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鳳妹

鎖定
農鳳妹,女,1965年生,壯族,坡芽情歌代表性傳承人。 [1] 
中文名
農鳳妹
外文名
NongFengmei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4月
傳承項目
坡芽情歌
非遺認證
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農鳳妹人物經歷

農鳳妹自幼就向祖母和其他老人學唱山歌,祖母經常手把手教她畫坡芽情歌中的符號以幫助記憶。久而久之,這些圖案符號深入心中,每唱一首歌,腦子裏就會有一幅圖案,只要見到該物象,即可唱誦整首山歌,這種記錄山歌的方法代代相傳。經過多年手口並用方式的學習,農鳳妹掌握了“坡芽情歌”裏所有的歌詞和曲調。出於對情歌的摯愛,為了把這些凝聚着對美好生活追憶和憧憬的山歌文化珍藏下來,她就用土方法(採仙人掌果實的汁液,用竹籤沾汁書寫)把情歌符號描繪記錄在一張自制土布上收藏,這些圖案大多取自壯鄉日常生活事物,筆法簡潔、寫意傳神,個個鮮活着濃烈的生產生活氣息,神似壯錦圖案。
農鳳妹在每年的壯族傳統節日“隴端節”及各種活動中擔任主唱,把祖輩留下的傳統文化習俗以山歌為載體傳承下去。自從農鳳妹成為坡芽情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後,就積極履行傳承義務,農閒時與村中婦女以歌娛樂;她還帶領村中姐妹們用針線把坡芽情歌符號繡在土布上,把壯族山歌文化和壯錦藝術有機融合,形成坡芽特有的文化藝術品;此外,農鳳妹還是坡芽山歌合唱團的指導和領唱,在村裏集中教授小學生唱畫坡芽情歌。並經常代表富寧壯族山歌到縣、州、省乃至中央演出。
農鳳妹徒弟眾多,她的徒弟大多是本村的壯族青少年。農忙時,在田間地頭勞作的間歇時間,村裏的壯族青年便在樹蔭下向農鳳妹學唱坡芽情歌,既起到娛樂作用,又起到很好的傳承作用。農閒時,村裏中年婦女聚集在一起,一邊刺繡、一邊向農鳳妹學習吟唱坡芽情歌,自娛自樂,同時也讓村裏的孩子們耳濡目染,自然就能誦讀吟唱坡芽情歌。出嫁的女青年把坡芽情歌帶到了外地,使坡芽情歌得到推廣和流傳。到外地讀書的坡芽村孩子,也把坡芽情歌帶到了坡芽大山之外。

農鳳妹獲得榮譽

農鳳妹多次受邀到縣、州、省,乃至北京參加演出、宣傳和講座活動;
2006年接受了雲南電視台《今日話題》欄目組採訪並播出;
2007年被富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民族民間音樂傳承人;4月列為州級非遺傳承人;
2008年在全縣第五屆農民文藝匯演中獲縣級二等獎;兩次以民間藝人身份當選富寧縣人大會代表;
2009年受邀參加文山州文學藝術聯合會並受表彰,又接受了中央電視台《探索與發現》欄目的採訪,並在央視、美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發佈;
2009年3月底到昆明參加“三月三”節《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情歌》首發式暨情歌演示會;
2009年4月11日應邀參加右江區第三屆陽圩山歌節,榮獲右江區第三屆陽圩山歌節第二名佳績;
2010年6月逐級申報為雲南省“坡芽情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1年2月受邀到北京清華大學參加趙麗明教授主講的學術研討會;
2011年3月9日-14日到北京參加解放軍歌劇院舉行的“守護家園·文化表情—土風計劃原生態文化展演周”演出。
她曾多次被採訪和宣傳過,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建明研究員等專家專程前來考察;
青歌賽期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主任田青專程趕到坡芽村探尋坡芽情歌多聲部的特色。此外中國著名詞作家、音樂製作人陳哲來訪;原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梁庭望;原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壯學會會長戴光祿;雲南省壯學研究會專家何正廷等先後來訪。
2022年6月,雲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21年度傳承活動評估情況為合格(公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