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載人航天器

鎖定
載人航天器,指用於載人航天的,在繞地球軌道或外層空間按受控飛行路線運行的飛行器,包括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等。此外,航天員出艙活動穿着的艙外航天服也是一種微型航天器。 [1] 
中文名
載人航天器
外文名
Manned spacecraft
組成部分
載人飛船、空間站和航天飛機
活動區域
繞地球軌道或外層空間

載人航天器主要區別

載人航天器與人造衞星等不載人航天器的主要區別是:
具有保障人生存的生命保障功能,艙內有適合人生存的大氣壓和大氣成分,有適合的温度和濕度,並提供飲水和食物及生活設施;具有人工作所需的操作和實驗設備,顯示系統及時顯示航天器工作狀態和實驗數據,具有天地通信功能,使航天器中的人能夠與地面控制中心進行語音通信;具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使人在其內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的舒適性。

載人航天器種類

載人航天器概況

根據飛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載人航天器可分為載人飛船、載人空間站、航天飛機和空天飛機三類:

載人航天器載人飛船

和平號空間站 和平號空間站
載人飛船是一種承載航天員較少(3人以下)、能在太空短期運行(幾天至十幾天)、並可以使航天員返回艙沿彈道式或升力彈道式路徑返回地面垂直着陸的一次性使用無翼航天器。在3種載人航天器中,宇宙飛船規模最小、技術簡單、費用較低,因此被首先用於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世界上第一個載人航天器是蘇聯1961年發射的“東方”號載人飛船。
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開發太空資源的需求,載人飛船的技術逐漸成熟後,空間站就應運而生。

載人航天器空間站

空間站是一種體積大,具備一定試驗或生產能力,並可以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器,它在軌運行期間由飛船或航天飛機接送航天員、運送物資和設備。空間站可分為單艙段空間站和多艙段空間站兩大類。前者是指用運載火箭一次就能送入太空軌道運行的空間站,後者則是由多個艙段在軌道上組裝而成的空間站。
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就是一個典型的多艙段空間站,它於1986年2月20日發射,由一個多功能對接艙、一個工作艙和一個推進艙所組成,一直工作了15年。
由美俄等16國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是一種更先進的多艙段空間站,它代表了當代空間站技術的最高水平。“國際空間站”於1994年開始建造,計劃於2007年建成,屆時將達到6-7人長期在軌工作的能力。

載人航天器航天飛機

航天飛機是一種兼有飛船與運載雙重功能的載人航天器。它起飛、升空進入軌道運行,任務結束後返回地面,在機場上水平着陸,經過整修,可以再次發射上天。航天飛機是當前可以部分重複使用的航天器/運載器。只有美國的航天飛機投入了實用。
這三種載人航天器的用途各有側重,相互補充,供人類在太空生存。就技術難度而言,航天飛機技術複雜,功能齊全,代表着當代航天技術的領先水平。

載人航天器中國載人航天器

宇航員系統:這是一個以宇航員為中心的醫學與工程相結合的複雜系統。它負責宇航員的選拔和培訓;在空間對宇航員進行醫學監測和保障;負責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統的研製。
飛船應用系統:飛船應用系統用於進行對地觀測,開展微重力條件下的科學實驗,以及空間生命科學和空間天文學實驗。
載人飛船系統:載人飛船是載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繫統,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及兩對太陽能電池帆板組成。軌道艙是宇航員在軌飛行期間的工作和生活艙段,在飛行試驗結束後留在天上,繼續運行,並可作為將來做交會對接試驗的空間對接目標。推進艙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火箭發動機,用來進行姿控、變軌、制動,在返回時扔掉後會在大氣層內燒燬。惟一可返回地面的是返回艙,3名宇航員在上升段和返回段都坐在返回艙裏面。返回採用升力控制方案及降落傘回收方案。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系統:“長征二號F”是在“長征二號E”的基礎上研製的,在可靠性方面進行了大量改進,同時為保證宇航員的安全,增設了故障檢測系統和逃逸救生系統。
發射場:採用了垂直總裝、垂直測試,箭、船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塔架和遠距離測試發射技術。
測控通信系統:採用了全新的S波段統一系統。為提高全球覆蓋率派出4艘測量船分佈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構建成陸海全球測控通信網
着陸場:有落區跟蹤雷達、預測落點和S波段測控設備和回收隊、人員和裝備。
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1]

載人航天器國外載人航天器

美國第一代載人飛船“水星號”(Mercury)(Mercury)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面向大眾進行公開徵集而來的。“雙子星座號”飛船是美國第二代載人飛船,飛船名字由NASA公開徵集而來,寓意飛船像雙子座星座一樣,在宇宙中傳遞信息、連接未知世界。美國的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號”(Apollo),在研的新一代載人登火飛船“獵户座 ”(Orion),以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牽頭研發的“龍”(Dragon)飛船等是由NASA或研製公司(機構)自己命名的。此外,美國還有自行研製的航天飛機,如美國航天飛機機隊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哥倫比亞號”(STS Columbia OV-102)航天飛機,它的名字起源於第一艘環繞地球航行的美國船隻“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航天飛機是以1870年航行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上的英國海軍研究船“挑戰者號”(HMS Challenger)命名的。這些命名都能體現出人類探索太空、挑戰未知的勇氣和決心。
俄羅斯方面,“東方號”(Vostok)是蘇聯最早的載人飛船系列,其命名由蘇聯當局確定。“上升號”(Voskhod)是蘇聯第二代載人飛船,反映了在當時蘇美太空爭霸背景下,蘇聯當局對爭取第一的競爭心態。“聯盟號”(Soyuz)飛船是蘇聯研製的第三代載人飛船。
印度載人飛船被命名為“加岡楊”(Gaganyaan),梵語為“天空船”的意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