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叀:zhuān ㄓㄨㄢˉ。《説文解字》:“叀,專小謹也。從幺省;屮,財見也;屮亦聲。 [1]  ”。束草折竹達厶於神 [2]  (從屮、從厶、中象纏束形) [3]  是叀之範式。
本義:束草卜神。小心謹慎而專一。
纏束之絲小謹出頭用手以理是專之範式。
本義:指“紡磚”。古代收絲用的一種器具 [4] 
衍義:古同“專” [5] 
衍義:引申指“懸掛”。 [6] 
中文名
拼    音
zhuān
部    首
字    碼
53C0
五    筆
gmcu(98)gjhc(86)
倉    頡
jwi
鄭    碼
akzs
筆    順
12511254
注    音
ㄓㄨㄢ

字形源流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專”。作偏旁仍用“”。
叀

詳細釋義

1、紡磚,古代收絲用的一種器具。
2、古同“”。
3、懸掛。 [7]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叀【子集下】【厶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正字通》同專。
説文解字
叀【卷四】【叀部】
專小謹也。從幺省;屮,財見也;屮亦聲。凡叀之屬皆從叀。𡵏,古文叀。𠧢,亦古文叀。職緣切
説文解字注
(叀)小謹也。各本小上有專字。此復舉字未刪。又誤加寸也。從幺省。小意。從屮。二字今補。屮、財見也。亦小意。田象謹形。四字各本無。今補。葢李陽冰為墨斗之説而有所刪也。上從屮。下從幺省。中象顓顓謹皃。屮亦聲。職緣切。十四部。凡叀之屬皆從叀。
(𡵏)古文叀。
(𠧢)亦古文叀。斤部古文𣃔、殳部㲃皆從此。 [8]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tʂuan˥日語讀音TSUTSUSHIMU KAKERU
近代音中古音禪母 線韻 去聲 𢮨小韻 時釧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黃侃系統:端母 寒部 ;王力系統:章母 元部 ;
韻書 [9]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釋義
索引
廣韻
-
全濁
時釧切
ʑjuæn
-
411.57
上古音 [10] 
“專”)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ꡆꡧꡦꡋ
-
-
jwÿan
-
-
tʂyɛn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重定向至“專”)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先天撮
先天
陰平
撮口呼
tʂiuɛn
-
洪武正韻牋
字頭(重定向至“專”)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徒官
九寒
平聲
朱緣
十一先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重定向至“專”)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十三鴛婉怨乙
陰平
一也獨也擅也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備註
先秦
董同龢系統
ʑ
juæn
-
先秦
周法高系統
d
jiwa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d
juanh
中古音 [11]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調
聲母
韻母
備註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
-
ʑ
ǐwɛn
-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ʑ
juæ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iuæ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ź
jwä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ʑ
ǐuɛn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