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專業化

鎖定
農業專業化是農業生產分工的一種形式。主要包括三種:地區專業化、生產單位專業化及工藝專業化。地區專業化是指某一地區專門生產某一種或某幾種農產品。某地區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適宜種植某種作物,就要充分利用其自然條件,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效益。生產單位專業化是指某個生產單位專門生產某種作物。如我國農村改革開放取得比較好的地區建立起來種糧專業村、養豬專業户等。工藝專業化又稱分段專業化或作業專業化,是指一個生產單位完成全部生產過程的一個環節。如北京鴨的生產,某個單位專門繁殖種鴨,某個單位專門飼養,某個單位專門產蛋,某個單位專門育肥等。農業專業化能夠充分利用自然、人力、物力資源,因而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 [1] 
中文名
農業專業化
所屬學科
農學
屬    性
科學技術
結    構
專業化生產
效    率
提高生產效率
釋    義
指各個地區、各個農業企業專門經營某種(或某幾種)農產品或從事農產品生產全過程中某個生產環節的生產活動
內容介紹
產生和發展農業專業化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和標誌,它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農業生產是自給半自給性的,即一個地區或一個生產單位要生產出供自己消費的全部或大部分物質資料,因而這種生產只能是“萬物俱全式”的。資本主義侵入農業以後,農業中的商品經濟蓬勃發展。這時一個地區或一個農業生產單位的農業生產不再是或主要不再是為了直接滿足自己的消費,而是為了或主要是為了通過交換滿足他人的消費,於是自給半自給性的農業生產轉變成為大規模的商品經濟。與此同時,農業中的社會分工也日益發達,生產者之間越來越要求相互交換產品,農產品也就越來越多地作為交換價值來生產。社會分工越發展,商品經濟越興旺,個別地區或個別生產單位的生產內容越趨向單一,農業專業化水平越高。
農業專業化最初是在農業企業之間的分工日益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稱為農業企業專業化,例如有的企業專門或主要種植蔬菜,有的專門或主要飼養奶牛或肉牛等。以後,農業企業化逐步發展到整個地區進行某種專業化的生產,稱為農業地區專業化。由於農業生產是分佈在廣闊的土地上,並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制約,所以農業地區專業化的產生是農業專業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農業企業專業化和地區專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又出現了農藝過程專業化,即一個地區或一個企業專門或主要完成最終產品整個生產過程的某一階段或某一環節的生產活動。其中主要有兩類:①專門或主要生產中間產品,例如有的只進行畜禽的繁殖,有的只進行幼畜幼禽的飼養,有的只進行畜禽的育肥或產蛋等。②專門或主要從事農業物質技術服務,例如農業機械服務、植物保護服務等。
農業企業專業化、地區專業化和農藝專業化這三種類型的專業化相互聯繫、相互促進,有時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例如專門育肥肉雞,這類企業屬農業企業專業化,其生產活動屬農藝專業化。
在有些國家,根據專業化程度的不同,將農業專業化分為兩類:①混合專業化。即一個農業企業或一個地區有兩個以上的專業化生產項目。②狹窄專業化。即一個農業企業或一個地區只從事一種專業化產品的生產。
農業專業化的意義和影響農業專業化的因素農業由“萬物俱全式”的自給半自給性生產變為專門化的大規模商品生產是一個歷史的進步,它不僅擴大了工農業之間的交換,而且也擴大了各種農業區域之間、各種農業部門之間和各種農產品之間的交換。交換的擴大意味着農業生產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核算(首先是地方市場的核算,其次是國內市場的核算,最後是國際市場的核算),越來越承受更大的市場競爭力的衝擊,從而大大推動了農業技術改造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具體地講,農業專業化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①有利於發揮各地區、各農業生產單位在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方面所擁有的優勢。②有利於採用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農業技術。③有利於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④有利於節約投資和提高投資效益。⑤有利於提高經營管理水平。⑥有利於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成本,改善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收入。
農業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受社會生產力的狀況所制約和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自然經濟資源條件、科學技術水平、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狀況、市場供求狀況以及經營管理水平等等。一個地區、一個生產單位在確定農業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時,需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中國的農業專業化1949年以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農業生產落後,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很不發達,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型的自然經濟,全國只有極少數的地區和農業生產單位實行專業化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農業專業化有了進展,例如棉、麻、煙、糖、油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了,佈局更集中了,商品率也提高了。隨着大中城市的發展,蔬菜、牛奶、蛋等副食品生產基地的建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全國大多數地區和大多數農業生產單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把主要力量放在糧食生產和解決糧食自給上,從而極大地限制了農業專業化的發展。1978年以後,農村商品經濟得到很大發展。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長期以來存在的供應緊張的局面已經扭轉,農、林、牧、副、漁各業都有較大的增長,農業內部的生產結構和整個農村的產業結構趨向合理,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專業户如糧食專業户、棉花專業户、養豬專業户、養禽專業户等。這一切變化都同農業專業化密切聯繫着,都推動着農業專業化的發展。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