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轉向記

鎖定
《轉向記》是2011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京華。
書    名
轉向記
作    者
趙京華 [1]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2] 
出版時間
2011年12月
頁    數
頁244 [2] 
定    價
28 元 [1] 
裝    幀
平裝 [2] 
ISBN
9787511711199 [2] 
叢    書
知日文叢(第一輯)
所屬欄目
大眾文化 [1] 

轉向記內容介紹

《東亞人文·知日文叢:轉向記》分三個部分內容。“知識左翼眼中的日本”,是寫作《日本後現代與知識左翼》一書時的副產品,主要透過日本當今批判型知識分子對本國思想、歷史的反思,來觀察那個撲朔迷離的戰後日本。“文學、歷史、地緣政治”部分,是作者引進和介紹日本的另一類知識——中國學,並與之對話、交流的文章,包括在此基礎上對中日關係和東亞地緣政治問題的思考。“翻譯與文化溝通”部分,則反映了作者這幾年來着力去做的另一方面工作:對日本學術著作的翻譯介紹。從內容上講,翻譯的選擇是在兩個方面。一是日本學者關於本國近代歷史和思想的批判性著作,另一個是日本的中國研究。 [2] 

轉向記作者介紹

趙京華,1957年生於吉林。198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1990年赴日留學,獲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2002年歸國,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專著有《尋找精神家園——周作人文化思想與審美追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日本後現代與知識左翼》(北京三聯書店,2007)、《周氏兄弟與日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譯著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跨越性批判--康德與馬克思》等。 [2] 

轉向記評論

從深入瞭解出發的研究必將是切實、深入的。研究的終極境界是文化的相互豐富、融合,但是,必須承認,我們尚行走在中途,研究的明確目的是為了本國的利益。眾所周知,日本從古代開始就花大氣力學習中國文化,從書本學習到派留學生現地學習。藤原佐世的《日本國見在書目》存錄的漢籍就有1568部,17209卷之多,那還是公元9世紀。之後一千多年過去了,日本人一直關注中國,日積月累,日本的漢學成了全世界中國研究的重鎮。一架架有關中國的研究圖書,從政治制度到文化習俗到語言文學到物產甚至到遊戲,為日本人瞭解中國鋪就了條條路徑。《孫子》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相當一段時間,這個島國,居然在和中國的交鋒中佔盡先機,這和日本人迅速而虛心地向西方學習有關,更和對中國的充分了解、研究分不開。

轉向記目錄

知識左翼眼中的日本
從東京審判到普遍正義
文本解讀的政治
多重解讀的可能性
“犧牲的邏輯”與靖國問題的核心
歷史記憶與判斷的責任
反思“脱亞入歐”的文明史觀
記憶的政治學
文學、歷史、地緣政治
世紀之交日本中國文學研究述評
文學者魯迅與革命人魯迅
日本中國學的革命想象與實證方法
殖民歷史的敍述與文化政治
民族國家與現代文學
民間文學的現代性起源
地域化背景下文學批評的政治
從國會“決議”案看日本國民的戰爭觀
觀察中日關係的闊大眼光
國家與戰爭的文學隱喻
道德重建與凡人的修養
東京審判與東亞戰後體制
翻譯與文化溝通
從“起源”上顛覆文學的現代性
“無方法”的方法
現代日本知識考古學
大出版社與文化普及
國家、戰爭與個人的命運
資本主義國度中的左翼理論家
附:訪談
佐爾格、尾崎秀實“國際間諜案”中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答上海電視台《大間諜》攝製組編導朱晴問
後記
鳴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