學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