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動員

鎖定
農業動員,根據戰爭需要,從總體上調整農業生產品種、佈局,增加糧食及戰時急需農產品生產和徵購,保證戰時農產品供應的經濟動員。 [1] 
中文名
農業動員
類    型
戰爭領域術語
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滿足戰爭對農產品的需要,組織調動農業資源的活動。國民經濟動員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資料的動員、農業勞動力的動員和對農產品的集中控制。對於戰時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證農產品的供應,滿足武裝力量作戰和社會生產生活對農產品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對農業與戰爭的關係有過精闢的論述,指出“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管子・治國》),軍“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孫子・軍爭》),“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鄧艾傳》)。他們都把農業作為富國強兵的基礎、前提及進行戰爭的主要保障。許多統治者把鼓勵農耕作為根本國策,把加強糧食儲備作為備荒備戰的長遠之計,把軍事屯田作為鞏固邊防的戰略措施。在現代戰爭條件下,農業對於保障軍民的糧食供應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對於保障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的原料供應,其作用是其他產業和經濟部門無法取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爭規模大,參戰兵力多,糧食和農產品消耗劇增,僅靠戰前的糧食儲備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參戰國不得不在戰爭中進行農業動員。如德國對糧、棉實行配給制,限制消費,發展代用品;英國對黃麻、羊毛和原料價格實行管制;美國成立糧食管理機構,對糧食實行統制等。德國為了發動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強化農業生產組織,刺激農業生產,調整居民飲食結構,加強糧食儲備等。戰爭期間,更採取了許多措施,如糧食配給制,平抑物價,對農業生產、流通、分配進行統制,研製木材飼料化和人造奶等代用品,大量奪取佔領地區的糧食,利用外國勞工和戰俘進行糧食生產等。蘇聯在蘇德戰爭前就儲備糧食616.2萬噸;戰爭爆發後,對糧食和其他食品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度,調整糧食和畜牧業的生產佈局,建立生產基地,在東部地區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和牲畜飼養量,動員婦女、老人、少年和疏散來的居民參加農業生產,鼓勵軍隊和工礦企業進行農副業生產,動員職工、居民種自留地、養牲畜,允許軍隊在戰區徵購糧食等。美國、英國在戰爭期間,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業投資,擴大種植面積,加強農業機械化,提高了農業生產力。美國的農業產量1944年比30年代末增加了33%,英國的農業產量1943年比戰前提高70%。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次革命戰爭中,各革命根據地在敵人包圍、封鎖的極端困難情況下曾成功地進行過農業動員。主要措施是:制定土地、税收、農產品徵購徵收和獎勵政策,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鼓勵羣眾開荒,擴大耕種面積,興修水利,提高糧食產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展大生產運動,黨、政、軍、民自己動手,種糧養豬,紡紗織布;組織互助組、變工隊、合作社,有計劃地調劑勞動力,發展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作物,解決手工業、輕工業生產原料等。通過農業動員,保障了軍民的糧食和部分日用品的供應等,有力地支持了戰爭。進行農業動員的一般做法有:①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佈局,制定適應戰爭需要的農業生產計劃,規定農業生產的產品品種,擴大戰爭急需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②對農產品實行統管,加強收購,禁止糧食自由買賣;實行嚴格的糧食配給制度;改變飲食結構,鼓勵軍民節衣縮食,食用代用品。③增加農業投資,發展農業機械,加強農業生產的管理;對遭受戰爭破壞的農業地區,動員和組織農民生產自救,整修被毀壞的農田,搶種成熟週期短、產量高的糧食作物,保障正常的生產和生活需要。④挖掘農業勞動力潛力,組織婦女、少年、老人和閒散居民參加農業生產。⑤組織後方部隊和工礦企業,自己動手進行農副業生產,彌補糧食供應的不足。⑥搶收臨近前線地區的莊稼,搶運農業機械;組織居民後撤,保護農業生產力。戰時農業動員的順利實施,有賴於平時的準備。世界許多國家平時進行農業動員準備的主要做法是:①根據戰爭預測,對糧食和工業生產原料的需要量作出估算,編制農業動員計劃和規劃;統籌安排農業動員計劃和發展計劃。②擴大農業投資,加強農業建設;有重點地建設農業基地,開發山區和邊疆,擴大種植面積,發展農業機構,興修水利,提高農業產量。③加強農業科學研究,開發農業資源,挖掘農業生產潛力,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物資技術保障,提高農業生產能力。④有計劃地增加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儲備。⑤建立健全農業動員機構,制定和頒發農業動員法規等。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上》: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1215頁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