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軹城

鎖定
軹城鎮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軹國,戰國時先為韓都,後為魏之重鎮,乃“天下名都”之一。秦置軹縣。漢代曾兩度封為侯國。唐初廢縣為鎮。清代分屬樂安鄉玉川鄉。民國時期和新中國建立初屬二區。 1955 年撤區建鄉, 1958 年由軹城、留養、添漿 3 個鄉合併成立軹城人民公社, 1983 年撤社建鄉, 1989 年撤鄉建鎮至今。
中文名
軹城
地    位
“天下名都”之一
耕地 
12000 餘畝
安置移民
 11000 餘人
發展經歷
1990 年,軹城鎮共有 71 個行政村。 1992 年適應濟源城區建設的要求,西馬蓬河東、西馬蓬河西、東馬蓬、西留村東留村、御駕莊、河合、東夫人頭、南夫人頭、屯軍頭等 10 個行政村劃歸雙橋辦事處,軹城鎮行政村減少為 61 個。 1994 年開始實施小浪底庫區移民安置, 1994 年至 1997 年一期移民完成良安、交兑、張嶺四個村安置搬遷任務、 1997 至 2000 年二期完成長泉、富源、毛田、宏泉、柏坪、新峽、新安、金河村等 7 個村移民安置; 12 個移民組併入原有行政村,分別是西軹城的大橫嶺二、五組和毛田組、黃龍村的亂石組、石板村的井溝組、大王莊村的井溝組、小王莊村的上寨組、寧溝村的大橫嶺組、源溝村的大橫嶺組、泥溝河村的前井溝和後井溝、衞溝村的毛田組。共調出耕地 12000 餘畝,安置移民 11000 餘人,全鎮行政村達到 72 個。