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鎖定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02年經教育部審批設立。實驗室立足雲南生物多樣性、氣候多樣性、地理多樣性和民族多樣性優勢,依靠實驗室修德博學、敬業創新的團隊精神,持之以恆,自主創建了實驗室立足的核心理論—“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和保護”,形成了“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害控制”鮮明特色。
中文名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成立時間
2002年
批准機構
教育部
地    區
雲南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展思路

緊扣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一條主線,立足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資源和生產方式多樣性獨特的研究條件,針對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和保護的科學和技術問題,系統開展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形成獨具特色實驗平台,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總體定位

立足資源,扣準特色,自主創新,領域前沿。即立足無可替代的雲南生物多樣性優勢,扣準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促進種質資源保護的研究特色,自主創新其科學理論和關鍵技術,引領本領域國際研究前沿。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目標

闡明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和品種資源保護的基本原理,發現基本規律,創建基本方法,構建綜合應用技術,提供成功範例,為國家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產業化基地提供原創性研究成果、創新人才和信息諮詢。建成獨具特色、國內外知名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和保護研究中心。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

根據實驗室定位和目標,長期形成了兩個方向:其一,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其二,農業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持續利用。兩個方向為一個有機整體,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促進品種資源的保護,品種資源合理利用增強控制病蟲害能力,兩者互為前提,因果互動。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內容

1.判識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作用、效應、規律和特點;
2.研究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分子、個體、羣體水平的機理和機制;
3.構建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應用模式和方法;
4.研究農業生物多樣性促進種質資源保護的效應、時空尺度及其關聯;
5.農業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創新和利用;
6.構建通過利用促進保護的應用模式和方法。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特色

1.國際上農業生物多樣性研究不可替代的對象和條件
我國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資源、多樣的生產方式以及眾多的農業人口在國際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我國西南縱向嶺谷區是北半球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地區;雲南特殊的地理地貌、氣候、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樣性優勢,均為國內外農業生物多樣性研究不可替代的對象和條件。
2.農業生物多樣性學科前沿特色
實驗室提出了在利用中保護生物多樣性研究框架,在國際上創建了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理論,實現了通過利用促進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技術突破,形成與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應用模式,具有明顯的學科前沿特色。
3.利用不可替代的研究對象和條件,提高我國該領域研究的前沿地位
實驗室長期以來立足不可替代的農業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主線,聚焦利用與保護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在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和種質資源保護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形成了通過利用促進保護的學科前沿特色,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認可和高度關注,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研究的國際前沿地位。
4.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養,推進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學科發展
農業生物多樣性雖然是當前國內外農業研究最熱門的課題之一,但其發展歷史僅十餘年,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實驗室長期的工作積累,促進了該學科的交叉融合、信息交流、人才聚集和培養,豐富和發展了學科內容,推進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學科發展。
5.為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支持
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恢復和保持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實驗室長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和諧發展的新途徑,努力為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原創性研究成果和技術支持。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隊伍

實驗室現有研究開發人員56人,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21名,45歲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員佔84%,留學回國人員32名,具博士學位29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6名。有國內外客座教授22人。學術隊伍中有973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3人,雲南省特聘教授1人,雲南省學科帶頭人6人。2006年實驗室創新團隊帶頭人朱有勇教授獲教育部授予的國家級教學名師獎,雲南省政府頒發的首屆興滇人才獎;李成雲教授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蔡紅副教授獲得教育部第十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成果

五年來主持實施和完成了國內外相關科研項目141項,研究經費3934萬元,其中973項目1項,全球環境基金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4項,863計劃6項,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業高技術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雲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6項,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項。該創新團隊提出了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和保護傳統農家品種的構想,經過多年持之以恆的潛心研究,取得了兩方面的主要成就:其一,發現了水稻品種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的基本規律,發明了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專利技術。近三年來,該技術發明在雲南、四川的累計應用面積已達2366.34萬畝,且面積逐年擴大,恢復使用傳統農家品種179個。其二,發現了農作物物種多樣性控制病害的基本規律,發明了玉米、馬鈴薯、小麥、蠶豆作物多樣性控制主要病害4項專利技術,並進行了大面積推廣應用,三年來僅雲南省已累計推廣1200餘萬畝,恢復使用傳統農家品種52個。在Nature、Bioscience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農業生物多樣性研究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15部,其中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在《Nature》第406卷6797期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生物多樣性利用和保護方面曾獲國際獎2項,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農業部豐收二等獎1項。培養博士研究生31名,碩士研究生235名,本科生470名。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技交流

實驗室與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荷蘭、菲律賓、越南、泰國等28個國家建立了長期的國際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關係;與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國際植物資源研究中心(IPGRI)、國際馬鈴薯研究中心(CIP)、英國 Wolverhampton大學、荷蘭Wageningen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等長期地開展了科技合作和人才培養工作。與11個國家和3個國際農業研究所建立了ABPM(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for Pest Management)研究網絡。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國內10餘個單位進行了長期科技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流動、競爭、開放、合作的局面。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

實驗室經過長期的積累,目前已擁有1500多萬元先進配套的現代化儀器硬件設施,如超微結構研究系列,離心機系列,核酸分析系列,蛋白質分析系列和計算機人工智能分析系列,並有良好對內對外計算機網絡系統。擁有兩幢共計5140平方米的科研樓,800平方米的試驗温室及七個校外研究示範基地。
為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平台和服務功能,實驗室設立了專門的儀器管理崗位和嚴格的規章制度。設備管理人員實行24小時責任值班,值班人員根據實驗室管理規則,負責儀器設備的管理和技術服務工作,做好有關情況記錄。運行以來,極大地方便了室內外的科研人員,晚上,節假日都能很方便地到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大型儀器測試實行有償服務,無論本室教學科研測試或對外服務,根據藥品成本及儀器開機損耗費用適當收費。主要設備的使用情況是:離心機系列年運行2183機時、人工智能系列年運行3921機時、核酸分析系列年運行3342機時、電鏡系列年運行1206機時、蛋白分析系列年運行1426機時,3台PCR儀年運行平均都在6000機時以上,電泳和數據圖像處理系統年運行也在6000機時以上,基本處於開機狀態。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蟲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展目標

發現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基本規律,明確基本原理,創建基本方法,構建綜合應用模式,提供成功範例,具體目標為:
(1)基礎理論:明確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遺傳學、流行學和生態學原理。
(2)基本方法:構建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應用模式和技術方法。
(3)應用範例:提供遺傳、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應用範例
(4)學術地位:在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研究方面保持國際前沿地位,對國際學術界產生重要的影響。
(5)人才培養:形成農業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優秀科學家羣體,培養博士、碩士生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