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近潮汐節律

鎖定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陽與地球的萬有引力引起的。許多生活在海洋和陸地交界區域的生物受到潮汐週期變化的影響。形成與潮汐變化週期相同或相近的生物節律。這種節律稱為潮汐節律或近潮汐節律。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外源性的。後者是內源性的。 [1] 
海洋生物的生理功能和活動行為,常表現出這種近潮汐節律特徵。例如招潮蟹覓食活動就呈現這種節律。 [2] 
中文名
近潮汐節律
外文名
Circatidal Rhythmus
別    名
潮汐節律
主要形成原因
地球海洋表面受月亮的引力而形成

近潮汐節律概念

近潮汐節律是指生活在沿海潮線附近的動植物,其活動規律與近似12.5小時的潮汐時相一致,如漲潮時牡蠣將殼打開進行取食活動,招潮蟹則躲入洞內;退潮時牡蠣將貝殼緊緊關閉,而招潮蟹則在沙灘上積極覓食。 [3] 

近潮汐節律特點

近潮汐節律是海洋生物與潮水漲退的變化相適應的節律行為,即是地球海洋表面受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周期性漲落現象(潮汐漲落的時間每天一般都會推遲50分鐘)。 [4] 
很多潮間帶的生物都表現有近潮汐節律,這些生物主要包括藻類甲殼類魚類爬行類等。例如,浮游動物靜水壓的近潮汐節律的自由節律週期為12.5 h。另外,人體的血壓和心率等變量也存在近潮汐節律。該節律也能夠接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導引,並與環境節律的週期同步。 [1] 

近潮汐節律研究與運用

①通過室內實驗與海區現場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10℃、18℃及20℃下3種不同規格(殼高:S:2.5cm;M:5.5cm;B:6.8cm)的長牡蠣耗氧率、排氨率及鈣化率的日變化。實驗結果表明,長牡蠣的代謝有一定節律性,其中,呼吸表現為晝夜節律,在水温10℃時為夜高晝低,夜間的耗氧率比白天平均高0.07mg/ind·h;水温20℃時,室內實驗的呼吸率無明顯節律。而現場實驗則表現為晝高夜低,白天比夜間高0.08mg/ind·h。排氨率與耗氧率變化不一致,白天和夜間分別有相近的變化趨勢,可能是受到潮汐節律的影響;長牡蠣的鈣化則表現出複雜的變化,不同時間段間有顯著差異(P<0.05),但沒有明顯的節律性。在進行牡蠣生理實驗時,要避免取短時間的生理指標計算其代謝水平,應選擇不同時段進行重複實驗。 [5] 
②長江口是日本鰻鱺鰻苗的主要產區,利用2007年1~5月在長江口的長興島、橫沙和杭州灣小洋山4個取樣點得到的日本鰻鱺鰻苗漁獲量數據,初步研究了鰻苗的補充時間分佈以及補充量與潮汐、月相等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發現鰻苗在長江口的補充時間從1月下旬開始到5月中旬結束,鰻苗日產量峯值出現日期從長江口外向內逐漸推遲,與其洄游路線一致。長江口附近潮汐為半月潮,每月有兩次漲落潮,鰻苗溯河量與潮汐週期呈現一定的節律性,每月有兩次鰻苗峯值。河口區鰻苗溯河具有潮流選擇性,長江口內鰻苗溯河量起汛潮多於落汛潮;長江口外鰻苗溯河量和潮汐振幅呈現正相關趨勢,日本鰻鱺鰻苗的溯河量與月相變化也有一定的關係。 [6] 
參考資料
  • 1.    王正榮主編.時間生物學:人民衞生出版社,2008:39
  • 2.    冼勵堅主編.生物節律與時間醫學: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3
  • 3.    俞夢孫,楊曄,孫聰主審;李鳴皋主編;王松俊,徐建中,常耀明副主編.艦載航空醫學(上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5:206
  • 4.    蔣文明主編.亞健康診療技能: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74
  • 5.    任黎華, 張繼紅, 方建光,等. 長牡蠣呼吸、排泄及鈣化的日節律研究[J]. 漁業科學進展, 2013, 34(1):75-81.
  • 6.    管衞兵, 丁華騰, 宣富君,等. 長江口環境條件對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鰻苗溯河洄游的影響[J]. 海洋通報, 2009, 28(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