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技術引進

鎖定
技術引進是指通過國際間的技術交流和轉移,有計劃、有重點、有選擇地從國外取得先進技術的活動。技術引進包括: (1) 引進生產工藝技術、設備製造技術。如購買設備製造圖紙和工藝、產品設計、測試方法、材料配方等技術資料以及獲得有關技術專利的使用權。(2) 引進作為國內消化、吸收、研製、革新用的樣機,如購買關鍵設備、成套設備或招包工程。(3) 引進人才。如聘請外國專家、委託培訓人員等。(4) 引進科學的經營管理技術。 [1] 
中文名
技術引進
定    義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研究單位、機構通過一定方式從本國或其他國家、地區的企業、研究單位、機構獲得先進適用的技術的行為

技術引進定義

技術引進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研究單位、機構通過一定方式從本國或其他國家、地區的企業、研究單位、機構獲得先進適用的技術的行為。是一種跨國行為。
人們常將“技術”廣義化,把技術分為軟件技術和硬件技術。軟件技術就是前面提到的技術知識、經驗和技藝,屬純技術;硬件技術是指機器設備之類的物化技術。只從國外購入機器設備而不買入軟件技術,一般稱之為設備進口。若只從國外購入軟件技術或與此同時又附帶購進一些設備,這種行為才能稱為技術引進。

技術引進作用

技術引進是為提高引進國或企業的製造能力、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要達到目的只有引進軟件技術,通過自我消化吸收,才能做到。

技術引進引進分類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國外引進工藝、製造技術,包括產品設計、工藝流程、材料配方、製造圖紙、工藝檢測方法和維修保養等技術知識和資料,以及聘請專家指導、委託培訓人員等技術服務;
(2)引進技術的同時,進口必要的成套設備、關鍵設備、檢測手段等;
(3)通過引進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充分發揮所引進技術的作用,做到引進技術知識和引進經營管理知識並舉;
(4)通過廣泛的技術交流、合作以及學術交流活動、技術展覽等,引進國外的新學術思想和科學技術知識;
(5)引進人才。技術引進的遠期目標是根本上消除本國、本單位與國外、其他企業在技術方面差距,提高本國、本單位的技術水平;標則是從生產需要出發,填補技術空白。
國際經驗表明,技術引進可以使引進方迅速取得成熟的先進技術成果,不必重複別人已作過的科學研究和試製工作。它是世界各國互相促進經濟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

技術引進相關問題

技術引進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正處在加速工業化和產業技術升級的重要階段,一方面中國要進一步加大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力度,推動結構調整與優化;另一方面,中國又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作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這是當前發展中我們面臨的雙重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上了一條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捷徑,從1999年到2003年,中國引進國外技術裝備總額達到75億美元,推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提高了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當前,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成長階段,產業結構面臨整體升級的任務。毫無疑問,中國仍然要更加擴大開放,有效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特別是大量利用全球技術資源,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這方面,中國必須堅定不移。經濟全球化促使技術資源的全球配置的空間進一步擴大,為中國利用國際技術資源提供了難得的條件,中國要利用好這一機會,在更深層次上引進技術,利用巨大的國內市場優勢,揚棄“市場換技術戰略”,推行“以競爭換技術戰略”,着眼於互利雙贏、競爭合作,進一步加強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技術引進自主創新不足

但是,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大量利用國外技術資源的同時,國內企業的創新能力並沒有相應提高,雖然我國產業結構的總體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主要表現在:
一是對外技術依存度較高。中國在關鍵技術上的自給率低,對外技術依存度在50%以上,而發達國家在30%以下,美國和日本在5%左右。高科技含量的關鍵裝備基本上依賴進口。中國每年形成固定資產的上萬億設備投資中,60%以上是“引進”的。
二是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不足。中國每花元錢引進技術,只用0。07元進行消化吸收和技術創新。而工業化成長時期的日本、韓國,是花元錢引進技術,花5到8元進行消化吸收和技術創新。
三是在專利技術與國際標準上明顯落後。據瑞士管理學院調查,每萬人產出專利,中國為0。8件,日本為737件,德國為534件,超出中國50倍以上,韓國超過中國50倍,印度超出中國40倍。在國際標準方面中國為數不多,而歐盟擁有的技術標準達0多萬個,德國的工業標準約有。5萬種,日本1994年就有884個工業標準和397個農產品標準。
四是基礎研究費用不足。中國基礎研究費用長期偏低,使得自主創新缺少應有的經費支持和發展後勁。美國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總額增加很快,年均增長0%以上,1956年高達4.0%,投入額從1956年的4.6億美元上升到1965年的6.64億美元。進入90年代,支持進一步增大,2000年美國基礎研究經費已經佔美國總研發經費的8%。日本則在10%-7%之間。德國在10%左右。法國1999年達到4%。我國1995年的這一比例是5.8%,00年為5.73%,7年間增長不足0.1%。
因此,從總體上看,中國雖然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但科技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據科技部提供的數據,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主要國家中,位居8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戰略選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促進產業升級的基礎和前提,現代企業競爭是説到底是企業競爭力的較量,決定企業競爭能力最根本的是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企業競爭力就失去了內涵和載體,企業就會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
在大量引進外資的同時,也失去很多自主發展的機會,在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條件下,中國的競爭和發展只能處於弱勢地位。所以,發展大企業大集團、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