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轡(拼音:pèi)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始見於甲骨文 [2]  。本義是駕馭牲口的繮繩,引申作動詞,牽。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pèi
繁    體
部    首
車、口
五    筆
xlxk
倉    頡
vmr
鄭    碼
zhzj
字    級
二級字 [1] 
注    音
ㄆㄟˋ
平水韻部
去聲四寘 [4] 
總筆畫
13
四角號碼
22601
統一碼
8F94
結    構
上下結構
造字法
象形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象形字。像把多束絲擰到一起的形象。其繩子之結作“圖A”,其下所連接的束絲或簡化作“圖B”,如“字形2”。 “圖A”字形與“”形近,故“字形4”、“字形5”均訛為從叀從絲。《説文》小篆更訛為從軎從絲。漢代異體把“”下之“口”易為“心”,如“字形7”。後世楷書的寫法是把“軎”下之“口”放在底部,“軎”上之“車”和它左右的“糸”歸到字的上部,形成上下結構。“車”簡化作“車”,“糸”簡化作“糹”,故“轡”簡化作“轡”。“轡”字已見於甲骨文,用作地名或方國名。其本義是駕馭牲口的繮繩。《説文》:“轡,馬轡也。”《詩·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引申作動詞,牽。 [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駕馭馬的繮繩。
reins
《詩·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朱熹集傳:“轡,今之繮也。”
晉·葛洪《抱朴子·詰鮑》:“促轡銜鑣,非馬之性。”
唐·韓愈《祭穆員外文》:“草生之春,鳥鳴之朝,我轡在手,君揚其鑣。”
清·孫枝蔚《王涓來太史見示詩集》詩:“論文作客開樽滿,折節逢人執轡恭。”
轡勒、轡銜、轡策、轡靷
指套在騾馬等頭上的籠頭,用來系繮繩,有的並掛嚼子。

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而態至盜者,伯樂之罪也。”
成玄英疏:“詭銜,吐出其勒;竊轡,盜脱籠頭。”
唐·穀神子《博異記·張遵言》:“天已向曙,遵言遂整轡適商州。”
前蜀·韋莊《上行杯》詞:“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離別容易。迢遞去程千萬裏。”
花月痕》第四二回:“(謖如)踉蹌走出,只見門邊有一匹黑溜溜的青驢,鞍轡俱全,攔住門口。”

借指馬。
horse
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輕軒而酌綠醽,方雙轡而賦珍羞。”
李周翰注:“雙轡則四馬也。”
新唐書·劉沔傳》:“開成三年,突厥劫營田,沔發吐渾、契苾、沙陀部萬人擊之,賊一轡無返者。”
田漢《關漢卿》第十二場:“蘆溝橋上,他們並轡徐行,回頭與送行的人互相揚手惜別。公差與關忠隨後跟着。”
轡兜
喻法令。
law
管子·牧民》:“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
尹知章注:“言人從上之所貴,若馬之從轡。”
從轡
動詞
牽;駕馭。
lead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記》卷三:“王君曰:‘此月初耳,見許侯與紫微夫人及右英共轡龍車,往詣南真。’”
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那嗎,好!(回顧胡兵)你們下去轡兩匹好馬來!”
轡馬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馬轡也。從絲從軎。與連同意。《詩》曰:“六轡如絲。”兵媚切。 [6]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𠀤音秘。《説文》:馬轡也。《釋名》:轡,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御駑馬以鞭為主,御駻馬以轡為主。
又葉補密切。音必。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7]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字形對比圖 [8]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8-9] 

音韻彙集

字頭
韻書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全清
兵媚切
pjĕi
集韻
去聲

全清
兵媚切
piɪ
韻略

去聲





兵媚切

增韻

去聲





兵媚切

中原音韻

去聲
齊微



次清

pʼui
中州音韻

去聲
齊微





滂切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全清
兵臂切
pie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三幾紀記






(音韻資料來源: [10-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155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08]
  • 4.      .平水韻 四寘 轡[引用日期2020-05-08]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第9卷 1338頁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93
  • 7.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232
  • 8.    轡-書法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08]
  • 9.    轡-書法字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5-08]
  • 10.    轡-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08]
  • 11.    轡--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