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

鎖定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是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為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由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於2010年2月批准設立。 [13] 
其宗旨和業務範圍為: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教育與技術服務。 農村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組織 農村文化藝術和農副產品展覽展示 農林牧業技術引進 農業知識輔導。 [12] 
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在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支持下,農村教育發展中心始終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傳遞黨的政策為使命。以農村職教、農教科技、耕讀實踐、展覽展示、專家智庫、公益幫扶等項目為抓手,守正創新地實施開展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教育與技術服務、農村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組織、農村文化藝術和農副產品展覽展示、農林知識輔導、牧業技術引進等主責主業工作。 [5] 
本着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事業使命感,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不斷整合社會資源,挖掘農村發展潛力,提高專業服務水平,為相關省市、縣區、鄉鎮、村社在農村教育發展、農業技術應用、耕讀實踐活動、鄉村文化傳播、農副產品銷售、農村人口培訓與就業等方面做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工作,深受各級黨委、政府高度肯定,受益羣眾廣泛讚譽。 [5] 
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農村教育發展中心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建引領工作,找準位置,發揮作用,為助力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力量。 [5] 
中文名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 [4] 
法定代表人
閆松濤(主任) [2-3] 
經費來源
非財政補助 [2] 
舉辦單位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 [2] 
審批機關
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2] 
地    址
北京市朝陽區廣渠路42號院3號樓5層504室 [2]  [4] 
證書有效期
自 2022年05月25日 至 2024年05月25日 [2]  [4]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單位簡介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以開展農村校外教育、培養農村高素質人才、農村中小學師生校外教育組織、農林牧業高新技術和農村縣域經濟研究、農村文化藝術和農副產品展覽展示、農業技術引進、農業知識輔導等為宗旨;以開展農村幹部管理能力培訓、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培訓、農村優秀教師培訓、推廣農業科技知識和新農村建設為目的;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農村、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把黨和政府的農村政策逐步深入貫徹到全國。 [1]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工作重點

挖掘、利用農村潛在教育資源,協助當地組織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開展農村黨員、幹部、強壯年勞動力再教育,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的應用,促進農業科技培訓和農業技術產業化的發展,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業技術推廣、為農民增收提供服務。 [1]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中心業務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一、農村職教

農村要發展,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農教中心”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的“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辦好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強化校地合作、育訓結合,加快培養鄉村振興人才,鼓勵更多農民、返鄉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等文件精神,聯合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種養殖園區實施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農業管理培訓”“農產品加工與營銷培訓”“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培訓”。 [6]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二、農教科技

農業要發展,鄉村要振興,科技是保障。“農教中心”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要求的“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構建多元化的新型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等文件精神,聯合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種養殖園區實施開展“農業科技創新研發”“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農業科技市場轉化”“農業科技公益幫扶”。 [8]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三、耕讀實踐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在青少年已經鮮有機會培植與農村、農民、農事的情感,體會不到稼穡的艱辛,也難以感受耕讀文明的可貴,難免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與土地、鄉村沒有感情,也就很難成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人才。為此,“農教中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開展耕讀教育”的文件精神,攜手科研院校、農莊農社、涉農企業開展耕讀實踐活動,助力打造具有時代魅力的耕讀實踐和耕讀教育基地,吸引遠離土地的孩子學習農村農業知識,吸引離開農村的年輕人回鄉建設,吸進專業人才投身與鄉村振興事業。 [7]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四、展覽展示

大力開展農村文化藝術和農副產品展覽展示對於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以及助力銷售農副產品具有積極的現實作用和意義。“農教中心”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充分發揮文化傳承功能,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文旅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支持項目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中“加強鄉村文化和旅遊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30個部委聯合印發《關於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的指導意見》中“支持脱貧地區參加農博會、農貿會、展銷會,集中推介、展覽展示、銷售農副產品”等文件精神,攜手展覽展示機構、文化藝術團體、涉農和互聯網企業打造農村文化藝術和農副產品展覽展示平台,開展農村文化藝術和農副產品展覽展示項目,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和農副產品消費幫扶工作。 [9]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五、專家智庫

鄉村振興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後,針對農村教育發展和鄉村人才振興的內容被反覆提及,農村教育發展和鄉村人才不足問題被日漸重視。除了科研院校的專家智庫外,各地也在開展“土專家”“農創客”“新農人”挖掘行動,吸納農村實用型人才,農村教育專家智庫和鄉村振興技術人才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農教中心”按照整合專家智庫資源,賦能農村教育發展,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在第一時間為田間地頭輸送實用性人才的規劃,攜手科研院校、教育培訓機構、現代農業產業園組建“農教中心”專家智庫。通過“農教中心”專家智庫為農村教育發展,農業園區建設,農副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農文康旅融合發展提供專業諮詢與服務。 [10] 

農村教育發展中心六、公益幫扶

扶危濟困、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脱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農村地區,特別是農村脱貧地區還存在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農教中心”作為服務於農村教育發展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有責任、有義務、有愛心攜手相關慈善公益組織和社會各界愛心單位,助力推動“一村一幼”“捐資助學”“志願支教”“藍鷹工程”等教育幫扶公益事業和農村教育發展再上新台階。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