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村職業教育

(教育學領域術語)

鎖定
農村職業教育是一種針對農村的職業教育。大師黃炎培“大職業教育主義”揭示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徵及特殊功能,更充分地挖掘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潛力。
其目的:一為謀個性之發展;二為個人謀生之準備;三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四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它是一種與傳統教育迥然不同的適應現代社會需要和教育自身發展需要的大教育觀,把興辦職業教育納入了整個社會發展的運行機制之中。
中文名
農村職業教育
行    業
教育

目錄

農村職業教育定義

張家祥等學者從教育方式和對象角度對職業教育從廣義與狹義界定,指出“凡是通過言傳身教、口手相傳、世襲家傳以及師傅帶徒弟等方式,在勞動和生活過程中傳授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活動,都是廣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狹義的職業技術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傳授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活動,主要指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這亦是大多數國內學者之定義,辭海中定義職業教育為“給予學生或在職人員從事某種生產、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分就業前和就業後兩類。”顧明遠説職業教育乃是“傳授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農村職業教育性質

從有關教育家提出來的定義和觀點可以看出,由於分析的角度、認識和出發點的不同,表面上存在諸多不同的職業教育概念,但是可以看出其對職業教育實質的理解的核心是一致的,都強調職業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態度的傳授或培養。據此,我們也可以斷定職業教育具有如下之性質:
1.職業教育是一種專業教育,以提高個人勞動技能:
2.職業教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3.職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勞動者的職業素質與技能影響到國家競爭力;
4.為提高職業教育的效率,需要對學校、社會化教育過程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職業教育是“適用於由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提供的旨在為工業、農業、商業和相關的服務業等領域提供人們“準備的所有的教育形式。”是普通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為某一職業領域做準備的一種手段;是繼續教育的一部分。”職業教育實際上是為培養職業能力而進行的教育。
隨着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本身的不斷演進,人們關於職業教育的認識日益深入,解釋也更科學化。職業教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地説職業教育是一切能夠增進人們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人們的職業態度,使人們能順利從事某種職業的教育過程;狹義的職業教育指的是學校對學生職業教育,即通過學校對學生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職業知識、技能和態度,以便為學生將來從事某種職業做準備。
農村職業教育是整個社會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個人生存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競爭力,具有公共性,是達致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具有公共產品性質,併產生正的外部效應,這些特性要求政府幹預其有效供給,現代政府理論表明,政府可以通過公共財政資金的投入解決農村職業教育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通過立法和公共政策的方式規定其發展趨向,同時也不可忽視政府適度管制。
通過農村職業教育來改善農村勞動力結構的做法,既是一種理論創新,也是一種產業結構創新。美國學者熊彼特説:“只有新技術被應用於生產實踐並形成新的生產力時,才能稱為創新。”未來學家托夫勒也指出:“知識是影響社會力量轉移的決定力量。”可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核心問題,是必須大力發展以擴張知識為核心的農村職業教育,而政策的創新則成為普及農村職業教育的先導。農村職業教育要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實施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促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和農民脱貧致富,提高進城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幫助他們在城鎮穩定就業。

農村職業教育總結

綜上所述,農村職業教育,是指培養建設農村和為農村社會服務體系的經營管理、技術人員的教育。本文提出的農村職業教育是一個體系範疇。這個體系是以高等職業(成人、繼續教育) 教育為龍頭,以中等職業教育(農業中專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教育) 為骨幹,以縣鄉村農業職業(成人) 教育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基礎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它具有高、中、初的層次性,和農村普通教育、農村成人教育和農村繼續教育相輔相成,和農業科研、推廣和開發互為補充、緊密相聯。它有一定層次性、系統性、開放性和完整性,這個體系能夠為整體推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廣大鄉村幹部、專業人員和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提供智力與人才保證。

農村職業教育發展

2018年10月,從黑龍江省教育廳獲悉,近年來黑龍江省推進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試點市、試點縣建設,農業職業教育取得顯著發展,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和技術支持。黑龍江省累計投入試點市縣建設資金2.92億元,拉動地方資金6.84億元,重點建設1個試點市、17個試點縣。通過撤銷、合併、轉型、停辦等辦法,試點市縣整合職業學校26所,基本形成一縣(區)一所職教中心的辦學格局。以職教中心為龍頭,黑龍江省着力建設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310個、村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3012個,網絡覆蓋率由建設前的40.22%提高到100%,形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教育網絡。此外,試點市縣還推進41個特色項目建設,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31.82萬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8.84萬人,有效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